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感的弱化主要与网络的高度隐蔽性有关。由于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因此他们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中小学生网上道德感的弱化会直接影响网络的建设,而且可能反作用于中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因此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问题便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文化,正确处理虚拟和现实的关系,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则更是义不容辞。从我做起,真诚交往,把网络变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途径,是学生们应当树立的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也是网络教育应有的责任和任务。 首先,作为传统教育的主要施行者,教师大多具备较强的道德水准和较高的个人素质,具备大规模实施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条件。而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自制能力弱,猎奇心强,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是非观,容易误入歧途,但如果受到良好及时的引导,也能度过网络人生的危险期。中小学年龄段的青少年,会对教师产生崇拜感,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教师的权威言传身教,掌握德育主动权,同时鼓励进步学生,开展学习先进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网络道德教育方式偏重于倾心交谈,教师要把自己和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才能更好地引起思想共鸣,最终成为青少年生活中的良师、互联网上的益友。 其次,作为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的有害信息。教师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指导者和健康心理行为的导向者,必须要有能力充分认识信息化社会环境中,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形成特点和规律,帮助学生成功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教师的信息意识可以通过对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教师的行为示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师生之间的教与学,还是沟通交流,网络教学都与传统教学有明显差异。如何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与学生沟通交流,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教育教学改革最主要的实践者,教师应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建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最后,加强网络道德、网络法制、网络心理和网络课纪律四方面的教育,倡导学生利用网络有效、有益地学习。 1、加强青少年对互联网安全基本规则的了解。教师应向学生提出要求:不要回复敌对、挑衅、不当或任何方式让你感到不舒服的电子邮件、聊天评论、新闻信息等。避免伤害别人而卷入麻烦,要尊重他人的隐私,避免使人激怒、麻烦或受到伤害,要对自己的网上行为负责。 2、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我们应大力普及网络知识,提高中小学生对网络的科学认识,使他们既认识到网络对我们学习的巨大推动作用,又充分认清网络对心理健康的严重危害性,自觉树立网络心理健康观念。同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倡导网络道德自律,教育中学生在网上多元化道德体系中遵守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道德规范,自觉强化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 3、提倡中小学生利用网络有效、有益地学习。我在教学实践中曾作过一些调查了解,发现了网络教学中几种典型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我对部分的学生进行一定的辅导,告诉他们现阶段不宜花太多时间泡在网里,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也应该有一定的目的,如查找一些与学习有关的知识、素材,获取有价值的新闻或进入健康的聊天室或论坛,参与讨论青少年学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另外,我还鼓励他们自己做网页建网站,办一个班级网站,使他们有目的的上网。 4、指导学生网上学习的方法,如学习搜索引擎的使用、学习信息下载的方法和学习的基本步骤,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带着学习任务上网等。这些对于营造井然有序、生动活泼的网络学习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 对中小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还需要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长与孩子共同创设健康的家庭网络氛围。学校在校内营造一个大环境,全方位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目前,许多地区的教育城域网已正式通行,许多学校的校园网也已经建成并开通。我们要在努力丰富校园网资源的同时,积极做好防范措施,确保信息安全。教师不仅要把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纳入到德育课中,还要重视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指导学生正确健康地使用互联网。 江苏省海门市三厂镇初中 郁雷 Tags:学生,网络,道德感,弱化,教育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