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11 蝙蝠和雷达多媒体教学设计及其点评

日期:2016-3-3 10:15 阅读:
2课时

11 蝙蝠和雷达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以及飞机夜航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 理解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3、 学习新字新词,了解“启示、敏锐、模仿、配合、横七竖八”等词语的意思。

4、 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弄清科学家的试验过程,了解蝙蝠夜间是怎样飞行的;飞机夜航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

教学难点 了解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
1.(出示蝙蝠图片)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
(蝙蝠吃蚊子和飞蛾;住在潮湿的洞里,是哺乳动物;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
2.(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
(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可以搜索敌机;雷达可以观测天气情况……)
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些句子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学习生字,新词。

3、指名读课文。
4、.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5.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6.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这些问题你们可以自己读书自己解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了不起、本领大、飞行灵巧……)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间”“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等)。
3.指导朗读。
①从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领可真够大的!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
②提示:重点词语朗读时要加重语气。
过渡: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试验。科学家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是怎么做的呢?蝙蝠和雷达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我们下节课来讨论。

    教学活动 4.2第二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评论(0)     学时重点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蝙蝠和雷达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蝙蝠是哺乳动物,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蝙蝠有高超的飞行本领,现在我们再去领略它飞行的英姿。(齐读)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

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过渡:科学家也想知道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他们就做试验,一共做了几次试验(三次)。找找哪个自然段在讲科学家第一次做试验?(第4自然段)(板书:找)

1、齐读第4自然段。(板书:读)

2、科学家第一次试验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说一说。(板书:说)

3、这个表格你能填吗?(板书:填)

小结:在学习科学家第一次做试验这一部分,我们是按照:找 读 说 填的学习方法,现在就请同学们按照学习方法分组学习科学家第二次,第三次试验过程,并完成表格填写。

 4、交流。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试验证明

第一次

蒙上蝙蝠的眼睛

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

蝙蝠夜里飞行不靠眼睛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二次

塞上蝙蝠的耳朵

蝙蝠到处乱飞,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里飞行是用耳朵探路的

第三次

封住蝙蝠的嘴巴

蝙蝠到处乱飞,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里飞行是用嘴巴探路的

5、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什么呢?你能用书上的语句回答吗?(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再请同学读读这句话?

这里面有个词语,老师弄不明白,什么是配合?(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这里是什么和什么配合呢?那能不能把配合去掉呢?

(强调了嘴和耳朵是分工合作的,缺一不可的。)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读出来。

齐读这句式。

三、学习6自然段

1、 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请读第6自然段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师相机在屏幕上出示板书

     嘴      超声波

 

蝙蝠                障碍物

     

     耳朵      反射

蝙蝠飞行的秘密进一步说明了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四、 学习7自然段

1、 后来,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现在我们知道了飞机安全夜航靠是什么?那么,雷达到底是怎样工作的呢?

请同学们分组画出雷达的工作示意图,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天线      无线电波

 

雷达                障碍物

     

     荧光屏      反射

2、交流。

3、 现在我们知道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也知道了雷达的工作原理,下面来做一个练习。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五、 总结

1、给飞机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夜航了,而雷达的发明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所以我们的课题就叫:蝙蝠和雷达。(齐读课题)

2、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许多科学技术都是从生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而发明创造出来的)

你们还知道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创造了哪些东西吗?(飞机——鸟,潜水艇——鱼,降落伞——松鼠尾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物界的不断认识,还有更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明、去创造。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

板书:      

          嘴      超声波

 

蝙蝠                障碍物

     

     耳朵      反射

         天线      无线电波

 

雷达                障碍物

     

      荧光屏      反射

 

11 蝙蝠和雷达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1 蝙蝠和雷达 

1第一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
1.(出示蝙蝠图片)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
(蝙蝠吃蚊子和飞蛾;住在潮湿的洞里,是哺乳动物;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
2.(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
(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可以搜索敌机;雷达可以观测天气情况……)
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些句子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学习生字,新词。

3、指名读课文。
4、.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5.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6.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这些问题你们可以自己读书自己解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了不起、本领大、飞行灵巧……)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间”“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等)。
3.指导朗读。
①从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领可真够大的!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
②提示:重点词语朗读时要加重语气。
过渡: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试验。科学家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是怎么做的呢?蝙蝠和雷达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我们下节课来讨论。

    教学活动

Tags:蝙蝠,雷达,多媒体,教学设计,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