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8 除三害课堂实录【3】

日期:2016-3-3 10:12 阅读:
1课时

8 除三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新设计

《除三海》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和理解“横行霸道、欺侮、痛改前非”等词语。

2、体会“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

3、懂得“周处由于知错能改,才成为受人敬重的人”的道理。

3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是本册课文中的一篇自选课文。故事情节生动是一篇很有哲理的民间故事。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民间故事对民间故事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加上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已经颇有基础所以本节课教师只要适时引导点播即可。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想象感悟“三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周处除三害的过程。
教学难点:懂得“周处由于知错能改,才成为受人敬重的人”的道理。

5教学过程 5.1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现在已经是夏天了,天气非常炎热,各种虫类都跑出来作怪,所以我们就会拿起各种武器去除害虫,你知道有哪些害虫吗?对啊,老鼠、蚊子、苍蝇还有蟑螂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四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除三害》,(板书)读题,请同学们赶紧打开书本,浏览一遍课文,找出这三害指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板书:恶龙、猛虎、周处)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师: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请你们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把你不会的生字圈出来。 2、指名学生上台板书 解决生字词:横行霸道 欺侮百姓 抱怨 下河剁龙 潜入水底 搏斗 小老师领读 男女生读 齐读 三、课题入手探究全文 1、学习第一段:体会“横行霸道 欺侮百姓” 师:猛虎、恶龙害人不浅,这周处为什么也是一害呢?谁能用书上的话来回答 指名学生回答。(出示第一段话) 师:力气大,武艺强,这本是好事呀,可是周处却欺侮百姓,成了祸害。你们知道什么叫横行霸道?(出示:周处大摇大摆地走在大街上,他看见有人在卖香喷喷的包子,就--------------------,卖包子的人------------------。他看见那边的水果非常新鲜,就------------------------,卖水果的人---------。他还看见----------就-----------,------------------------。)你想想看,周处会怎样横行霸道?生答。 现在你明白横行霸道的意思了吗?(不讲理,胡作非为) 3、理解朗读第二段: 师:是呀,周处有这样的本事却不用在正道上,就会成为祸害。当时有民谣这样唱: 出示周处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象猛虎扑群羊,无人敢与论长短。人们不敢与周处当面论理,只敢在背后抱怨:(出示第二段指名读)我听出了你的愤怒,再指名读(我听出了你的怨恨)咱们一起来抱怨:唉,猛虎、恶龙、周处呀,这三害害得百姓好苦啊。 4、质疑除三害 (1)师:同学们,这三害最后除了吗?谁除的?(周处)(板书) 周处把猛虎——(杀) 把恶龙——(剁)  周处把周处除了?这什么意思呢?(生:周处把身上的缺点改掉了) 你怎么知道? (出示:从此以后,周处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什么叫痛改前非?(板书:痛改前非)(彻底改正以前的错误) (2)师: 是什么触动了周处,促使他痛改前非的呢?我觉得是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产生了疑问,你知道是什么疑问吗?(出示:我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呢?) 师: 周处出生入死,除了两害,他有功吗?(有功)师:那人们为什么不欢呼着迎接他,是因为周处除掉那两害很容易吗?(不是)从哪里看出来不容易? (课件出示杀恶龙的句子)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一下你有什么想法。 大家交流、点拨: 预设:从恶龙忽尔……忽尔……看出它的凶猛、狡猾。 三天三夜说明了搏斗时间长,难斗。 师: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滔天,这一场恶战惊心动魄,周处是死里逃生呀。读出搏斗的激烈来。(课件出示周处杀恶龙的图片)孩子们,这就是周处与恶龙搏斗的场面,看着这样的场面,你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想说的? (3) 此时此刻,大河突然平静了,没有浪涌,没有涛声。恶龙不见了,大英雄也不见了,老百姓是怎么做的?(出示相关的话课文第六段前半部分)周处为民除害,本是英雄,可是老百姓为什么这样对他?周处也看到了,也听到了。他想不通呀,为什么——(课件出示句子接读)他想去问问人们,可是——(课件出示句子接读) (4) 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他想呀想,终于想明白了,聪明的你知道他想明白什么了吗?现在你就是周处,请你把想明白的原因写在语文书160空白的地方。 (5)小结:是的,正如你们所说,周处终于明白自己以前错了,也和恶龙、猛虎一样成祸害了。他如梦初醒,从此——横行霸道的周处(出示接读)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6)体会“痛改前非” 我们一起去看看痛改前非后的周处吧! (出示:周处欢快地走在大街上,跟路过的人招手。 他看见年迈的老人挑着沉甸甸的担子,就--------------------; 他看见蛮横的无赖欺负老汉,就------------------------; 他还看见----------就-----------。)你喜欢这样的周处吗?想跟他说些什么? 5、这就是周处除三害。课文学完了,你知道了什么道理呢(浪子回头金不换,只要知错就改,照样能成为一个好人。) 四、课末拓展 同学们,周处痛改前非成为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课件出示周处的简介。评论(0)     新设计     教学活动

