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小学阶段是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各种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错过了关键期,养成教育可能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谈谈自己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 一、通过榜样感召 小学生具有富于幻想、主动活泼、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情感外露、易于冲动,善于模仿,易受暗示和感染,可塑性和依赖性强等特点,其行为的独立性和自觉性比较差,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时,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榜样来感召。榜样感召是以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绩教育影响受教育者。我班学生原来做作业写字很潦草,很不认真,全班能把字写工整的没有几个。在发作业时,我并没有直接批评哪些写字写得不好的同学,而是在全班表扬那些写字写得好的同学。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原来写字写得好的同学这时写得更好了,那些写字不好的同学也比前好了许多。榜样感召促使学生不知不觉养成了写字认真的习惯。 二、创设情境陶冶 情境陶冶是指通过教育者有意识创设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乡情操方面受到熏陶。在行为习惯养成中,情境陶冶能起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在养成教育中要有意识的创设良好的育人情境,因为小学生容易受情境的暗示。我班的学生由于在二年级是养成了早晚读不想读书的坏习惯,所以到了三年级还是老样子,早晚读根本不想读书。面度这种情况,我把所有的班干和一些平时比较听老师话的同学找来谈话,给他们讲早晚读的重要性,并要求他们在早晚读时一定要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随后,在个别学生的带头示范和我的督促下,全班学生在早晚读时都能够积极地读书,教室里出现了书声琅琅的景象。即使有 三、利用集体育人 培根说:“一种集体的习惯,其力量便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我有一个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养好的社会公民的。”因此,班主任在养成教育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学生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文明习惯。我班有一位女生,她父亲好吃懒做,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今天到这一家骗吃,明天到那一家骗吃。时间长了,村里的人都不理他,都瞧不起他,甚至也瞧不起他的孩子。班里的同学们都瞧不起这位女生,孤立了这位女生。看到这种情况,我在班会课上反复对学生们讲:“我们因为有缘分才在一起学习,我们要珍惜着难得的机会。在一个班集体里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千万不能一个瞧不起一个,如果养成这种不良的习惯,对我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是没有好处的。”坚持这样的教育工作后,同学们渐渐改变了对这个女生的态度,能够主动关心、帮助她,甚至班里打人骂人的现象也极少发生了。 四、协调家庭和社会教育 在养成教育中,学校应协调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主动宣传学校的教育要求,争取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理解和配合,使他们都参加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活动中来,并与学校在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面达成共识。尤其要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请他们为其子女改变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提供帮助。上学期我教的学生当中有两个非常调皮捣蛋;上课不专心听讲,从来不做作业;经常和同学打架……不管我怎么教育,他们都听不进去。为了使他们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我只有打电话给他们的父母,向他们反映情况,并请他们协助教育。经过家长的协助教育,这两名学生渐渐改掉了调皮捣蛋的坏习惯,在期末考试中考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五、加强实践锻炼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最简单的途径就是将培养教育与活生生的现实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道德认识的理解,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后,再实现有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达到践行的目的,这是养成教育的终极目标。为了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习惯,我就要求学生放学回家、节假日要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并用日记或周记把参加劳动感受最深的议会记录下来。其中一位学生在周记里写了双休日帮助父母剥甘蔗叶,因为不熟练,剥得很慢,很辛苦,于是体会到了父母养育自己有多么的不容易,于是决定今后努力读书,考出好成绩来报答父母。实践锻炼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明白了眼孝敬父母的道理,学会了生活自理的本领。 六、加强检查督促 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在其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需要外力的约束和调控,因此,越是年龄小的,就越是需要检查和督促,以免学生形成了不良的习惯,矫正困难。学校可健全值周检查和班级考核评比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监督、检查、记载,从侧面督促学生良好日常行为的养成。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我们要有耐心、细心、恒心,这样养成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Tags:如何,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