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3节 太阳能教学设计与反思

日期:2015-12-10 12:05 阅读:
刘萍  

地区: 天津市 - 天津市 - 河东区

学校:天津市第八中学

1课时

第3节 太阳能 初中物理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太阳的结构,知道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大致了解利用太阳能的方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对前期知识再利用及整合的能力,课堂交流锻炼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精神。联系现代社会能源危机,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的动力。

2学情分析

学生每天看见太阳升起,享受着太阳带给我们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太阳的结构,太阳能的来源和利用却只是在某些科学书籍中了解一鳞半爪,在前期的学习中曾经提到过太阳能的转化,学生需要的是补充太阳能的基础知识,了解太阳能的开发前景和迫切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太阳能的利用。抓住生活中的太阳能利用实例,让学生体会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性和可开发性。

教学难点: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必须从大量的事实、视频、历史让学生感受深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太阳的结构,知道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大致了解利用太阳能的方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对前期知识再利用及整合的能力,课堂交流锻炼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精神。联系现代社会能源危机,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的动力。

评论(0)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太阳能的利用。抓住生活中的太阳能利用实例,让学生体会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性和可开发性。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必须从大量的事实、视频、历史让学生感受深刻。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5分钟测试

1、人类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根据目前的科研水平,你认为下列关于原子弹和核电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弹利用核裂变,核电站利用核聚变   B.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度  C.原子弹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利用核裂变   D.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

2.假设该系统中的发电厂是核电站,(1)请在方框内填写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2)核电站可能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为什么很多国家仍在大力发展核电站呢?

 

                                                                。

(二)引入新课

“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话同学们都熟悉,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太阳能及其利用的问题。展示太阳内部结构动画视频,煤和石油生成的动画视频,了解地壳变迁中太阳的作用和为我们提供的能量,真正体会“万物生长靠太阳”。

(三)新课教学

1. 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学生阅读课文后由学生总结:

太阳的大小:太阳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10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3万倍。

太阳的构造:太阳由太阳核心、辐射层、对流层、太阳大气构成.

教师:复习上节聚变内容,交代聚变产生的条件:第一,有质量很小的原子核;第二,有超高温的环境。

学生分析出太阳内部反应的条件:太阳内部有大量的氢原子核,太阳核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教师补充:太阳核心释放的能量向外扩散。经过数千年的时间传送到太阳表面。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就像一个高温气体组成的海洋.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开去。

2. 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

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中只有五亿分之一传递到地球.其中又只有不到一半被地球接收.太阳光已经照耀我们的地球50亿年了。地球在这50亿年中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量的源泉。

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化学能.在它们死后.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腐烂了.沧海桑田,经过几百万年的沉积、化学变化、地层运动,在高压下渐渐变成了煤和石油,在石油形成过程中还放出天然气。

结合视频讲解煤的变迁

动植物(太阳能—-化学能)--泥炭(动植物尸体腐烂、积聚—-长时间一定压力)--褐煤(泥炭---长时间很大压力)--煤(褐煤---长时间非常大压力)

结合视频讲解石油的形成

所以说,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来获取能量,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

想想议议:学生分组讨论三副图,分别涉及到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相互启发后,由部分同学上台汇报,教师点评。

例:海洋(吸收太阳辐射热)--水蒸汽(上述到高空遇冷)--云(随风移动到大陆)--雨(一定条件)--河流(筑坝)--发电

师生共同总结:

从某种角度可以说,现在利用的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都是在间接的利用太阳能。

结论:综上所述,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

3.太阳能的利用

通过学生前期搜索到的调研结果,结合附近建筑物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图片,太阳能电池的车前“摇头草”、“转经筒”及录制的调研视频,发现人类除了间接利用存贮在化石燃料中的太阳能外.还设法直接利用太阳能。

由学生总结:

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种是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集热器主要有两种,一是,平板式集热器(箱面是玻璃,内表面明涂黑)。二是把反射镜做成曲面(太阳灶)。

太阳能电池的优点:使用寿命长、保养费用极低、不需要燃料、使用方便.常用在太空飞行器、灯塔、人造卫星上.太阳能电池的缺点:造价贵,效率低。

(四)10分钟检测

1. 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太空电站,即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太阳能电站,其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B.太阳能收集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利用微波传输,实现了“无缆输电”

D.以地面接收站为参照物,太阳能电站是运动的

2.在2008年奥运会上提出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奥运场馆的建设也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拥有9.1万个座位的奥运会主体育馆“鸟巢”将采用绿色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整个场馆提供电力,可以说“鸟巢”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型体育场。在这里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时的能量转换是      。 

3.为改善驻守在南沙某岛礁边防战士的工作、生活条件,今年在岛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为探照灯供电.这样白天与晚上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

 A.白天:太阳能→内能→电能        B.白天:太阳能→电能→化学能

C.晚上:化学能→电能→太阳能      D.晚上:化学能→电能→化学能

4.人们除了可以间接利用存储在           中的太阳能外,还可以采用           和           两种方式,直接利用巨大的太阳能.

5.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在这过程中是           能转化为           能;太阳电池可以将           能转化为           能.今天,我们利用化石燃料获取能量,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所接收的           能.