8 除三害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8 除三害 

1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现在已经是夏天了,天气非常炎热,各种虫类都跑出来作怪,所以我们就会拿起各种武器去除害虫,你知道有哪些害虫吗?对啊,老鼠、蚊子、苍蝇还有蟑螂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四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除三害》,(板书)读题,请同学们赶紧打开书本,浏览一遍课文,找出这三害指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板书:恶龙、猛虎、周处)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师: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请你们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把你不会的生字圈出来。 2、指名学生上台板书 解决生字词:横行霸道 欺侮百姓 抱怨 下河剁龙 潜入水底 搏斗 小老师领读 男女生读 齐读 三、课题入手探究全文 1、学习第一段:体会“横行霸道 欺侮百姓” 师:猛虎、恶龙害人不浅,这周处为什么也是一害呢?谁能用书上的话来回答 指名学生回答。(出示第一段话) 师:力气大,武艺强,这本是好事呀,可是周处却欺侮百姓,成了祸害。你们知道什么叫横行霸道?(出示:周处大摇大摆地走在大街上,他看见有人在卖香喷喷的包子,就--------------------,卖包子的人------------------。他看见那边的水果非常新鲜,就------------------------,卖水果的人---------。他还看见----------就-----------,------------------------。)你想想看,周处会怎样横行霸道?生答。 现在你明白横行霸道的意思了吗?(不讲理,胡作非为) 3、理解朗读第二段: 师:是呀,周处有这样的本事却不用在正道上,就会成为祸害。当时有民谣这样唱: 出示周处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象猛虎扑群羊,无人敢与论长短。人们不敢与周处当面论理,只敢在背后抱怨:(出示第二段指名读)我听出了你的愤怒,再指名读(我听出了你的怨恨)咱们一起来抱怨:唉,猛虎、恶龙、周处呀,这三害害得百姓好苦啊。 4、质疑除三害 (1)师:同学们,这三害最后除了吗?谁除的?(周处)(板书) 周处把猛虎——(杀) 把恶龙——(剁)  周处把周处除了?这什么意思呢?(生:周处把身上的缺点改掉了) 你怎么知道? (出示:从此以后,周处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什么叫痛改前非?(板书:痛改前非)(彻底改正以前的错误) (2)师: 是什么触动了周处,促使他痛改前非的呢?我觉得是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产生了疑问,你知道是什么疑问吗?(出示:我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呢?) 师: 周处出生入死,除了两害,他有功吗?(有功)师:那人们为什么不欢呼着迎接他,是因为周处除掉那两害很容易吗?(不是)从哪里看出来不容易? (课件出示杀恶龙的句子)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一下你有什么想法。 大家交流、点拨: 预设:从恶龙忽尔……忽尔……看出它的凶猛、狡猾。 三天三夜说明了搏斗时间长,难斗。 师: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滔天,这一场恶战惊心动魄,周处是死里逃生呀。读出搏斗的激烈来。(课件出示周处杀恶龙的图片)孩子们,这就是周处与恶龙搏斗的场面,看着这样的场面,你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想说的? (3) 此时此刻,大河突然平静了,没有浪涌,没有涛声。恶龙不见了,大英雄也不见了,老百姓是怎么做的?(出示相关的话课文第六段前半部分)周处为民除害,本是英雄,可是老百姓为什么这样对他?周处也看到了,也听到了。他想不通呀,为什么——(课件出示句子接读)他想去问问人们,可是——(课件出示句子接读) (4) 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他想呀想,终于想明白了,聪明的你知道他想明白什么了吗?现在你就是周处,请你把想明白的原因写在语文书160空白的地方。 (5)小结:是的,正如你们所说,周处终于明白自己以前错了,也和恶龙、猛虎一样成祸害了。他如梦初醒,从此——横行霸道的周处(出示接读)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6)体会“痛改前非” 我们一起去看看痛改前非后的周处吧! (出示:周处欢快地走在大街上,跟路过的人招手。 他看见年迈的老人挑着沉甸甸的担子,就--------------------; 他看见蛮横的无赖欺负老汉,就------------------------; 他还看见----------就-----------。)你喜欢这样的周处吗?想跟他说些什么? 5、这就是周处除三害。课文学完了,你知道了什么道理呢(浪子回头金不换,只要知错就改,照样能成为一个好人。) 四、课末拓展 同学们,周处痛改前非成为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课件出示周处的简介。     新设计     教学活动

Tags:三害,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