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来,登录个人空间,河北保定学院毕业生牛紫蒙看到的,几乎全是旧日同窗对"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对习总书记深情复信的讨论和转发.自豪、激动、"点个赞",却没人感到惊讶."这里本就是一片沃土,开出花朵只是时间问题." 一段久远的回忆,被西部支教学子的教师勾起——李德祥清楚地记得,早在1980年,就有两位男生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西藏,其中一位扎了根. 在距河北省隆化县90多公里的西阿超乡博岱村小学,80后霍文鹏用同样的坚守向学长们致敬.他代表的,是保定学院400多位投身基层、默默奉献的农村特岗教师. 时代变迁,空间变换,不同群体演绎着同样闪亮的青春.一位位扎根基层、俯身大地的学子,盛放成了扮靓荒漠高原的红柳苗、格桑花.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答案,就写在他们起飞的地点——保定学院,写在这所百年老校"红二师、小苏区"的爱国传统中,写在"启钥民智,砥砺贤才"的师者情怀间,写在"胸怀国是,献身真理"的献身精神里. 一座碑,镌刻爱国与担当 "我愿在革命的烈焰中火化,把骨灰在时代的风暴中播扬.飞!飞!飞!飞到那自由的故乡!" ——82年前,青年学子朱韬在狱中写下诗句,誓死革命. 一座碑,时常出现在且末支教老师李桂枝的梦里.4月2日,她辗转3天多回到保定,放下行李,就直奔那座魂牵梦萦的石碑而去. 周围依然松柏挺立、清风低鸣,碑前依然有不知谁献祭的鲜花.17年前,保定学院中文系新生李桂枝就是在这里第一次认识了母校. "我们在碑前列队、宣誓,倾听校史.百年红色传统让我震撼,这所不起眼的学校成了我的骄傲."李桂枝回忆. 碑身已染上岁月的斑驳,上面的烫金大字却遒劲而清晰:"保定第二师范七六殉难烈士纪念碑." 静默的五星下,是13个载入历史的名字.他们诉说着保定学院历史上最为壮烈的一幕—— 1932年7月6日,保定二师爱国学生遭到国民党反动当局镇压,为保护学校不被封停,38人被捕入狱,13人英勇牺牲. 保定二师正是保定学院前身.1904年,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先驱严修创办保定初级师范学堂.其后,爱国青年在此集结,新文化运动于此勃兴,抗战时期,学生中党员、团员、外围组织成员超过总数的80%,赢得了"北方小苏区"之美誉,并被毛泽东评价为"一所好学校". 这段历史,被写进二师毕业生、著名作家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写进二师教师、地下党员李英儒的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 风雨变迁,几经易名,校园一次次改换面貌,"启钥民智,砥砺贤才,胸怀国是,献身真理"的办学思想没有变,"红二师"的爱国情怀与担当精神没有变. 保定学院人始终把这抹红色视若珍宝,并清醒地意识到:任何资源都必须与时代对接、靠有效手段激活,才能持续发挥育人作用.于是,一支接续爱国传统、弘扬校本文化的接力棒,在一届届领导班子手中稳稳传递. 新校区图书馆一层,占地400平方米的校史馆迎来了又一批学子.外语系12级学生甄晓歌为学弟学妹们讲解着母校今昔."每次新生入校,都会来这里.进来时往往好奇而随意,听着听着,眼神就变了,那是一种震撼和感动."甄晓歌感同身受. 参观校史馆,观看《丹心》《到西部教书去》等纪录片,聆听校友报告,瞻仰"七六"烈士纪念碑,通读《保定学院史话》等校本教育读物,这被称作"五个一"的入学教育活动,是每位新生收到的第一份"红色礼包".更多的精神熏染,无处不在. 外语系11级学生李月是位文艺积极分子.她念念不忘的,是学校为纪念"七六"护校运动而打造的文艺节目."愤怒是雷电,燃烧着沸腾的血液,愤怒是风云,鼓 动着正义的风帆.我们要与你同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一首由教师们编创的诗朗诵《风雷颂》,她几乎背了下来."我骨瘦如柴,面似干姜,青春斗志火一 样……我愿在革命的烈焰中火化,把骨灰在时代的风暴中播扬.""护校运动"中青年学子朱韬的狱中诗句被谱曲传唱,令她一次次心怀激荡. 苑淑娇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每次开学,她的第一课总是"弘扬七?六精神,继承红色传统".中文系教授刘玲娣结合校史故事和《史记》,讲述"悲壮地死与智慧地生",学生课后写来长信,重新思考信念与人生…… 红色传统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就这样被赋予了新的解读. "红二师的红,是战争年代的一腔热血,为救国家于危亡而英勇献身;在和平年代,它是一颗红心,随时准备着安放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同样执教于且末的历史教师侯朝茹感慨. 于是,便演绎出了2000年夏天,那令新疆且末县来客感动不已的场景. "本来准备招五六个老师,呼啦一下,全校报了400多号人.我一看,得了,不用开动员会,开‘泼冷水会’吧.苦口婆心劝大家慎重考虑,最后,还是报了200多人.且末把名额扩到10个,不够,又扩到15个."时任学院党委副书记的苏宗印记忆犹新. "‘爱国、爱民、爱校、爱学’,是我们‘百年校魂’的核心.