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周一)15时,教育部2006年第13次新闻发布会在教育部北楼二楼报告厅举行,介绍我国公派出国留学及来华留学工作有关情况。 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王旭明]: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正在收看中国网、人民网现场直播的广大网民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出席、关注我们教育部今年第13次新闻发布会。 出国留学、公派留学在几十年前、十几年前对于我们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还相对比较陌生的字眼,最近被我们越来越熟悉,因为熟悉,有些人不屑提起;因为熟悉,使有些媒体觉得新闻性也不够刺激。其实在所谓“熟悉”的背后,还有许多不被我们所知的内涵;还有许多值得人们去深深的回味、深深的思考进一步关注的地方。 (2006-05-29 14:52:31) [王旭明]: 今天,我们就非常高兴地请到了我们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几位官员,向各位介绍一下我们国家公派留学的有关政策和有关情况。他们是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副主任曹国兴先生、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秘书长张秀琴女士、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副秘书长杨新育和李建民先生。下面先请张秀琴女士介绍情况。 (2006-05-29 14:56:09) [张秀琴]: 首先感谢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多年来对出国留学、来华留学特别是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工作的支持。今年6月份是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10周年,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工作。首先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重要性以及工作目标。 (2006-05-29 14:57:15) [张秀琴]: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于1996年6月20日,是教育部下面一个直属的非盈利事业型法人机构。我们工作的内容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负责中国公民公派出国留学和外国公民来华留学的组织工作,提供资助以及日常的管理。 (2006-05-29 14:58:59) [张秀琴]: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和秘书处组成。委员会是一个咨询、审议机构,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事部、外交部等15个委员单位组成,除了以上我讲的这几个政府的部委,还有学术单位,比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社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等。委员会是负责审议和指导秘书处日常的工作,秘书处是日常的办公机构,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主任是由教育部的副部长兼任。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留学基金计划下面的财政拨款,同时我们也接受境内外的友好人士、企业、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捐赠和资助,这就是我们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性质和内容。 (2006-05-29 15:01:57) [张秀琴]: 第二、我将介绍一下国家留学基金委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后的国家公派留学工作是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倡议开展的,作为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央财政拨出专款用于资助出国留学人员,在留学基金委成立之前,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工作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除了负责制定方针政策、规划,也负责日常的操作。 (2006-05-29 15:03:08) [张秀琴]: 采取的做法是通过行政的渠道,按计划下发指标的办法。派出单位和留学生的个人之间虽然也存在着某些协议,但是这些协议是没有任何法律约束的。这种操作模式,在开始的若干年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有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开始出现了,比如说选派人员的质量、选派人员广泛性、回归问题等等。但是这些问题又是当时政府难以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和制止的。