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1 一去二三里教案1

日期:2015-12-21 14:08 阅读:
1课时

1 一去二三里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2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学生终于学完了拼音。开始接触汉字了,第一篇识字就是古诗《一去二三里》,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课文。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去二三里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多媒体画面,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去,你知道是哪里吗?(生:小山村)

2、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都看到了什么?(生:房屋、袅袅的炊烟、亭子、花、树等)

3、师:你们觉得小山村的景色美吗?(美)宋代有位诗人叫邵雍,有一天他路过这样美丽的小山村,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桃花组成了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他忽然想把小山村的美丽编成童谣,于是他把一到十这些数字串在了一起写成了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就叫《一去二三里》!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活动2【讲授】一去二三里

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不认识的字,互帮互助。

2、指名同学读课文。

3、师:我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看看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宝宝吧。

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拼读。(解释“一”的变音,“去”反义词“来”,“里”长度单位,一里是500米,比操场的一圈长100米。读准“四”“十”。)

4、师:同学们读得很好,下面老师去掉拼音,同学们开火车读,看你读的怎么样?(指名两组同学)

5、游戏:“找朋友”。(随机发给同学们数字卡片,一个同学手拿数字卡片到前面先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持有相同汉字卡片的同学应答到讲台“你的朋友在这里。”全班一起跟读。 )

图文结合,诵读古诗。

老师示范读古诗。(配乐朗诵)
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1)师:小山村真美呀,让我们再去好好浏览一下。现在,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了,假如我们一边走一边看,一眼望去,二三里路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小山村。)

师:齐读第一句。(注意断句,不要拖音)

师:齐读第二句。解释“烟村”。(人们正在做午饭,炊烟袅袅,茅草屋在绿树中掩映,让我们感到惊奇。读时要欢快一些)

(2)师:同学们往远处看,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很多亭子)再俯下身子,又看到了什么?(俯下身子看到了许多花)

师:齐读第三句。解释”亭台”。(注意断句) 多媒体观看各式各样的亭子。

师:齐读第四句。问:都会有什么花呢?(学生说) 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野花。

(3)师:小山村虽然小,但它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吧!(多媒体展示,断句古诗,配乐读)

(4)师:同学们看诗中包含着十个数字,那是不是真的就是走了“二三里”,有“四五户人家”,有“六七个亭子”,有“八九十枝花”呢?(不是的,这里的数字只是一个大概,是虚指。)

(5)师:这首诗很简单,也很有意思,通过刚才的学习,有谁会背了吗?

指名背诵古诗。

活动3【活动】一去二三里

学习写字,姿势端正。

1、师: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

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以及各部分名称。

2、师:同学们刚开始写字,要想把字写得工整漂亮,就需要田字格来帮忙。

认识田字格方位名称: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并齐读名称。

3、师:同学们观察我们今天要写的这三个字,“一、二、三”,他们都有相同的笔画“一”,我们先来练习写“一”。

(横起笔时稍重,从左到右,收笔时向右稍顿一下。)

教师板书“一”,学生伸出手示范写。

4、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二、三”这三个字写时注意些什么?

(一,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二,先写上横再写下横,上横短下横长,第一横在上半格,第二横在下半格,字要居中。三,从上到下写,第三横长,第二横短一些,第二横在横中线上,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 

5、教师板书,学生书空,描红,在书上写。注意写字姿势。

活动4【练习】一去二三里

1、填一填。

(   )只熊   (   )条鱼   (   )头牛   (   )只青蛙

2、读儿歌。

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鱼,四只鸭,五本书,六支笔,七棵果树八朵花,九架飞机十辆车,用错量词出笑话。

活动5【测试】一去二三里

(  )去(  )(  )里,

 烟村(  )(  )家。

 亭台(  )(  )座,

(  )(  )(  )枝花。

活动6【作业】一去二三里

请同学们课下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这一课的生字。

1 一去二三里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 一去二三里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去二三里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多媒体画面,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去,你知道是哪里吗?(生:小山村)

2、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都看到了什么?(生:房屋、袅袅的炊烟、亭子、花、树等)

3、师:你们觉得小山村的景色美吗?(美)宋代有位诗人叫邵雍,有一天他路过这样美丽的小山村,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桃花组成了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他忽然想把小山村的美丽编成童谣,于是他把一到十这些数字串在了一起写成了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就叫《一去二三里》!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活动2【讲授】一去二三里

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不认识的字,互帮互助。

2、指名同学读课文。

3、师:我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看看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宝宝吧。

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拼读。(解释“一”的变音,“去”反义词“来”,“里”长度单位,一里是500米,比操场的一圈长100米。读准“四”“十”。)

4、师:同学们读得很好,下面老师去掉拼音,同学们开火车读,看你读的怎么样?(指名两组同学)

5、游戏:“找朋友”。(随机发给同学们数字卡片,一个同学手拿数字卡片到前面先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持有相同汉字卡片的同学应答到讲台“你的朋友在这里。”全班一起跟读。 )

图文结合,诵读古诗。

老师示范读古诗。(配乐朗诵)
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1)师:小山村真美呀,让我们再去好好浏览一下。现在,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了,假如我们一边走一边看,一眼望去,二三里路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小山村。)

师:齐读第一句。(注意断句,不要拖音)

师:齐读第二句。解释“烟村”。(人们正在做午饭,炊烟袅袅,茅草屋在绿树中掩映,让我们感到惊奇。读时要欢快一些)

(2)师:同学们往远处看,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很多亭子)再俯下身子,又看到了什么?(俯下身子看到了许多花)

师:齐读第三句。解释”亭台”。(注意断句) 多媒体观看各式各样的亭子。

师:齐读第四句。问:都会有什么花呢?(学生说) 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野花。

(3)师:小山村虽然小,但它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吧!(多媒体展示,断句古诗,配乐读)

(4)师:同学们看诗中包含着十个数字,那是不是真的就是走了“二三里”,有“四五户人家”,有“六七个亭子”,有“八九十枝花”呢?(不是的,这里的数字只是一个大概,是虚指。)

(5)师:这首诗很简单,也很有意思,通过刚才的学习,有谁会背了吗?

指名背诵古诗。

活动3【活动】一去二三里

学习写字,姿势端正。

1、师: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

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以及各部分名称。

2、师:同学们刚开始写字,要想把字写得工整漂亮,就需要田字格来帮忙。

认识田字格方位名称: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并齐读名称。

3、师:同学们观察我们今天要写的这三个字,“一、二、三”,他们都有相同的笔画“一”,我们先来练习写“一”。

(横起笔时稍重,从左到右,收笔时向右稍顿一下。)

教师板书“一”,学生伸出手示范写。

4、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二、三”这三个字写时注意些什么?

(一,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二,先写上横再写下横,上横短下横长,第一横在上半格,第二横在下半格,字要居中。三,从上到下写,第三横长,第二横短一些,第二横在横中线上,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 

5、教师板书,学生书空,描红,在书上写。注意写字姿势。

活动4【练习】一去二三里

1、填一填。

(   )只熊   (   )条鱼   (   )头牛   (   )只青蛙

2、读儿歌。

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鱼,四只鸭,五本书,六支笔,七棵果树八朵花,九架飞机十辆车,用错量词出笑话。

活动5【测试】一去二三里

(  )去(  )(  )里,

 烟村(  )(  )家。

 亭台(  )(  )座,

(  )(  )(  )枝花。

活动6【作业】一去二三里

请同学们课下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这一课的生字。

靳晓梅评论 
  • 优点:

    教学思路清楚

  • 缺点:

Tags:一去,二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