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优秀教学设计

日期:2016-1-8 13:24 阅读:
1课时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 高中物理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影响加速度的因素——力和质量;

(2)体会“控制变量法”对研究问题的意义;

(3)能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4)知道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和判断摩擦力是否平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并认识到数学工具和计算机在物理研究中的作用;

(2)能用“化曲为直”的思想处理物理量之间的反比关系;

(3)了解将“不易测量的量转化为可测量的量”的实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能相互交流、讨论,勇于改进实验方法。

(2)体验探究过程的艰辛和严谨,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作风。

2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的物理学习,科学探究思想必然对学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因此,在高中阶段,教师应努力让学生自主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由于是初次由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既体验整个探究过程的艰辛,又不至于迷失方向,最终体会到胜利的喜悦。

3重点难点

    重点是制定和完善实验方案,知道数据处理的方法。难点是制定和完善实验方案。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温故旧识,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了牛顿第一定律,从这条定律可知: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师提问:怎样算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学生回答:速度变化

教师引导分析:根据加速度公式 可得,速度变化即产生了加速度。因此,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特别说明,这里所说的力,是指物体所受的合力。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教师引导分析: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与质量直接相关,即加速度与质量也有关。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加速度既与物体受力有关,又与物体质量有关,那么这三个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温故已熟悉的牛顿第一定律,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意识到,加速度与力、质量这两个因素有关,明确学生要探究的课题。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由书本里“赛车改装”的思考与讨论引出,学生讨论后提出赛车改装的方案:

1、换马力更大的发动机,提供更大的牵引力,启动更快。

2、所有不必要的设备都省去,减少车自身的质量,启动更快。

教师引导总结,得出定性关系:

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所受的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当物体所受的力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

教师提问:这三个量之间,存在什么定量关系呢?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赛车改装”的具体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根据生活经验,可以很容易得到三者之间的定性关系。

二、由定性关系,猜想假设:

学生猜想:当m一定时,a与F成正比;当F一定时,a与m成反比。

教师提出多种可能性:a与F2,F3……成正比,a与m2,m3……成反比。到底哪种猜想才是正确的,这还需要事实说话。

【设计意图】提出多种可能性,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并体现了实验的必要性。

三、层层设疑,制定方案:

1、明确目的:① m一定时,探究a与F的关系;②F一定时,探究a与m的关系

教师提问:这样的实验方法叫什么?

学生回答:控制变量法。

【设计意图】由实验目的,学生自己会意识到需要使用“控制变量法”,从而体会到在研究多个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这种实验方法的普遍性及优越性。

2、设计实验方案:

问题一:如何测量m 、a、F这三个量?

①质量m的测量,学生很容易就能想到,直接用天平测量即可。

②力F的测量,学生易想到用弹簧秤测量。对于这样的想法,教师应给予鼓励。同时,应提出相应的疑问:在探究a与m的关系时,需要保持F恒定,而用弹簧秤拉着物体运动,很难保持力不变;在探究a与F的关系时,F又要求容易改变。也就是说,实验中的力F既要容易保持恒定,又要容易改变,还要容易测量大小,回忆同学们所学的力中,有没有集这么多优点于一身的力?

学生可能会想到重力。重力的大小只跟物体质量有关,通过控制和测量质量,就可以控制和测量力的大小。

教师再问:重力的方向只能竖直向下,那如果要求物体在水平面内运动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学生可能会想到初中学过的定滑轮,将重物牵引的细线架在定滑轮上,就可以把力的方向由竖直变水平。

③加速度a的测量,无法直接测量,在第二章中,着重讲过借助打点计时器间接测量加速度的方法,所以学生会比较容易想到。

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对所需器材应该大致清楚了,对实验装置的排放,应该有大致的雏形。

器材: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砝码及砝码盘、钩码、刻度尺、

天平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个量测量方法的讨论,比较自然的得到了相应的器材和装置的排布。测量的难点是力的测量,所以通过老师层层递进的问题,给学生指明方向,让学生体会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问题二:假设木板光滑,小车所受的合力是绳子的拉力,我们能计算得到的是重物的重力。绳子的拉力跟所挂重物的重力相等吗?

老师提问:假如相等,重物受力平衡,将做什么运动?

学生回答:匀速直线运动。

老师提问:实际重物如何下落?

学生回答:加速下落

分析可得:重物的重力应大于绳子的拉力

教师指出:只有当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两者才近似相等。具体原因通过以后的学习再分析。

【设计意图】学生很容易将重物重力就认为是绳子上的拉力大小。教师通过假设与实际对比的强烈反差,使学生们意识到,实际上两者是不相等的。实验中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用重物的重力近似替代绳子的拉力,将不易测得的量转化成可测易变的量。

问题三:实际上木板是粗糙的,小车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即小车所受的合力应该是绳子拉力与摩擦力的矢量和。这样给研究带来麻烦。如何避免摩擦力对实验的干扰?