于是当时的国家教委,就是现在教育部的前身开始考虑怎样用一个转变机制的办法,改革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管理办法,当时也走访了许多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也了解到有许多国家这类项目都是由一些非官方的机构代表政府操作。 (2006-05-29 15:03:54) [张秀琴]: 于是教育部就决定借鉴这一国际通行的做法,对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进行一个全面的改革,实际上也是一个全面的创新,不光是观念、理念上的创新,也是机制上的创新,当然这个创新也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这件事情提起是在1998年的9月,教育部上报中央的一个文件就是“关于目前出国留学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就提出了一个建议,将“国家拨款作为出国留学基金,建立奖学金、贷款制度、成立基金委员会,作为非盈利的法人组织,受国家教委的委托,组织公派出国人员的选拔”的建议,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中央原则上的同意。 (2006-05-29 15:05:04) [张秀琴]: 1994年7月11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了很重要的一个意见,就是建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使来华与出国留学生的招生、选拔和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次年,教育部就在两个省份,吉林省和江苏省进行改革和试点工作,也就是采用新的选拔机制,选拔出国留学人员。具体的内容就是改变了过去按照计划下发指标的做法,采取了“个人申请,专家评审,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24字方针,试点的工作非常顺利,并且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006-05-29 15:05:56) [张秀琴]: 至此关于成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可行性论证工作告一段落,1996年经过中编办的批准,正式成立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是国家公派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国家公派留学改革走出的最重要的一步。主要的意义有三点: (2006-05-29 15:07:48) [张秀琴]: 第一点就是改变行政指令模式,建立公开竞争机制。过去通过红头文件层层下达名额的做法由“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而取代。 第二点理顺关系,依法管理,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代替了行政管理的手段,实行了“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管理办法。 第三点,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益”。这一点在今天的意义更显得明显。新的模式改变了政府直接操作的状况,通过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这样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非政府机构,承担大量日常操作的工作,减轻了政府机关忙于烦琐事务的负担,为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006-05-29 15:08:22) [张秀琴]: 这是我们成立的过程。下面我想向大家介绍留学基金委成立以来主要做了什么工作,有什么变化,取得了哪些成绩。 第一部分讲讲出国留学。自1996年留学基金委成立以来,我们遵照“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方针,具体的管理办法,就是24字方针,我愿意再给大家重复一遍“个人申请、专家评审、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截止到去年年底,留学基金委共派出22031人,到目前为止,已回国的人数是18098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具体可以总结的成绩有以下几方面: (2006-05-29 15:10:10) [张秀琴]: 第一方面就是规模在逐年扩大,回归率在稳固的提升。1996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的当年,录取的出国留学的人数是2049人,2005年的时候,我们录取的人数是7022人,已经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公派留学选派规模最大的一年。 (2006-05-29 15:12:37) [张秀琴]: 从回归率上来看,1997年是92.25%,到2005年达到98%,总的平均率是97.02%。主要的原因是经过1996年改革以后,我们采取签约的办法,明确了国家和个人的责任义务,这个签约起到很好的敦促出国留学人员的效率,由于采取了“个人申请、专家评审、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做法,体现了在一个规定的条件下,公平竞争,“优者先行”原则,使国家公派留学的选派工作真正从用人单位的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面向全国各行各业,促进了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做法,专家的评审也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专家的评审,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2006-05-29 15:13:34) [张秀琴]: 从选拔的结果看,录取人员的个人素质不断提高。