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优秀获奖教案

日期:2015-12-3 14:37 阅读:
隆玉婷  

地区: 湖南省 - 娄底市 - 娄星区

学校:娄底市娄星区茶园中学

1课时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初中化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2学情分析

化学对大多数九年级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但是通过生活学生已经接触大量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事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它们的区别没有注意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认识。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够,开始不宜要求过高,随着学习的深入会逐步记忆理解。

3重点难点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变化的特征及两种变化的判断。

2、能正确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在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是化学。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例如:我们日常生活见到的水蒸气和冰、食物的腐败、燃料的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所必需的。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活动2【活动】[演示实验] 课本P6 [  实验 1-1][  实验 1-2]

[观察现象]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实验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1-1

液态的水

水沸腾,透明液体,有蒸汽,玻璃片有水滴

液态的水

无新物质生成

1-2

蓝色块状的胆矾

蓝色块状的胆矾变成蓝色的粉末状

蓝色的粉末状

无新物质生成

师:上述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活动3【讲授】板书

板书: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1、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体、液体、固体)的变化。

[讨论交流] 例举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生:瓷碗破碎,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了,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雾,灯泡通电放热发光等

活动4【活动】[演示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实验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将纸揉成一团

一张完整的纸

形状变化

纸团

无新物质生成

将一张纸撕碎

一张完整的纸

形状变化

碎纸

无新物质生成

点燃一张完整的纸

一张完整的纸

产生火焰,变成灰烬和烟雾

有二氧化碳,其他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演示实验] 课本P6 [  实验 1-3][  实验 1-4]

[观察现象]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实验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1-3

蓝色胆矾溶液

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1-4

颗粒状石灰石

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等

有新物质生成

[归纳]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它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讨论交流] 例举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的例子。

生: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斑,食物腐败,人和动物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知识迁移]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归纳,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板书: (二)化学变化

概念: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特征: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变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1、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

        2、灯泡发光是什么变化?上述变化可以分为哪几类?哪个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阅读] 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归纳] 化学反应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沉淀,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有这些现象发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相互联系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注:现象只是判断的依据,不是根本,有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现象的并非一定是化学变化。

师: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变化中变现出来的性质分别叫做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板书:二、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师: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5中,纸片点燃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这些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师: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化学性质的例子。

生: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等

师:回答得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那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呢?

生: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师: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

1.汽油燃烧——化学变化      汽油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师: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注:这里不需要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这些性质是可以被感知和测量。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

板书:1.熔点

师:当固体物质受热时,达到一定温度就会变为液态,这个过程叫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熔点。一般来说固体变成液体和液体变成固体的温度是相同的。

板书:2.沸点

师:液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沸腾变成气体,如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同学们知道水的沸点是多少度?

生:100。C

师:对!100。C是水在常温下的沸点。同学们知道为什么高压锅做饭快吗?

生:温度高。

师:为什么温度高呢?

生:.......

师:这是由于高压锅内水沸腾时的温度高,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师:展示相同体积的铝块和铁块,大家如何分出哪块是铁,那块是铝?

生甲:看颜色,铁发黑

生乙:掂一下,重的是铁

师:为什么体积相同而质量不同呢?这是由于它们的密度不同。我们把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

板书:3.密度  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师:熔点、沸点、密度等都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很重要的。物质的熔点、沸点和密度以及大气压强等数据,在物理、化学等手册上一般都能查到。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在使用时我们如何区别呢?

师: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一种“能力”,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就用举重运动员来打个比方,举重运动员在举重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叫举重能力。同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活动5【作业】练习

课堂练习:

1、有关物质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需加热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 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D 伴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汽油燃烧 C菜刀生锈 D 酒精挥发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这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是分清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等,这就需要我们多思考,多练习。

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P10—11作业

2、预习提纲:

⑴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⑵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在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是化学。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例如:我们日常生活见到的水蒸气和冰、食物的腐败、燃料的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所必需的。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活动2【活动】[演示实验] 课本P6 [  实验 1-1][  实验 1-2]

[观察现象]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实验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1-1

液态的水

水沸腾,透明液体,有蒸汽,玻璃片有水滴

液态的水

无新物质生成

1-2

蓝色块状的胆矾

蓝色块状的胆矾变成蓝色的粉末状

蓝色的粉末状

无新物质生成

师:上述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活动3【讲授】板书

板书: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1、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体、液体、固体)的变化。

[讨论交流] 例举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生:瓷碗破碎,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了,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雾,灯泡通电放热发光等

活动4【活动】[演示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实验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将纸揉成一团

一张完整的纸

形状变化

纸团

无新物质生成

将一张纸撕碎

一张完整的纸

形状变化

碎纸

无新物质生成

点燃一张完整的纸

一张完整的纸

产生火焰,变成灰烬和烟雾

有二氧化碳,其他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演示实验] 课本P6 [  实验 1-3][  实验 1-4]

[观察现象]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实验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1-3

蓝色胆矾溶液

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1-4

颗粒状石灰石

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等

有新物质生成

[归纳]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它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讨论交流] 例举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的例子。

生: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斑,食物腐败,人和动物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知识迁移]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归纳,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板书: (二)化学变化

概念: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特征: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变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1、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

        2、灯泡发光是什么变化?上述变化可以分为哪几类?哪个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阅读] 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归纳] 化学反应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沉淀,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有这些现象发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相互联系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注:现象只是判断的依据,不是根本,有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现象的并非一定是化学变化。

师: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变化中变现出来的性质分别叫做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板书:二、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师: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5中,纸片点燃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这些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师: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化学性质的例子。

生: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等

师:回答得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那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呢?

生: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师: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

1.汽油燃烧——化学变化      汽油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师: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注:这里不需要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这些性质是可以被感知和测量。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

板书:1.熔点

师:当固体物质受热时,达到一定温度就会变为液态,这个过程叫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熔点。一般来说固体变成液体和液体变成固体的温度是相同的。

板书:2.沸点

师:液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沸腾变成气体,如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同学们知道水的沸点是多少度?

生:100。C

师:对!100。C是水在常温下的沸点。同学们知道为什么高压锅做饭快吗?

生:温度高。

师:为什么温度高呢?

生:.......

师:这是由于高压锅内水沸腾时的温度高,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师:展示相同体积的铝块和铁块,大家如何分出哪块是铁,那块是铝?

生甲:看颜色,铁发黑

生乙:掂一下,重的是铁

师:为什么体积相同而质量不同呢?这是由于它们的密度不同。我们把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

板书:3.密度  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师:熔点、沸点、密度等都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很重要的。物质的熔点、沸点和密度以及大气压强等数据,在物理、化学等手册上一般都能查到。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在使用时我们如何区别呢?

师: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一种“能力”,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就用举重运动员来打个比方,举重运动员在举重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叫举重能力。同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活动5【作业】练习

课堂练习:

1、有关物质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需加热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 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D 伴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汽油燃烧 C菜刀生锈 D 酒精挥发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这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是分清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等,这就需要我们多思考,多练习。

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P10—11作业

2、预习提纲:

⑴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⑵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Tags:课题,质的,变化,性质,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