有学生可能会提出新增一个力,把摩擦力平衡掉。

教师提问:那么新增的力谁提供,大小如何测量……发觉新增一个力这个方法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

教师分析:在不增加新的力的情况下,要使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合力为绳子的拉力,换句话说,就是在不挂重物的情况下,小车所受的合力是零。也就是说,如果不挂重物时,小车能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就说明小车所受合力是零。如何做到呢?

学生回答:将木板的一端垫高,水平面变成斜面,小车不挂重物时,沿斜面可能匀速运动。

教师总结:在不新增加力的情况下,我们利用小车自身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来平衡摩擦力,解决了摩擦力带来的麻烦。

教师提问:在平衡摩擦力时,挂不挂重物?拖不拖纸带?

学生回答:不挂重物,应拖上纸带。

教师提问:如何判断是否平衡好摩擦力了呢?

学生回答:通过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点迹是否均匀判断。

【设计意图】实验中摩擦不可消除,所以想办法将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抵消。通过教师的分析,学生易想到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同时能弄清平衡时如何操作的细节,至于是否平衡好,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应该较易想到用纸带法。

以上三个问题解决后,实验方案就基本制定好了,具体器材、装置以及操作细节都应该成竹于胸了,那么下节课,同学们自己对照实验册的具体步骤,就可以进行实验了。

【设计意图】教师将实验方案制定的过程分解成三个过程,每个过程通过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明确实验方案以及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将困难的问题分解成易解决的小问题,在这些小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并且为学生以后自己探究也提供了一种思路 。

四、化曲为直,数据处理:

教师提问:如何知道所得数据之间的数学关系?

学生回答:图象法。

教师提问:正比关系的图象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教师提问:反比关系的图象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双曲线。

教师提问:是否是过原点的直线,很容易判断;如何知道某条曲线是不是双曲线呢?如果a与m成反比,表达式a=k/m(k≠0),那么a与1/m是什么关系?图象如何?

学生回答:成正比。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

教师总结:如果得到a与1/m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那么就说明a与m成反比。这样就将难辨认的曲线转化成了易辨认的直线。化曲为直,容易判断。

【设计意图】用图象法处理所得数据,这里不是第一次了,学生应该会比较容易想到。借助图象找数据之间数学关系的好处是,直观且能剔除错误数据,所以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反比图象是双曲线,如何判断这条曲线是不是双曲线,很难,所以这里通过坐标的转换将双曲线变成了直线,将不易判断的转化为易判断的。

五、借助先进仪器,改进方案并演示:

    虽然方案制定好了,但是发觉实际操作过程中,平衡摩擦力以及用公式法计算加速度较复杂,因此想到要改进方案。

改进的方案:

1.将长木板换成气垫导轨,这样就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2.用光电门测加速度: ,这样就不用进行大量计算了。

3.将沙桶用回形针代替提供拉力,好处是既满足质量远小于滑块质量的前提,又能使力能够成倍变化,更易发现数据间的关系。

4.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处理,节约时间且容易看出数据间的数学关系

教师以m一定时,探究a与F的关系为例,进行课堂实验。实验时,介绍用数字毫秒计测三个时间t1、t2、t。

实验表格如下:(速度1、2以及加速度可通过计算机直接计算得到)

         

由计算机画图可得:m一定时,a∝F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演示,让同学们认识先进仪器在物理研究中的重大作用,通过接触了解先进的仪器,跟上科学发展的进步。借助于计算机,减少了很多麻烦,使同学们意识到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应用。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温故旧识,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了牛顿第一定律,从这条定律可知: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师提问:怎样算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学生回答:速度变化

教师引导分析:根据加速度公式 可得,速度变化即产生了加速度。因此,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特别说明,这里所说的力,是指物体所受的合力。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教师引导分析: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与质量直接相关,即加速度与质量也有关。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加速度既与物体受力有关,又与物体质量有关,那么这三个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温故已熟悉的牛顿第一定律,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意识到,加速度与力、质量这两个因素有关,明确学生要探究的课题。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由书本里“赛车改装”的思考与讨论引出,学生讨论后提出赛车改装的方案:

1、换马力更大的发动机,提供更大的牵引力,启动更快。

2、所有不必要的设备都省去,减少车自身的质量,启动更快。

教师引导总结,得出定性关系:

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所受的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当物体所受的力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

教师提问:这三个量之间,存在什么定量关系呢?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赛车改装”的具体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根据生活经验,可以很容易得到三者之间的定性关系。

二、由定性关系,猜想假设:

学生猜想:当m一定时,a与F成正比;当F一定时,a与m成反比。

教师提出多种可能性:a与F2,F3……成正比,a与m2,m3……成反比。到底哪种猜想才是正确的,这还需要事实说话。

【设计意图】提出多种可能性,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并体现了实验的必要性。

三、层层设疑,制定方案:

1、明确目的:① m一定时,探究a与F的关系;②F一定时,探究a与m的关系

教师提问:这样的实验方法叫什么?

学生回答:控制变量法。

【设计意图】由实验目的,学生自己会意识到需要使用“控制变量法”,从而体会到在研究多个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这种实验方法的普遍性及优越性。

2、设计实验方案:

问题一:如何测量m 、a、F这三个量?

