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打造高效课堂的措施:依托主题阅读

日期:2014-8-19 11:07 阅读: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多个年头,《国家中长期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的工作方针中提出“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把“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学校近年来的重点工作。
  一、 发现问题——低效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我们在每周的观课活动中,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很多学生发言语言贫乏,词不达意,表述不清。教师无语文意识的训练,无学习方法的指导。《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根本体现不了。
  语文课堂的低效率,还表现在学生能读懂的地方存在大量浅层次的师生对话,以及教师对文本的分析理解。究其原因,是老师放不下,恐怕孩子们学不懂而不厌其烦地讲解,结果该进行的语文技能训练却在课堂上找不到。这样低效的课堂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也不是学生们需要的。
  怎么办?
  二、 剖析、研究、解决问题——依托主题式阅读,以批注法为手段,制定“批注式阅读法阶段性目标”,助推高效课堂,达成课标要求。
  针对语文课堂低效的问题,我校结合开学初制定的《寻高效课堂之策略 达道德课堂之目标》教科研总课题,召集语文学科的部分老师进行讨论。老师们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确定成立课题组,发挥我校“助人自助,和谐共赢”的教研文化,本着“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发展即成果”的原则,由热情高、有活力、敢于创新、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为课题组研究主力,以课为媒,立足课堂,从问题入手,以方法解决。
  1、 拨云见日——以主题式课堂阅读为突破点
  很多名师和无数一线教师用实践证明: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就能解决语言的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补充课堂不足,从而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我校80﹪以上的生源来自流动人口家庭,其父母为了生存日夜奔波,经济条件差,没有多余的钱购买课外读物,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那么能否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这时“主题式阅读”走进我们的视线。
  什么是主题式阅读?“主题式阅读”是指以某一特定主题为主干,以学生的关注点为线索,选择相关联的阅读材料,从而建构系列的阅读网络。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与文本相关的故事,或者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等都属于主题式阅读范畴。
  有了方向,我们立即行动,对课题组教师进行了理论培训,就开始下河摸石头。
  2、 黎明前的黑暗——实施主题式课堂阅读遭遇瓶颈
  凭着一腔热情,懵懵懂懂中,我们进行了第一次观课,由四年级的姚文娟老师执教《一路花香》。但是,按计划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后已没有多少时间进行拓展阅读。学生草草地读了一篇相关文章《橡树》就下课了,根本没法实施主题式阅读训练。
  课后研讨时姚老师说:“我非常重视课外阅读,从开学到现在已经三个月了,孩子们通过读书已初见成效:许多优美词语替代了原来作文中的大白话,文章生动形象多了。既然课外阅读对学生积累词汇、丰富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就要坚持做下去。但是课堂上我把握不住时间,老怕学生学不会,不由自主地就讲得多。”
  大家都很迷惑:难道课堂上真的就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吗?我们无路可走了吗?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张彩霞校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在原有教学任务不能减少、教学目标不能降低的情况下,只有重新审视原有课堂,删减无效和低效环节,才能给主题式阅读腾出时间,主题式阅读的实施仍然要为更好地达成课标要求服务。”
  3、 曙光初现——批注式阅读法提效课堂
  “主题式课堂阅读”对老师的要求提高了,同时也给老师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如何将《纲要》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落在实处?
