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成为人,奏响和谐教学曲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忘不了小时候老师给我们讲的奋发图强的动人故事,那些英雄人物的精神也刻在了我们的心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乐于助人......这些优良传统及优良品质在我们80后这一代得以体现,相信我们的先辈的成功快乐人生也得益于这些优良品质。当前,我从我的恩师手中接过了传播先进文化思想的接力棒,继续在这平凡的三尺讲台上为孩子们规划宏伟的人生蓝图,但孩子们的天真本色已经被一些不良思想腐蚀,失去了原有的光洁,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自私、暴力、脆弱......尤其是到了高年级,这些人的弱性体现得更明显,我一直在寻找,孩子们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如何使孩子回归本色,如何帮助他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做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怎样实现这一梦想,读了《使人成为人》这本书之后,我有了更明确的奋斗方向,感触也极深。 《使人成为人》是一本“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这本书里介绍了新的时代对所需要的人才的要求:“具有可持续学习与发展的兴趣和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高的的情感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具有参与国际竞争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这就是:多元文化价值观、全球思维、信息素养、人文素养。”这就对人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如健康的心态,积极自我调整的能力,不怕苦难挫折和挑战,责任心,进取心,爱心,社会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立足学生,贯彻“让每一位学生都成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变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关注防治心理障碍与疾病来维护心理健康的做法,而关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肯定学生生命个体和生命价值,激励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昂扬向上,热情洋溢,不断促进学生的心理向积极的、良性的方向发展,是一种发展性教育,其终极目标是引导学生追求幸福、达到心灵的不断成长、发展和完善。 小学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一方面有学习压力,是非又不太明确,另一方面来自社会的诱惑,使得个体在这一个阶段的心理健康显得更为重要,对自己、对家长、对学校、对同学表现出强烈的认知需求,因此适时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 经过对本书思想的学习及教育过程中的现象的反思,我今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透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学生交朋友,站在一个平台上要平视,而不是俯视。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形成开放的、积极的、正确的态度。正视自己,接纳别人,迎接来自社会等挑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针对我班刚刚升入六年级的孩子们,这个阶段是从小学到初中的转折期,也是孩子心理变化的过渡期,他们的心理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敏感而细腻,他们需要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主体活动,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并以其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 罗丹说:“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也从来不缺少幸福,缺少的只是一颗能体味幸福的心。”我们除了教授给孩子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拂净心灵,引导孩子体验身边的幸福,帮助孩子以乐观、平和、健康的心态对待每件事,使他们充分体验生活的快乐。 Tags:使人,为人,奏响,和谐,教学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