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014年特别关注乡村教师支教团体: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日期:2014-10-21 17:09 阅读:
    1999年,从厦门大学派出首批志愿者远赴西部送教扶贫,迄今已有12年,共有115名厦大学子相继完成接力支教任务,在遥远贫瘠的土地上播下希望的种子.
    张晓强,厦大法学院2011级研究生,是他们中的一员.一年前,经过四天的长途跋涉,他和第12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队友们到达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海原县."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车窗外漫天的黄沙和一间间简陋的土房还是给我强烈的震撼." 张晓强回忆道.
    "西海固"地处黄土高原的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只有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10倍,由于自然条件恶劣,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全球最 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张晓强支教的地点在海原县关桥乡关桥中学.这是一所距县城30公里的乡村初级中学,也是支教队在海原的基地.
    来海原之前,支教队员都经过为期一年的系统培训,对受援地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但到了当地,张晓强才真正知道什么是艰苦和贫穷."学校里的教师灶似乎除了土 豆丁和土豆丝就没有其他可选的了."而对于支教队员来说,最难以适应的是干旱缺水,水成了他们的奢侈品.每周,一名老师开着拖拉机上县城买水,把买来的水 灌入水窖,用的时候再打上来.第一次看到打回来的水中漂浮着铁锈和头发,张晓强简直不敢相信那是饮用的水.由于寝室里苍蝇横行,他还练就了空手抓苍蝇的 "绝技".
    许多孩子每天从二三公里外的山村步行来到学校.他们用的是短得握不住的铅笔,穿的是永远不合身的衣服,就着生水吃着一成不变的馍和土豆,6个孩子挤2个上下 铺,铺的却是用化肥编织袋做成的床垫."但孩子们坚持着,因为读书承载着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张晓强说,天气暖的时候,每天早晨六点天刚蒙蒙亮,推 开房门,他准能看到孩子们在晨晖中手捧书本、走来走去、默默背诵的样子.
    "每次站到讲台上,都会被孩子们纯真的眼睛所吸引,被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所感动.在这样一所学校支教,我总能感到肩上的责任和身上的动力."
    一天,一个女生跑到张晓强的宿舍跟他说:"老师,我不念了.我在家是老大,要出去打工赚钱,这样弟弟妹妹们才有钱接着读书,不然他们也读不成了.""那你还 想读书吗?"女孩使劲地点了点头,泪水不由自主吧嗒吧嗒往下掉,转身跑了出去.女孩的泪水也流进了张晓强隐隐作痛的心里.为了挽留因贫困失学的孩子们,张 晓强和队友们常常翻山越岭,挨家挨户进行家访,争取家长们的支持.
    作为支教团临时党支部书记,张晓强总是强调"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这个团队由16位来自厦门大学的2011级研究生组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抱负,但共同的是我们竭尽所能为西部孩子做事的心."
    支教队员们做家访、走宿舍、开班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孩子们一起谈人生、谈理想,为他们加油鼓劲;指导学生会工作、筹划各种文体活动,努力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寻求社会资源,为学校和同学们募集资金、图书、报刊和冬衣……"我们的责任不仅是教学,还要搭起学校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让更多人关心这里的孩子,为他们创 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张晓强说.
    八年(2)班的田菲菲小时候不慎面部大面积烧伤.逐渐长大的她感觉到困扰,而贫寒的家境无力送她去整容.为了帮助这位身处逆境的花季少女能绽放青春美丽的笑 容,张晓强和队友们呼吁社会力量为她筹集整容手术的费用.功夫不负有心人,队员们的爱心得到了家乡人民的支持,厦门的两家网站通过发起爱心团购的方式,募 集到3万元爱心款.现在田菲菲正在北京准备接受整容手术.
    一年的支教,能给西部众多贫困学生带去什么?张晓强告诉记者,厦大支教团中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一个孩子在海边看到大群搁浅的鱼儿,他捡起一条条小鱼抛回 大海.路人问:"鱼这么多,你救不完,又何必在乎解救几条呢?"孩子捧起一条小鱼说:"这条小鱼在乎,我救下的每条小鱼都在乎……" 12年来,就是"这条小鱼在乎"的信念激励着一届届厦大支教团的队员们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无怨无悔.
Tags:2014年,特别关注,乡村,教师,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