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尊重孩子天性培育有灵魂的学生

日期:2014-8-29 09:05 阅读: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了,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接受好的教育,参加这样那样的辅导班、补习班,进行各种强化训练、超前教育,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硬把一个个活泼天真的孩子变成了奥数、珠心算冠军、小音乐家甚至是高考状元,使孩子们丧失了应有的天性,失去了求知的欲望,把孩子善行、学问、创造等优良的灵魂扼杀殆尽。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改变这种急功近利的观念和做法,去辅导家长不把孩子看作自己的财产,按照自己的意愿左右孩子的成长,或者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嫁接在孩子身上,而是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自然而自由地成长,让孩子的天性展现出来,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鼓励他的长处,修正他的缺点,使他长大后成为个性完整而有才能的人。一位雕刻家面对玉石,首先考虑如何根据玉石特点,它的形状,质地,颜色,纹理的特点雕刻出艺术品,对自然特点的巧妙利用会使作品浑然天成,巧夺天工,这和教育孩子有点相似,孩子都是浑金璞玉,雕琢成什么品位的艺术品,有赖于教师、父母的慧眼,尤其不要因为功利的原因扼杀孩子的天性和表现出的兴趣和天分,人才难得,天才更珍贵。有很多人,成年后在某一领域的突出成就就源于幼儿时这方面的兴趣。每一个孩子都是创造天才,孩子的兴趣、爱好、创造热情和独立精神如果从小就得到爱护,而不是被压抑、束缚、剥夺和阻碍,这些天性和天分就会发展的更顺利些。孩子被称为天使,他们纯洁善良,对事物充满好奇,天生具有研究知识的热情,这种热情得到保护,就成为将来学问的种子。应该说,孩子天生是喜欢学习的,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爱上学,原因可能不在孩子身上,家长和学校需要反省哪方面没有照顾到孩子天性的需要,比如不当的批评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成绩的压力减少了学习的兴趣。鲁迅先生写过一篇文章,指出培养天才首先要培养产生天才的土壤,这土壤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培育。

老师也需要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家长一样,不要过于功利。这好象不太现实,因为现在的评价体系决定了必须重视教学成绩。但提高教学成绩的方法很多,最好的方式是保护好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且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有的人热衷科学研究,而有的人热衷赌博或偷盗,看起来天壤之别,而做事的热情有何区别呢?人的能量和热情如果不被用于正途,就对社会造成危险了。学生在学校里首先应得到老师的善待,这种善待会促生人心里的善良的种子,并把善意传递给别人。不论成绩好坏,学生都应得到公平而善意的对待,第一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不会因受到冷遇而厌恶某一门课程;第二学生不会因不公平待遇对世界滋生仇恨,走向错误的人生。学生得到善待并且学习热情得到维护,就可以把生命的能量运用到学习等有积极意义上的事情上来。如何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是引导学生找到更多学习乐趣。发现的乐趣,思考的乐趣,创造的乐趣,成就感,在学习过程中随手可得。只要用心爱护学生对学习的天然兴趣和热情,取得成绩并不困难。

好奇、好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成长中必然经过的一个阶段,就好像是我们平时烹饪时不可缺少的盐。当然,这个“盐”有时候难免会多了一点,会让我们有种“咸咸的滋味”,可是如果少了这些好奇、好问、好动的孩子,就象菜里少放了盐,就没味了。我想孩子的天性我们当教师的应加以爱护,并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大胆地去想象。即使产生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也不能盲目否定,而应采取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耐心解答,共同讨论,或提出问题引导他们继续思索。同时,要关心他们那些在大人看来是“错误”的行为。要善于发现他们“误”中的创造成分,帮助他们选用适宜的方法,继续展示出来,及时肯定他们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以保证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记得春天的时候,校园里开了很多的花,引来了很多的蝴蝶,学生们就对蝴蝶特别感兴趣,一到课间就去抓蝴蝶,开始有学生打“小报告”时候,我还去说一下,后来想一想还是不要多管了,孩子只是对蝴蝶好奇,就让他们去好奇吧。很多时候只要我们耐下心来,便会知道孩子问这问那,摸这摸那,都是对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都是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了解世界,探个究竟。这正是可贵的主动学习、敢于创造的精神。自信也正是从创造、探索中而来的。这个保护好奇-—善于引导-—培养自信的过程,犹如在孩子好奇心的背后,架起一座有利于他们自己探索、感受成功的桥梁。我们要学会宽容和保护,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保护学生的幻想和好奇。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与班级管理过程中,为孩子创造宽松、积极地学习环境,保护孩子的天性,是灵魂回归,把他们培养成人格健全的人。


Tags:尊重,孩子,天性,培育,有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