活动2【作业】布置作业

书后习题。

动手实验,在黑色和透明塑料袋中注入相同重量(体积)、水温相同的水,把袋口扎紧放在太阳底下暴晒,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个袋中的水温,你会得到什么结果,想一想,平板式集热器内表面为什么涂黑。

设计发言稿:开源节流----太阳能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活动3【讲授】教学反思

大量的资料、视频,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太阳能的重要性,太阳能的利用还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量和水平,今后还应及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开拓视野站得高才能给学生指出一条光明大道。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在日常教学中多渗透节能、环保的意识,推荐科普读物,增大学生知识面。

第3节 太阳能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3节 太阳能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太阳的结构,知道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大致了解利用太阳能的方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对前期知识再利用及整合的能力,课堂交流锻炼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精神。联系现代社会能源危机,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的动力。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太阳能的利用。抓住生活中的太阳能利用实例,让学生体会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性和可开发性。

    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必须从大量的事实、视频、历史让学生感受深刻。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5分钟测试

1、人类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根据目前的科研水平,你认为下列关于原子弹和核电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弹利用核裂变,核电站利用核聚变   B.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度  C.原子弹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利用核裂变   D.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

2.假设该系统中的发电厂是核电站,(1)请在方框内填写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2)核电站可能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为什么很多国家仍在大力发展核电站呢?

 

                                                                。

(二)引入新课

“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话同学们都熟悉,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太阳能及其利用的问题。展示太阳内部结构动画视频,煤和石油生成的动画视频,了解地壳变迁中太阳的作用和为我们提供的能量,真正体会“万物生长靠太阳”。

(三)新课教学

1. 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学生阅读课文后由学生总结:

太阳的大小:太阳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10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3万倍。

太阳的构造:太阳由太阳核心、辐射层、对流层、太阳大气构成.

教师:复习上节聚变内容,交代聚变产生的条件:第一,有质量很小的原子核;第二,有超高温的环境。

学生分析出太阳内部反应的条件:太阳内部有大量的氢原子核,太阳核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教师补充:太阳核心释放的能量向外扩散。经过数千年的时间传送到太阳表面。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就像一个高温气体组成的海洋.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开去。

2. 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

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中只有五亿分之一传递到地球.其中又只有不到一半被地球接收.太阳光已经照耀我们的地球50亿年了。地球在这50亿年中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量的源泉。

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化学能.在它们死后.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腐烂了.沧海桑田,经过几百万年的沉积、化学变化、地层运动,在高压下渐渐变成了煤和石油,在石油形成过程中还放出天然气。

结合视频讲解煤的变迁

动植物(太阳能—-化学能)--泥炭(动植物尸体腐烂、积聚—-长时间一定压力)--褐煤(泥炭---长时间很大压力)--煤(褐煤---长时间非常大压力)

结合视频讲解石油的形成

所以说,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来获取能量,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

想想议议:学生分组讨论三副图,分别涉及到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相互启发后,由部分同学上台汇报,教师点评。

例:海洋(吸收太阳辐射热)--水蒸汽(上述到高空遇冷)--云(随风移动到大陆)--雨(一定条件)--河流(筑坝)--发电

师生共同总结:

从某种角度可以说,现在利用的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都是在间接的利用太阳能。

结论:综上所述,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

3.太阳能的利用

通过学生前期搜索到的调研结果,结合附近建筑物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图片,太阳能电池的车前“摇头草”、“转经筒”及录制的调研视频,发现人类除了间接利用存贮在化石燃料中的太阳能外.还设法直接利用太阳能。

由学生总结:

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种是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集热器主要有两种,一是,平板式集热器(箱面是玻璃,内表面明涂黑)。二是把反射镜做成曲面(太阳灶)。

太阳能电池的优点:使用寿命长、保养费用极低、不需要燃料、使用方便.常用在太空飞行器、灯塔、人造卫星上.太阳能电池的缺点:造价贵,效率低。

(四)10分钟检测

1. 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太空电站,即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太阳能电站,其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B.太阳能收集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利用微波传输,实现了“无缆输电”

D.以地面接收站为参照物,太阳能电站是运动的

2.在2008年奥运会上提出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奥运场馆的建设也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拥有9.1万个座位的奥运会主体育馆“鸟巢”将采用绿色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整个场馆提供电力,可以说“鸟巢”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型体育场。在这里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时的能量转换是      。 

3.为改善驻守在南沙某岛礁边防战士的工作、生活条件,今年在岛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为探照灯供电.这样白天与晚上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

 A.白天:太阳能→内能→电能        B.白天:太阳能→电能→化学能

C.晚上:化学能→电能→太阳能      D.晚上:化学能→电能→化学能

4.人们除了可以间接利用存储在           中的太阳能外,还可以采用           和           两种方式,直接利用巨大的太阳能.

5.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在这过程中是           能转化为           能;太阳电池可以将           能转化为           能.今天,我们利用化石燃料获取能量,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所接收的           能.

活动2【作业】布置作业

书后习题。

动手实验,在黑色和透明塑料袋中注入相同重量(体积)、水温相同的水,把袋口扎紧放在太阳底下暴晒,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个袋中的水温,你会得到什么结果,想一想,平板式集热器内表面为什么涂黑。

设计发言稿:开源节流----太阳能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活动3【讲授】教学反思

大量的资料、视频,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太阳能的重要性,太阳能的利用还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量和水平,今后还应及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开拓视野站得高才能给学生指出一条光明大道。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在日常教学中多渗透节能、环保的意识,推荐科普读物,增大学生知识面。

Tags:3节,太阳能,教学设计,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