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19 范进中举优秀教学设计

日期:2015-11-5 08:51 阅读:
肖华  

地区: 重庆市 - 重庆市 - 璧山县

学校:璧山区丁家初级中学校

1课时

19 范进中举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感知艺术形象。 2、了解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的艺术。 能力目标: 1、以培养自读能力为主,训练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的能力。 2、采用引伸法,让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培养他们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思想及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进一步了解。

2学情分析

《范进中举》是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这是一个小说教学单元。是一篇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残害的名著。节选自《儒林外史》,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角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欣赏、感知艺术形象。为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

3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运用\'比较法\'阅读分析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境遇,分析重要人物范进和胡屠户的人物形象。 2、难点:理解范进发疯的原因及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范进中举

高明的《琵琶记》里有这样一句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家看是什么意思呢?(早晨还是耕种在田的乡野村夫,晚上已经平步青云,登堂入室拜见帝王,贵为人上。) 是什么有如此大的神力能让人的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科举制度。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考中举人的范进的生活变化。 板书课题:《范进中举》。

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

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以下问题。 1、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小说可分成哪两个部分? 中举前中举后 2、说说中举前、中举后各写了哪些事?用四字短语概括。 屠户贺喜范进借钱范进发疯屠户治疯乡绅拜访 3、读这篇小说中,你觉得哪个人物最可笑又可厌? 胡屠户

活动3【讲授】整体感知

4、胡屠户可笑在哪里?找出课文句子来回答,并归类。 对范进的称呼:“现世宝”一一“贤婿老爷”。 对范进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一一“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贺礼:“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一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动作:“腆着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一一“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那手早颤起来”,“干思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对女儿婚姻的态度:“倒运”,“累了我多少”,“可怜可怜”—女儿像有些福气 5、胡屠户的表现可用四个字概括,哪四个字? 前倨后恭。 6、小说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出胡屠户怎样的性格? 通过对比,表现出胡屠户欺贫爱富、嗜钱如命、趋炎附势、贪财虚伪的市侩性格。 7、乡邻们的变化说明了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表现了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嫌贫攀富,冷漠势利,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冷漠炎凉的气息。 8、张乡绅是个怎么样的人?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道貌岸然老奸巨滑他和范进称兄道弟,为的是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杨知县,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好为将来仕途发展作铺垫。 9、张乡绅对待范进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当时官场结党营私、官官勾结、相互舞弊的事实

活动4【讲授】课堂小结


从小说中三类人的变化,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奉承,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表现出了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这正是范进所生活的社会环境,那么,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同学们自己先自读分析。

活动5【测试】布置作业

1、自读分析范进的形象。 2、体会小说用了哪些手法

活动6【测试】布置作业

1、自读分析范进的形象。 2、体会小说用了哪些手法

19 范进中举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9 范进中举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范进中举

高明的《琵琶记》里有这样一句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家看是什么意思呢?(早晨还是耕种在田的乡野村夫,晚上已经平步青云,登堂入室拜见帝王,贵为人上。) 是什么有如此大的神力能让人的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科举制度。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考中举人的范进的生活变化。 板书课题:《范进中举》。

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

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以下问题。 1、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小说可分成哪两个部分? 中举前中举后 2、说说中举前、中举后各写了哪些事?用四字短语概括。 屠户贺喜范进借钱范进发疯屠户治疯乡绅拜访 3、读这篇小说中,你觉得哪个人物最可笑又可厌? 胡屠户

活动3【讲授】整体感知

4、胡屠户可笑在哪里?找出课文句子来回答,并归类。 对范进的称呼:“现世宝”一一“贤婿老爷”。 对范进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一一“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贺礼:“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一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动作:“腆着肚子去了”,“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一一“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那手早颤起来”,“干思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对女儿婚姻的态度:“倒运”,“累了我多少”,“可怜可怜”—女儿像有些福气 5、胡屠户的表现可用四个字概括,哪四个字? 前倨后恭。 6、小说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出胡屠户怎样的性格? 通过对比,表现出胡屠户欺贫爱富、嗜钱如命、趋炎附势、贪财虚伪的市侩性格。 7、乡邻们的变化说明了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表现了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嫌贫攀富,冷漠势利,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冷漠炎凉的气息。 8、张乡绅是个怎么样的人?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道貌岸然老奸巨滑他和范进称兄道弟,为的是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杨知县,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好为将来仕途发展作铺垫。 9、张乡绅对待范进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当时官场结党营私、官官勾结、相互舞弊的事实

活动4【讲授】课堂小结


从小说中三类人的变化,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奉承,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表现出了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这正是范进所生活的社会环境,那么,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同学们自己先自读分析。

活动5【测试】布置作业

1、自读分析范进的形象。 2、体会小说用了哪些手法

活动6【测试】布置作业

1、自读分析范进的形象。 2、体会小说用了哪些手法

Tags:范进,中举,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