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是中学生写作的一大顽症。他们写出的作文老事件、老思想。不停的重复着前人的写作内容。我们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新颖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新眼光看待问题 文章立意,贵在新奇。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如果按顺向思维破题,可能角度不新、立意不佳。这时不妨将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过来,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人们思维的反向性上,即从现有的思路上返回来,从与他相反的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逆向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的方法,常常是能另辟蹊径,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产生新的观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一度被人否认的说法,有人将其赋予了新意;对旧说,有人提出了新的解释;对有些流行的说法,人们提出了质疑。例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般是批评“得过且过,混天度日”的人。在我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时,有一个学生提出来:既然做和尚,就要干好本职工作,撞好钟。这样的说法又有什么错呢? 社会是发展的,很多观念也都在发生变化。告诫学生应灵活多变的看待曾是颠扑不灭的真理,或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事小事,对写出创新作文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运用辩证思维指导作文训练 辩证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态,辩证能力的强弱直接反映着思维认识水平的高低。我们说,有些学生善于写作,往往不是因为他们词汇丰富和技巧的娴熟,而是因为他们能够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过说,有些学生的写作水平之所以停留在瓶颈阶段,正是因为辩证思维能力未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应当是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具体的训练方法很多,笔者略举几例作以说明。 1.概念阐述的片断练习。这类练习要求学生对具体概念作辩证地解释和说明,揭示其丰富的内涵,目的在于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如,如何看待“困难”、“艰苦”、“奋斗”、“奉献”等。 2.矛盾的观点对比分析。这类训练通过矛盾的或貌似矛盾的观点对比分析,训练学生对立统一、根据和条件、内因和外因等范畴的理解运用能力。如你对“旁观者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看法。 3.成语典故的内涵简析。成语典故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思想,这类练习一箭双雕,既有语言训练的作用,又有思维训练的价值。例如:“守株待兔”为什么可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明了什么道理? 4.错误语段的辨析修改。学生习作中有各种各样的逻辑错误,适当地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错例让学生去改正,可使学生避免再犯同类错误。 5.提供范例的语段仿写。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的语段,集中表现了辩证说理的特点,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变换话题进行仿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训练方法。例如:《想和做》第1-3自然段谈了“想”和“做”的辩证关系,揣摩其写法写一段话,谈谈“教”与“学”的关系。 以上是片段练习,常规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训练是不可少的,这样能提高作文的新颖性。 三、运用创造性形象思维来写作 1.夸张法。比如在写吐鲁番盆地夏季白天温度很高,光着脚在那里的山上走路,脚会被石头烫的起泡。如果引导生学在作文里将温度一夸张。学生就不难想出“火焰山”这个词了。 2.移植法。如要布置学生写一座理想的美丽校园,提示学生不妨把一些公园或其他校园的美景“移植”到一处来。这样,学生笔下的校园可能就很理想、很美丽了。 3.转嫁法。如两个人同时向一位歌唱家学习唱歌,其中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结果两个人的成绩高低悬殊。其实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转嫁到黄莺(歌唱家)、八哥(专心致志者)、乌鸦(三心二意者)身上,再加以生动的描绘,不也成了一片想象丰富的童话了吗?此外,还有时间、地点或人物的转嫁。 4.梦幻法。有时学生做了一个很美妙、很奇怪的梦,如果让学生把梦中的情景用文字描写出来,不是也可以成为一篇奇妙的想象类的文章吗? 转 其实培养形象思维的方法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方法。这样能提高作文的新颖性。 四、运用想象和联想使内容生动起来 其实不光客观事物有着多方面的属性,不同的写作主体由于经历、认识、素质、修养的不同,面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各自的感受和认识也有差异。比如一次我布置学生以“0”为题,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作文。“0”这一个简单符号,有的说它像一个黑洞洞的枪口;有的说它像一口深深的枯井;有的说它像一轮红日;有的说它像妈妈滴滴的眼泪……不同的同学对“0”有着不同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导学生看问题要考虑多种因素,想象各种可能。发散思维的过程,就是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因素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看到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看到狐狸想到狡猾的人,看到月亮想到小船,看到鲜花想到少女,看到雪联想到洁白无瑕,一尘不染的高尚品质,还可联想到它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也可以联想到雪的虚伪懦弱——以洁白的外衣掩盖世间的罪恶还可以联想到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万木萧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让学生写出新颖性的文章。 Tags:如何,培养中,学生作文,新颖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