我举一个2005年录取人员素质的例子给大家:2005年录取人群中大部分人都是学科的带头人或者参与主持过国家科研项目的主干,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占到83.5%,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到54.29%,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占75%。 (2006-05-29 15:13:52) [张秀琴]: 第二个方面就是留学目的地层次明显提高。留学基金委与世界上许多大学签署协议,其中包括牛津、剑桥等大学,引导出国留学人员到这些大学进行研究深造,特别是今年我们还设立了奖学金,成立了中法博生研究院工作。 (2006-05-29 15:14:24) [张秀琴]: 第三方面就是我们工作中突出了重点。出国留学工作已经纳入了国家留学人才的战略体系,确立了优先自主的七大学科领域,这七大学科领域是通讯信息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生命科学与人口健康,材料科学与新型材料、能源与环境、工程科学,应用社会学和WTO相关学科。 (2006-05-29 15:15:47) [张秀琴]: 据统计,近几年凡是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的人员,70%都集中在以上七大学科领域。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设立了针对性和时效性比较强的项目,比如入世后我们设立了金融行业急需人才培养项目。对缓解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金融行业人才长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家留学基金委与西部12个省、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联合出资设立的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与近100所高校合作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每年有计划地支持总政治部、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及所属高校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 (2006-05-29 15:16:34) [张秀琴]: 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等国家重点项目的主创人员中,都有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出国留学人员。在2003年,国家还设立优秀自费奖学金,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为自费留学人员颁发国家级奖学金。三年来,共有501名优秀的海外自费留学生获得了每人五千美金的奖学金。该项奖学金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自费留学生的关怀,增强了他们学成后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的意识。 (2006-05-29 15:18:17) [张秀琴]: 第四点在出国留学方面,资金来源多样化,资助方式更加灵活。为扩大资金来源、创新留学机制,留学基金委近几年以联合资助、补足差额、外方提供全额资助、减免学费等方式与国内外机构开展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留学经费的来源。对留学人员的资助方式也从单一的金额资助改为全额资助与差额资助和提供国际旅费相结合的多种资助模式。 (2006-05-29 15:19:00) [张秀琴]: 二、来华留学工作。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每年根据与有关国家之间签订的交流协议和计划,向150多个国家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名额。参与选拔并负责管理来华留学生。在来华留学工作中,我们始终贯彻“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保证质量、稳妥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改革和完善外国留学生教学、生活管理制度,提高外国留学生的教育水平。 (2006-05-29 15:20:14) [张秀琴]: 近10年来,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人数从开始接受每年四千余人发展到现在每年七千多人。2005年与1998年相比增加了80%。其中有来自亚洲的学生、也有来自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所学专业也涵盖了中国高校开设的11个门类,其中以文科和工科为主。学习文科的外国留学生中占41.9%,工科占到19.2%。 (2006-05-29 15:20:48) [张秀琴]: 中国政府奖学金的人数听起来好象不太多,才七千多。