  在平时的观课中,我们发现邵青云老师讲授四年级《秋天》一课时,运用批注式阅读法进行教学,“请你边读边画出印象深刻的词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效果。谢慧老师执教二年级《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时,让学生画出“绿色通道(二类字)”的词,标出自然段序号。也运用了批注法,而且效果都非常好。
  课题组的老师们也认为这办法好,可以试试。
  科学的学法指导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也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方法,往往会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于是,课题组的老师回到教研组加强了教研,研究制定出每节课应完成的基本教学任务:
  一是依据学段课标设定教学目标。
  二是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需要掌握的字词、段篇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情感的感悟(抓关键词、题眼、人物和事件的主线等)、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等语文意识,写字或习作练笔,删减无效和低效的分析讲解,节省出时间进行主题式阅读。确定了“以课标为轴心,以基础知识为横线,以品读感悟为纵线,以语文意识为重点”的新的课堂结构。
  三是教给学习方法:用“批注式阅读法”指导学生学法,教给常用的批注符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助推高效课堂。
  李彩红老师执教四年级《珍珠鸟》一课时,学生对“探出头”的“探” 的理解为“好奇”,却没有抓住时机让学生批注。课后研讨时,老师们对批注法这个手段来指导阅读,以提升课堂效率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虽然讲课时间缩短了几分钟,但还不够。
  课后研讨时:大家又提出年级段不同,批注的内容、批注的位置和要求也不相同。需要制定“批注式阅读法”阶段性目标,不仅课题组的老师受益,而且有了“批注式阅读法”阶段性目标,全体语文教师可实施,操作性强,能大面积提高课堂效率。
  4、 旭日东升——制定“批注式阅读法阶段性目标”助推课题研究
  教导处和课题组的老师再次聚到一起,重新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对不同阶段学习任务的要求,制定出了“农业路小学批注式阅读法阶段性目标”,
  低年级段批注内容:用单横线画出一类生字词,用双横线画出二类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用问号标出不懂的地方。
  中年级段批注内容:在低段批注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画出关键词、中心句,简单批注每一自然段写什么,标出不懂的地方。
  高年级段批注内容:在低、中段批注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批注写作方法、修辞手法、人物思想性格分析、故事发展线索、读书感受、联想等。
  为了进一步落实“批注式阅读法阶段性目标”的可行性,姚文娟老师执教了四年级《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指导学生从课题入手,紧紧抓住题眼“奇妙”一词,依次提出三个要求:
  1、自读课文,找出互联网奇妙在什么地方?画出相关词句。
  2、作者是用什么说明方法讲清楚它的奇妙之处的?在旁边批注。
  3、结合生活实际再来读课文,批注你的感受。
  四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自读批注,每个学生都动笔、动手、动脑,改变了以往只听他人说自己不动脑的不良学习习惯,不仅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而且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基本学懂了文本内容,不懂的问题则在全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倾听学习。摒弃了老师大量的讲解分析,教学的目的性强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师生的心得感悟不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学生学习情绪高了,课堂效率相应也高了。这节课节约出8分钟的时间进行主题阅读《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网络游戏害处多》,学生把课堂上学会的批注法运用到拓展阅读中,自读文本,品味词句,理解内容,批注心得感悟。
  如果每节语文课都能这样高效,每节语文课都能多读一篇甚至两篇内容相关的文章,一个星期就是7到14篇,一个学期就是100多篇,这样积累六年,将是怎样的收获?这还不算课堂之外的阅读。如此进行训练,何愁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升?
  课后研讨时,大家都很兴奋。这次讲课,依据批注式阅读阶段性目标进行“主题式阅读”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大家还是提出了不少问题,比如刘瑞红老师就提到:“我们班的学生都五年级了,以前没有学过批注法,如何进行训练呢?”二年级的米沙老师也说:“我们班的学生早会划词、标自然段序号了,还要停留在原地不动吗?”
  “批注式阅读法阶段性目标”的制定,只是一种提高阅读效率的手段,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辅助工具,不能束缚了老师们的手脚。张校长高屋建瓴地指出:“这是一个弹性目标,如果在低年级段能把目标提前完成,可以提前进行中年级段的训练,如果高年级的学生没有之前的训练,可以拿出两到三周时间补上低段和中段的训练内容。只要学生能借助批注法这个拐棍进行阅读,达到自读自悟的境界,我们的工作就没有白做。”
  三、 下阶段工作——推广应用
  “依托主题阅读,打造高效课堂”研究活动已告一段落。下学期,我们将把重点放在全校的推广应用上,先给全体教师进行“农业路小学批注式阅读法阶段性目标”的校本培训,然后在全校语文课堂上实施,为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丰富学生知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继续努力,将教书育人的工作决胜在课堂。
Tags:打造,高效,课堂,措施,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