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六 往事依依教案板书设计

日期:2017-1-11 11:52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六 往事依依教案板书设计,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精当的选材,结构上的前后照应及描写情状的方法。

   (2)品味文中有声有色、文情并茂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的意境之乐。

 2、过程和方法: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明确本文写了哪些内容,读时注意圈点勾画。

   (2)精度探究,揣摩文章的思路层次,寻求过渡语段,感悟文中蕴含的感情因素。

   (3)心领口诵,在反复诵读中引起感情共鸣,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提高语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评论

        初一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有限,文中文白相间的语句,这样优美的描写,内敛的情感,需要他们通过反复吟咏,仔细品味,方能领悟一二。通过本文的学习,旨在让他们认识文学作品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重点难点 评论

 (一)   重点:

    1、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

    2、精神生活的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二)   难点:

    1、理解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明做人之理。

    2、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4.14.1.1《往事依依》简案 评论

《往事依依》简案

无锡市民办辅仁中学   尤嘉

一、              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总会留下一串串成长的足印。或许,你曾仰望那深邃的夜空,点数过闪烁的星星;或许,你曾眺望那浩瀚的大海,呼唤过飞翔的海鸥;或许你也曾像于漪老师那样,观画、读诗、赏文……依依往事,总会拨动我们的心弦,使我们魂牵梦绕,甚至带给我们终生的影响。

二、              作者简介 (见幻灯片2)一生朗读

三、              检查预习 (见幻灯片3)一生正音,然后全班齐读。

四、              整体感知:

提问:1、请简要概括出作者回忆的几件依依往事?(见幻灯片4)

          ——①、小时候看画和《水浒传》插图,犹如身临其境。

②、学生时代读《千家诗》,编织了童年美丽生活的花环。

③、两位国文老师颂读诗歌的情状,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

④、老师关于读书的教导,铭刻在心,一生受用。

          2、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各件往事:(观画、读诗、听课、受教)(见幻灯片4)

          3、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都与什么有关?(见幻灯片5)

          ——与读书(画)有关。

          4、“往事依依”应该有许多件,为什么作者的往事都是与“读书(画)”有关?(见幻灯片5)

          ——    因为作者回忆的是学生时代的生活,学生时代是读书学习的时代,回忆起来,当然离不开读书。

再说,读书,编织了“我”童年美丽生活的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开启了“我”的心智,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使“我”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正因为这样,“我”才对学生时代有关读书(画)这些往事留下深刻印象,产生了依依之情。

五、品味欣赏:

    提问:1、作者在对下列往事的描写中,分别侧重于哪个字?(见幻灯片6)

           ——①、观画     以趣诱人

               ②、读诗     以美动人

A、(超链接幻灯片14 展现春、夏、秋、冬四季图片)

B、全班齐读P37作者列举的诗句,除课本上的诗句外你还能说出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吗?

                  例如:春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③、听课     以情感人

A、(超链接幻灯片15  补充  苏轼的《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全班齐读

                 B、(超链接幻灯片16  补充  田汉的《南归》)全班齐读

                 C、两位国文老师在讲课上有何异同?(超链接幻灯片17 )

          ——共同之处:都是初中老师的国文课,讲的内容都是抒情诗,诗词的作者都是爱国诗人,讲课老师都采用诵读,让学生深受感染。

不同之处:一个是国文老师,一个是代课的国文老师;所讲内容是一古一今;讲课情状,一个是情溢于胸,一个是情满双眸;所受影响不同:一个是使学生的爱国热情油然而生,一个是则激发了学生对新文学的兴趣。

                  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感、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作用。

                ④、受教      以理服人

2、①、于漪的这篇散文,用一个字来评价就是:美。美在哪里:形美、神美。形美———语言风格、词语优美、神美———思想内涵有深度和广度。(见幻灯片7)

②、文中哪些诗句、四字的词语、抒情的句子最能打动你的心,为什么?(学生自由赏析)

六、归纳主旨:

提问:1、作者少年时代为什么会爱读文学作品呢?(真正根源)(见幻灯片8)

——她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她想要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2、作者回忆这些往事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迪?(见幻灯片9)

           —— 从作者的依依往事探寻她成长的源头:少年时代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七、延伸拓展:

     提问: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像作者一样的经历?你能否举一例来谈一谈文学、艺术与你的成长有什么样关系?(提示: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或电影等。)(见幻灯片10)(学生自由交流)

八、作业: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的有关文学的往事,请试着模仿课文,用第一人称叙述他的一件事例,并能模拟名人的语气有感情地娓娓道来。(见幻灯片11)

九、于漪赠言:

        语文姹紫嫣红,春色无限: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青春年少的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性情,诱发不尽的遐想。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走进语文,激情点击,心领神会,共同欣赏这无边春色。(见幻灯片12)

十、结束语:

       我希望大家做人就要做像于老师这样的人,从小热爱自然,热爱读书,热爱文学,把握现在,创造明天,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但愿在以后的日子里,同学们能一如既往地与我一起走进语文,体味语文的独特魅力。希望20年后的你们回忆起今天的依依往事时,依然会热爱语文。



4.1.2教学活动
Tags:往事,依依,教案,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