但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在发展来华留学这项工作当中所起的示范性和辐射性以及导向型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有很多省份、高校根据本地的情况纷纷的学习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设立原则和方法,设立本校的奖学金,同时在管理当中,也参照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做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和效果。 (2006-05-29 15:21:54) [张秀琴]: 由于我们国家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声誉不断提高以及我们高校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留学基金委不断接到一些外国的政府或者机构来函、来人商谈,委托留学基金委管理和执行外国政府奖学金的项目。到目前为止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的外国政府奖学金有越南教育培训部的奖学金、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的奖学金、坦桑尼亚奖学金以及泰国工业委员会设立的奖学金。 来华奖学金在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教育部提出早日使中国成为外国留学生留学目的国。 (2006-05-29 15:23:03) [张秀琴]: 最后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的安排。 经过教育部批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决定在6月16日在北京饭店举办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十周年庆典及人才培养的活动。该活动将回顾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以科学发展观创新留学机制,规划未来,加强拓宽与国际检相关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吸取有益的经验,创造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平台。届时国家领导人、政府部门的领导、国内部分省、市的教育主管机构,国外的著名大学校长、优秀的回国留学人员以及多年来参与留学基金委评审的专家代表、与留学基金委合作的各国政府、组织、机构,以及驻华使馆的官员都将出席我们的庆典活动。庆典活动将在北京饭店举行,从早上9点开始,一直到晚上。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到会采访光临。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06-05-29 15:23:57) [王旭明]: 谢谢张秀琴秘书长。通过张秘书长的介绍,正像我刚才开始的时候所说,虽然我们对出国留学、公派留学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通过她的介绍我们看到,确实还有许多还不被我们所知的数字和不太熟悉的情况以及鲜为人知的情况。 比如说,截止到2005年底,我们国家已经公派留学2万多人左右,其中已经有1.8万人左右如期回国工作,回归率达到97%以上。我们还知道,去年是我们国家实行公派留学政策以来(派出人数七千人)是派出人数最多的一年,尽管我们心里面还觉得应该再多派一些,但是这七千已经达到历史的最高峰,从大家最关心的公派留学人员的回归情况到底如何,这几年我们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回归率已经由1997年的92%,上升到2005年的98%,回归率在政策框架的指引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006-05-29 15:26:43) [王旭明]: 另外我们所不大熟悉的,来华留学的人员,大家也可以了解到,这几年来,外国人到中国来留学也有很大的增长。到目前为止,来华留学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4万,比1998年增加了32%,当然来华人员和我们可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深层次来讲,有越来越多的人到我们国家来学习科学技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文明知识,说明我们国家被世界上别的国家所认同。 另外公派留学政策以来,我们许多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刚才张秘书长特别向我们透露,神五、神六这样震惊世界重大的国家项目都有许多我们公派留学人员在做强大的技术支撑,这无疑都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振奋人心的信息。就此,我们今天台上坐的还有几位主管这方面工作的领导,下面我们欢迎各位记者就此向他们进行提问。 (2006-05-29 15:27:29) [香港明报记者]: 第一个问题,自费留学生回国率有没有一个数字?另一个问题,香港的学生可不可以申请出国留学基金的资助,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回国工作的要求是什么样的? (2006-05-29 15:28:43) [张秀琴]: 谢谢您这个提问。首先,我先讲香港学生可不可以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和奖学金,这件事的确在我们会议上讨论过,大家提出这个问题,很抱歉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明确的达成一致的意见。第二点您讲自费留学生有没有回归率统计,我还是很抱歉没有这个统计。