这些去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奉献生命,奉献青春,深深爱着这片土地."保定学院党委书记王军说. 一群人,诠释敬业与热爱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这块匾额曾长期挂在南校区楼门口.如今虽已经不见,师范传统永存. "马老师!你还好吗?"一声滚烫的呼唤从电话那头传来,马淑珍握着听筒的手颤抖了. 泪水夺眶而出,这位71岁的教师,终于联系上了自己牵挂的学生.她刚收到周正国从新疆且末传来的视频,画面里面孔黝黑的周正国抚摸着一卷化学教辅书,因为看得太勤,封面早已磨损."这是您7年前为我寄来的,我每次想您了,就拿出来看看,和您说会儿话……" 周正国年少丧母,家境贫寒,马淑珍对他关爱有加.当他动身去且末的那一天,马淑珍为他披上一件海军呢大衣.高大的男子汉哭了:那是他穿过的最好的一件衣 服.在新疆,马淑珍时常去电话嘘寒问暖,知道他为买房发愁,二话不说寄去6000元.然而,最近几年,因为生活不如意,周正国主动断了联系,直到渡过难关 才来找她:"您就像我的妈妈,我见不得您难过……" 马列部主任赵云耕珍藏着很多信件,是学生王伟江、王建超赴疆支教后写来的,抬头和落款总是一致:"云耕兄:近来一向可好?——弟:伟江.妹:建超."赵云耕不但是深受欢迎的名师,而且也是学生们的"大朋友".他常进宿舍和学生谈心,有时甚至聊个通宵. 在保定学院,这样的"妈妈老师""兄长老师"绝非几枝独秀,而是众木成林.他们并肩而立,见证着"红二师"的精神传承. 且末支教老师苏普,始终记得在纪录片《丹心》里看到的一幕:每年清明节,年逾八旬的退休小学教师贾芳芝都会去"七?六"纪念碑前献上一束鲜花."我是贾良图的学生.他看到劳苦大众的子女上不起学,就免费教我们知识.多好的人哪!"老人泪光闪烁.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块匾额曾长期挂在南校区教学楼门口.学生们在它的注视下走进学堂,体验着身为人师的神圣.今天,匾额不再,传统依旧. 一所大学的精神气质,直接体现在教师群体身上.师范精神,就是敬业、奉献的最好代名词. 赵云耕始终感念马列部的三位老主任."马金江老师要求我们‘走进学生当中去,课程必须结合实际’,管舵主任常强调对理论要‘真懂真信’,帮助学生树立信 仰,李德祥老师则要求我们‘善与人同’,和学生一起进步.他们一腔真心地守护着学生的理想信念,我也会做一名好的守护者." 这种教师情怀的代代相传,既感召着西部支毕业生群体加入爱的接力,也深深温暖着大漠高原上的他们. "2006年,学校派老师千里迢迢地看望我们.见到亲人,我们六年前的干劲、激情又被点燃了.母校,是我们坚守下来的情感‘加油站’."侯朝茹动情地说. 设立"西部支教爱心救助金",支持帮扶在西部任教的困难毕业生;逢年过节,寄贺卡给每位支教老师;谁家家人生病,校领导主动带着慰问金去看望……隔千山,跨万水,支教老师们从未走出过母校牵挂的目光. 一种姿态,俯身拥抱大地 "在保定学院的百年传统中,脚踏实地、务实勤勉永远比好高骛远值得尊重." ——这是一种求实态度,也是一种奉献精神. 手捧着母校学子们的来信,李桂枝一字一句看得仔细."师兄师姐:你们的行动就像一条涓涓溪流,缓缓而来,平凡质朴,于无声处尽显青春本色." 选择了平凡,但绝不平庸;也许清贫,但绝不是苦难.她很享受这种"被需要,在奉献,有收获"的生活,并写下新的诗行,宣告自己的快乐——"我的家在塔克拉玛干红柳树下,棵棵红柳呵护着刚种下的哈密瓜.弹起我心爱的冬不拉,唱着我的家,红柳树下……" 她深深知道,自己对年轻学子的影响,正是十几年前师兄师姐们给自己的震撼."当我最初走进学校,看到他们讲课的流利、板书的工整、敬业的态度,就觉得自愧不如.我想,一定要努力像他们那样." "像他们那样",这朴素而真诚的追求,使保定学院的学子们争着把脚印烙在广袤大地上. "在保定学院的百年传统中,脚踏实地、务实勤勉永远比好高骛远值得尊重.这所学校始终有一种求实的、面向基层一线的导向,只要在岗位上服务社会,就是一种奉献."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崔勇说. 正是这样的情怀,使"到西部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成为一种恒久的召唤. 寇莱是音乐系年轻教师,她的学生中,很多都报名参加西部志愿者计划,但因专业非急需而未能入选.在她的劝导下,这些学生报考特岗教师,已有多人走上工作岗位."我走进大山,是为了更多孩子走出来",先行者霍文鹏的心声,在他们耳畔回响. 2000年以来,保定学院已有400余人成为农村特岗教师,近300人应征入伍,在平凡岗位上描绘着自己的中国梦. 在校内,帮助农村学子展开羽翼的"麦浪飞翔"支教团队、成立于1997年的公益组织"爱心社"……14000余名青年志愿者汇聚在一起,以向善向上向美的力量,托举起保定学院的明天. "一池清水,只有循环流动起来,才能保持活性.保定学院已经形成了一种循环向上、充满活力的育人生态,一种全面覆盖、没有‘断点’的育人模式,既接续了传统,又能吐故纳新.这是我们‘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信心和力量所在."学院党委副书记胡连利总结. 红旗漫卷,发出召唤.一抹鲜艳的红色,随着爱国奉献的青春向远方绵延…… Tags:支教,团体,2014年,特别关注,乡村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