因为自费留学生是来去自由,国内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需要他去报到,他只要回来,自己找到工作,也许是长期呆下去,也许过两年又走了,流动性很大,所以我们的国家留学基金委不掌握回国的比例,但是,有一个趋势我想跟你讲一下,我的感觉自费留学生回国的比例越来越大,因为从周围的同事朋友,单位领导都可以听到有一些自费留学生在这里谋职和工作,我想这个趋势是越来越大,但是抱歉,我没有具体的比例给您。谢谢。 (2006-05-29 15:29:10) [王旭明]: 张秘书长,能不能从方向上明确明年或者后年香港、澳门、台湾的学生是不是有可能申请这笔基金? (2006-05-29 15:30:55) [张秀琴]: 我希望是这样,这样使我们的工作面越来越宽。我同事刚才给了我一份教育部公布的2005年各类留学人员统计结果,其中有一个是2000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的总数是3.5万人,其中公派留学生是3088人,单位公派是4770人,自费留学生是2.72万人,这是2005年的数字。 (2006-05-29 15:31:17) [北京日报记者]: 我想问,1996年到现在回归率是97%左右,这四千人还没有回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有没有对他们人均进行一个统计,什么样的原因使得他们没有回来?还有一个问题,根据我们的违规赔偿的管理办法,这四千人违约赔偿是不是完成得很理想?是不是有一个违约管理办法,如果不赔偿应该怎么来办? (2006-05-29 15:31:59) [张秀琴]: 我先澄清一点,不可以简单做加减法,2.2减掉1.8。因为还有一部分人还没有完成学业,所以我认为这个计算是不可以的。我们的数字不是四千人,从基金委来看一共是440个人没有按期回国,我们是根据协议赔偿,国家为他留学所支出费用,同时缴纳违约金。请注意,我讲的是回归率,但实际上我们经常还有一个率是“履约率”,你虽然没有回归,但是你履行协议上的规定。 (2006-05-29 15:34:07) [王旭明]: 咱们这份协议是固定不变的?还是一年或者几年有一个调整?因为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有的人觉得很简单就可以履约不回来,该交钱我交上就可以? (2006-05-29 15:34:54) [张秀琴]: 我知道你的意思,就是国家基金不可以变成一种贷款,我想请杨秘书长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她主管这项工作。 (2006-05-29 15:35:46) [杨新育]: 关于签署资助协议书,履行的义务基本上没有大的调整,但是有一些系列的调整,比如过去我们选派的大多是访问学者,一些条款是适合访问学者的条款,但是最近,我们从今年开始加大研究生的选派力度,选派有很大的差别,在这方面我们会做细微的调整,整体体现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是没有大的变化。 (2006-05-29 15:36:22) [北京青年报记者]: 我想问来华留学这方面的问题,在您这么多年工作中,您认为来华留学生最大困难和问题是什么?这些学生如果在中国实习或者留在中国工作,我们基金会是不是对他们有帮助?咱们今年针对在华留学生工作重点是什么? (2006-05-29 15:37:19) [张秀琴]: 讲到来华留学,我想跟你交流一下。你讲的来华遇到最大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我认为是文化上的差异。他认为想当然,在他们那里可以得到的东西,可能在这里得不到,我们想对他提供帮助,他又觉得我们是对他管得过多,文化上差异存在。还有心理上的支持,是我们在管理工作上做的不到位的地方,特别是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文化差异很大,往往心理压力很大。这方面我们做得不够的原因是:第一因为我们以前不太重视心理咨询工作。第二我们也没有那么多人力,没有经验丰富的人为他们提供这部分经验。 (2006-05-29 15:38:05) [张秀琴]: 除此之外,我认为在留学生管理中,虽然当时是一个问题,但是现在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来华留学生这么多年以来,最早的问题是留学生居住问题。他们是在学校居住还是在社会上居住;到学校居住是住专门的留学生楼还是和同学在一起,大概在80年代可能是最大的问题;还有留学生楼十点锁门,使外国留学生回不去的问题。但是现在可以看到,这已经不成问题,他们可以在社会上居住,还可以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 (2006-05-29 15:39:44) [张秀琴]: 另外还有勤工助学工作,这也是我们来华留学热点和难点问题,在国外一些国家都有非常明确规定,例如假期他们可以打多少小时工,上学时可以打多少小时工,打什么工?但是在我们现在就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只是在2000年时,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颁布了一个第九号令,关于外国留学生管理问题,其中允许外国留学生可以勤工助学,但是后面细的管理办法节没有跟上,这些可能都是我们在来华留学上遇到的问题。 (2006-05-29 15:40:49) [张秀琴]: 最后一个问题,来华留学生在中国的实习问题,最近两三年是特别明显的一个问题,特别是有一些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是学法律、经济、管理的,所以他们特别想到中国企业来看一下,甚至有的愿意到中国政府部门来见习三个月,我认为教育部没有明确规定,完全取决于各个地方和各个接待单位,我知道在南方很多企业里,都是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实习的,因为这些企业本身就和这些国家有外贸关系,有交往,所以非常愿意有人到它这里来。相反在有一些地方,企业还没有非常外向型,所以没有提到日程上来。我认为这个问题尽快有一个明确的原则,以利于我们发展高层次的外国留学生到我们国家来学习。 (2006-05-29 15:41:21) [东方卫视驻京记者]: 刚才你在总结回归率的时候提到一个政策框架的问题,从2005年开始,我们国家出国选派的个人素质不断提高,我想问如果他们出国之后,不回来,他们赔钱可以赔,但是如果他们不回来的话,一些科研项目是会受到损失的,这个有没有一些相应的措施去处理? (2006-05-29 15:42:46) [张秀琴]: 协议里只是讲到经济关系,就是不但要把国家为他支付经费赔偿,还有一笔违约金,违约金是30%。但是对于其他方面,我们还没有作出规定,协议里面没有写,但是我们也听到了很多人建议,说你们很容易,为什么不把这些人的名字上网,大家都看到了,他是没有信誉的。这件事很容易做到的,包括我们新闻发言人也讲,你们可以上网。我想这是自然的。至少是在他的小范围内,他的单位知道他没有履约,他的朋友知道他没有履约。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在某些媒体上,或者在一些公开的场合,可以把这些东西公开。 (2006-05-29 15:43:16) [中国税务报记者]: 中央财政投入目前占的比重是多大?有没有关于2005年资金安排的数据。我看到2006年今年公开的数据也是七千多,这方面的预算是不是有了。另外我想问一下,还设立了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的奖学金,这部分全部是政府的投入吗?第二个问题关于来华留学生的问题,我国提供的政府奖学金,目前的标准是怎么样的?谢谢。 (2006-05-29 15:44:17) [张秀琴]: 我想你问到政府的投入,最好请我们政府的代表来回答。 (2006-05-29 15:45:16) [曹国兴]: 政府投入的精确数字很难给你。“九五”期间,我们整个国家公派留学生奖学金的数字是15亿。“十五”期间将近22亿,增加了将近50%。但是这部分主要是用于增加公派留学生的奖学金数额,在人数上支持还是不够的。你要问怎么一下子从两千人增加到七千人,那是因为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替政府用各种办法,争取到各种渠道的资金,包括和各个部门联合资助,对东、西部地区联合资助和高校联合资助,这样才把由国家政府资助不到三千人的规模扩大到七千人。 (2006-05-29 15:45:34) [曹国兴]: 第二个问题关于来华奖学金。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2002年的时候,当时我们接受外国留学生政府资助这一部分大概不到两万块钱,而一个高等学校如果接受一个自费生最低学费大概在1500—2000元左右,也就是说接受一个自费生,相当于政府奖学金拨款的总数。从2002年开始,政府加大了这笔投入,政府拨款增加了将近三分之一。这个数字从教育部门,从我们管理部门来说,我们觉得还是比较低一些。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宣布要把为外国学生提供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由目前的7千元增加到1.4万元。这部分资金已经基本落实。增加的部分主要用于两大部分:一个是和外国政府互换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经费;一个是资助发展中国家来华留学生。 (2006-05-29 15:46:43) [香港东方日报记者]: 张秘书长提到了每年都会支持总政治部、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的人才到国外留学我想问一下,像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高新技术方面控制得很厉害,派他们出去以后,有没有什么困难?关于国家奖学金的问题,香港的学生在这边留学,是否同样可以获得奖学金? (2006-05-29 15:47:34) [张秀琴]: 美国对于中国的留学人员在学习高新尖技术上的限制,其实不光针对总政治部、总装备部、其实对于高校的教师去也很敏感,比如审批签证的时候,看到一个大学的校长去,他也会拒签。第二个问题香港学生来华的奖学金,我们基金委只做外国公民来华的工作。香港属于中国,所以由国际司这边做,中央政府有专门的财政支持。 (2006-05-29 15:48:03) [曹国兴]: 前不久刚刚通过几个规定,一个是对港澳台学生到内地读书收费标准和内地学生一视同仁。至于各个学校给优秀学生发放的奖学金,也是一样的,无论是内地学生,还是港澳学生,都和内地学生一样。政府奖学金主要是给外国政府。港澳台地区在收费方面有很大的优惠,反过来,我们内地到香港学习的学生,可能要比香港当地的学生要缴纳高出一倍的学费,这部分我们在和香港教育组织磋商。今后我们将实行内地跟香港学生实行同样的收费制度,我们希望香港特区政府也能够给内地学生一个同等的收费。 (2006-05-29 15:48:40)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关于来华留学的问题。您提到建成本地区最具吸引力的留学目的国。请问有没有细致的规划,比如数字上达到多少人?谢谢。 (2006-05-29 15:50:10) [张秀琴]: 我们提出了一个工作目标,就是使中国尽早成为本地区最具吸引力的留学目的国。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是吸引留学生的一个最关键的原因之一。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好,就业前景也很好,所以吸引了很多人。 第二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也逐渐得到国外大学或国外来华青年的认可。 (2006-05-29 15:50:34) [张秀琴]: 第三中国整个留学环境变得越来越友好,包括在留学生居住、就学、医疗保险等方面都变得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国际化,所以这也是吸引留学生的一个因素之一。刚才您讲到有没有一个数字,我很难讲这个数字,因为我们想变成最大留学生目的国,那你就得看你旁边的国家有多少留学生,所以我们没有确定非常明确的数字必须达到多少才能算最具吸引力,这是我们工作的目标。 (2006-05-29 15:51:29) [李建民]: 稍微补充几句。这一块主要包括政府奖学金和自费奖学金,自费占留学生很大的比例。另外最近几年,经常在北京或者国内其他城市听到什么国家来办教育展吸引我们的学生。现在我们也走出去,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过去一直组织中国国内的高校到国内办教育展,目的就是把中国教育的情况介绍到世界上去,吸引更多的国外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最近几年效果非常好。我们办的展览在国外受到很热烈的欢迎,来参加展览的人数每次都在增加。因为走出去这一步,实际上也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有一个参与国际教育服务领域的竞争。过去在这方面我们永远是落在后边的。但是我们这几年在这方面是很积极的。因为我们有非常优秀的传统,有非常优质的专业,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可以为国际上提供教育的服务,能够占领一席之地。 (2006-05-29 15:51:52)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根据您刚才提的那个问题,自费来华留学有没有这方面的统计? (2006-05-29 15:54:21) [李建民]: 我不知道您指的是什么内容? (2006-05-29 15:54:47)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作为一个产业,它创造多少外汇? (2006-05-29 15:55:10) [张秀琴]: 我知道您想问什么,最近我也不断在报纸上看到统计,其他国家都在算钱,英国有一个数字,2004年外国留学生在英国的大学学习,他们的大学收了40亿英镑的学费。美国也有一个统计,上个月刚刚颁布的,2005年外国留学生对美国经济创造的价值达到130亿美元,所以自然而然我们就会想,我们发展外国留学生到底给我们的经济带来多少好处?除了大学的国际化以外,老百姓有什么收益。但是我想跟您讲,我们接受外国来华留学生的目的,和英国、澳大利亚不一样,它们是把它作为一个产业在赚钱,我们现在发展来华留学生的目的不在经济上,而是在我们要扩大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中国大学的知名度,尽早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为我们国家和平的外交创造一个好的氛围,这是我们的目标。所以您讲到底我们收了多少钱?这本来不在我们的日程之上。 (2006-05-29 15:55:30) [张秀琴]: 第二点来华留学的收费标准,实际上相对国际上其他国家来比,还是很低的。这也是因为我们没想从他们那赚钱,也不想用他的钱补贴我们的高等教育经费。第三点外国留学生和我们本国在校学生比毕竟还是一个小数目,刚才主持人在讲,2005年在华的外国留学生14万,可是我们在校的大学生就1900万,所以他的钱真是可以忽略不计。 (2006-05-29 15:56:28) [上海新民晚报驻京记者]: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于2003年设立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三年来共有501名优秀的海外自费留学生获得1500元奖学金,这个颁发的方针是什么?有没有选择的标准。有没有逐渐的提高?设立的学历门槛之间,这501名海外留学生他们目前就读硕士、博士?主要分布在什么国家?还有他们的回归率是什么?国家颁发给他们奖学金,目的是鼓励,还是强制性?也希望他们有一个回归率。 (2006-05-29 15:57:11) [李建民]: 从2003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设立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开始,经过了一个试点的阶段,最初是在几个国家试点,然后逐步推广。我到基金委工作是时间最短的工作人员,我是今年三月从驻悉尼教育工作岗位上过来。目前这个做法主要是在国外入学至少一年之后,攻读博士学位的自费留学生,在这个群体进行评选,这个评选是两部分,一部分就是通过我们驻外的教育处组,在他们所在的地方进行一个初选,然后初选的人选再报回到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在国内的组织、专家进行一个评审。因为在各个国家评审的标准大体是有的,但是衡量起来尺度是有一定差距的。到国内评审的时候,大体上把这个评审的标准基本上相对的一致化起来了。 (2006-05-29 15:57:53) [李建民]: 这个评审工作,得到了广大自费留学生非常热烈的反响,认为国家能够在我们目前经济状况还不是很宽裕的情况下,拿出这样一笔钱为自费留学生颁发奖学金,他们确实感受到,这是国家对他们的一种关怀,尽管是他们自己最初按照个人的目标设定出国留学,但是只要他们学得好,有可能成为一个人才,国家没有忘记他们,还是同样把他们作为国家将来的人才一个重要的部分来考虑。 (2006-05-29 15:58:47) [李建民]: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们确实感受到了国家对他们的关怀,每次评选的时候,他们的导师,包括他们的同学都非常积极参与。我们在使领馆办活动的时候,他们的校长、导师、亲朋好友、同学都一块来参加,表明他们对这个奖项也是非常的看重。随着这个奖项的颁发,这些人自然成为我国今后保持联系和跟踪的一个对象。他们在学成之后,我们承诺,他们如果愿意回国来工作,我们要帮助他们和国内联系,尽可能的让他们到一个符合他们专业特长的岗位上去工作,当然目前还是在进行之中,因为这项工作刚刚开始时间不长,但是整个的工作进行情况,是非常成功的。 (2006-05-29 15:59:18) [曹国兴]: 补充一点。关于自费留学生的奖学金的实例有一个背景。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中国到国外留学的留学生,呈十倍的增长。五年内增加七倍多。国内对自费生的评价我认为是不太公平的。媒体的朋友很清楚,例如留学垃圾的现象。我在国外工作时间比较长,我工作了八年,我一直负责留学生的工作。因为我在国外有华人侨团捐赠奖学金,结果评审的结果很让我吃惊,在留学生里面有大批的人才。到2005年底,我们出国留学人数一共是93万人,回国的是23万人,在国外70万人里面大概有16万人是已经学成的在国外工作,也就是还有50多万是在学的学生,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作为一个最低的统计,这53万人里面,如果有10%能拿到博士学位的话,也就是5.3万人,这5.3万人里面,我们做最低估计,10%能够出人才的话,也就是5300人。 (2006-05-29 15:59:41) [曹国兴]: 这是国家的一个宝贵的人力资源库,作为政府应该对我们所有在海外的留学生一视同仁。这个政策在1992年政府就已经宣布了,对公费生和自费生一视同仁,包括回国政策。到现在为止,我们每年出去的留学生,公派生只占7%。也就是说93%是自费生,他们没有拿国家的钱,是他们自己拿出钱出国读书的。我们坚信,其中绝大部分人学成以后是要回来,为国家效力的,所以这是我们设立国家自费奖学金的初衷。这几年实施下来,我们也发现,这个奖学金设得是非常值得。刚才李建民秘书长介绍了,我们实际上有很多道审批程序,一个是自己报名,学生之间可以推荐,然后由我们驻外使领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然后报到国内,我们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再组织国内的专家,绝大部分都是由院士评审,因为他们都是博士生。 (2006-05-29 16:00:04) [曹国兴]: 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参加评审的这些专家,对这些材料爱不释手,评完以后,他们把材料都带走,这些专家他们会跟我们这些获奖的自费生,包括没有获奖的、报来材料的学生保持联系,所以这部分自费生都成了我们国内各行各业专家们关注的对象。国家设立自费生奖学金,也使自费生非常感动。我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位自费生说得很感人,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送我一条毛毯,我把它带到了国外,这次我拿到国家给我的奖学金,这是祖国母亲给我又一份关爱,我一定会学成回国。 (2006-05-29 16:00:29) [曹国兴]: 还有一位盲人获得自费奖学金人员,他说我是一个盲人,国家给了我政府自费奖学金,这说明国家没有忘掉我们这些在海外的学子,所以这个奖学金尽管钱不多,但是对我们整个海外自费留学生群体来说,意义远远高于奖学金的实际价值。当然我们也不太满意,因为现在名额太少。我们还在向政府争取,希望有更多的经费,让更多海外的优秀自费生获得政府的自费留学生奖学金。 (2006-05-29 16:00:44) [瞭望周刊记者]: 咱们对留学生的界定,所谓“小留学生”,就是现在有好多就是出去读一科的,还有干脆读高中的,这些算不算咱们现在所说的自费留学生的范畴,因为这个数量,我觉得可能也有相当的数量? (2006-05-29 16:00:56) [曹国兴]: 我记得在2004年2月份也是在这个屋子里,专门就这个问题作了阐述。因为我2002年回来,见到这样一个报道,还确实下了一番功夫去研究。我从文件中查了关于自费生定义的文件。这些文件对留学生的定义非常统一,就是“留学生是指高中毕业或者同等学历出国攻读大专以上文凭,叫留学生”。至于外界所说的所谓的“小留学生”,我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是出国学习的未成年人。新浪网给我加了一个题目,“18岁以下不算留学生”。准确的说法是“出国学习的未成年人”。我们政府现在把留学生定义主要是前面这一部分,后面这一部分按照国际惯例或者《国际法》的规定,未成年人是由监护人负责。一旦进入国外的大学,也就进入了政府管辖范围,就是属于留学生的范围。 (2006-05-29 16:01:25) [王旭明]: 我们新闻发布会的消息发布之后,还有许多记者给我们提了各种问题,大部分问题都在刚才记者提问当中有所涉及,其中有一个问题请台上几位领导作答。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应该说我们国家公派留学是在改革开放大的背景下产生的,随着自费留学人数的增加,今后公派留学的额度是持平或者越来越弱化,还是越来越加强? (2006-05-29 16:02:28) [曹国兴]: 我给一个非常肯定的答复,不管是公派留学生还是自费留学生,只会发展,不会萎缩。而且政府从中央财政已经增加了一部分经费用于向增加公派留学生,而且公派留学生类别也会有所提高,就是我们将从比较大规模的派遣访问学者,逐步增加到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和联合培养博士生数量上去发展。我们总的期望是在“十一五”期间,在外的高层次研究生能够达到1万人,当然这还取决于政府经费的支持。 (2006-05-29 16:02:55) [王旭明]: 谢谢曹司长,曹司长这一番话,使我们更多的学生心里更有底数了。非常感谢各位记者对我们国家公派留学的话题这样的关心。下一周的同一时间,我们特别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作为高校派出的代表,我们还特别请到了首批签约派出的留学人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长胡先生以及一位评审专家代表,吉林大学的校长助理,下周同一时刻,大家刚才提问中也很关心的,国家优秀自费留学奖学金的情况,我们将和一位正在日本学习的国家优秀自费留学奖学金的获得者现场连线,共同回答大家相关的问题。更多资讯、更多精彩,我们下周同一时刻再会。 来源:(央视国际) Tags:教育部,介绍,公派,出国留学,来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