①质量m的测量,学生很容易就能想到,直接用天平测量即可。

②力F的测量,学生易想到用弹簧秤测量。对于这样的想法,教师应给予鼓励。同时,应提出相应的疑问:在探究a与m的关系时,需要保持F恒定,而用弹簧秤拉着物体运动,很难保持力不变;在探究a与F的关系时,F又要求容易改变。也就是说,实验中的力F既要容易保持恒定,又要容易改变,还要容易测量大小,回忆同学们所学的力中,有没有集这么多优点于一身的力?

学生可能会想到重力。重力的大小只跟物体质量有关,通过控制和测量质量,就可以控制和测量力的大小。

教师再问:重力的方向只能竖直向下,那如果要求物体在水平面内运动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学生可能会想到初中学过的定滑轮,将重物牵引的细线架在定滑轮上,就可以把力的方向由竖直变水平。

③加速度a的测量,无法直接测量,在第二章中,着重讲过借助打点计时器间接测量加速度的方法,所以学生会比较容易想到。

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对所需器材应该大致清楚了,对实验装置的排放,应该有大致的雏形。

器材: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砝码及砝码盘、钩码、刻度尺、

天平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个量测量方法的讨论,比较自然的得到了相应的器材和装置的排布。测量的难点是力的测量,所以通过老师层层递进的问题,给学生指明方向,让学生体会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问题二:假设木板光滑,小车所受的合力是绳子的拉力,我们能计算得到的是重物的重力。绳子的拉力跟所挂重物的重力相等吗?

老师提问:假如相等,重物受力平衡,将做什么运动?

学生回答:匀速直线运动。

老师提问:实际重物如何下落?

学生回答:加速下落

分析可得:重物的重力应大于绳子的拉力

教师指出:只有当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两者才近似相等。具体原因通过以后的学习再分析。

【设计意图】学生很容易将重物重力就认为是绳子上的拉力大小。教师通过假设与实际对比的强烈反差,使学生们意识到,实际上两者是不相等的。实验中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用重物的重力近似替代绳子的拉力,将不易测得的量转化成可测易变的量。

问题三:实际上木板是粗糙的,小车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即小车所受的合力应该是绳子拉力与摩擦力的矢量和。这样给研究带来麻烦。如何避免摩擦力对实验的干扰?

有学生可能会提出新增一个力,把摩擦力平衡掉。

教师提问:那么新增的力谁提供,大小如何测量……发觉新增一个力这个方法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

教师分析:在不增加新的力的情况下,要使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合力为绳子的拉力,换句话说,就是在不挂重物的情况下,小车所受的合力是零。也就是说,如果不挂重物时,小车能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就说明小车所受合力是零。如何做到呢?

学生回答:将木板的一端垫高,水平面变成斜面,小车不挂重物时,沿斜面可能匀速运动。

教师总结:在不新增加力的情况下,我们利用小车自身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来平衡摩擦力,解决了摩擦力带来的麻烦。

教师提问:在平衡摩擦力时,挂不挂重物?拖不拖纸带?

学生回答:不挂重物,应拖上纸带。

教师提问:如何判断是否平衡好摩擦力了呢?

学生回答:通过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点迹是否均匀判断。

【设计意图】实验中摩擦不可消除,所以想办法将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抵消。通过教师的分析,学生易想到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同时能弄清平衡时如何操作的细节,至于是否平衡好,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应该较易想到用纸带法。

以上三个问题解决后,实验方案就基本制定好了,具体器材、装置以及操作细节都应该成竹于胸了,那么下节课,同学们自己对照实验册的具体步骤,就可以进行实验了。

【设计意图】教师将实验方案制定的过程分解成三个过程,每个过程通过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明确实验方案以及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将困难的问题分解成易解决的小问题,在这些小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并且为学生以后自己探究也提供了一种思路 。

四、化曲为直,数据处理:

教师提问:如何知道所得数据之间的数学关系?

学生回答:图象法。

教师提问:正比关系的图象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教师提问:反比关系的图象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双曲线。

教师提问:是否是过原点的直线,很容易判断;如何知道某条曲线是不是双曲线呢?如果a与m成反比,表达式a=k/m(k≠0),那么a与1/m是什么关系?图象如何?

学生回答:成正比。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

教师总结:如果得到a与1/m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那么就说明a与m成反比。这样就将难辨认的曲线转化成了易辨认的直线。化曲为直,容易判断。

【设计意图】用图象法处理所得数据,这里不是第一次了,学生应该会比较容易想到。借助图象找数据之间数学关系的好处是,直观且能剔除错误数据,所以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反比图象是双曲线,如何判断这条曲线是不是双曲线,很难,所以这里通过坐标的转换将双曲线变成了直线,将不易判断的转化为易判断的。

五、借助先进仪器,改进方案并演示:

    虽然方案制定好了,但是发觉实际操作过程中,平衡摩擦力以及用公式法计算加速度较复杂,因此想到要改进方案。

改进的方案:

1.将长木板换成气垫导轨,这样就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2.用光电门测加速度: ,这样就不用进行大量计算了。

3.将沙桶用回形针代替提供拉力,好处是既满足质量远小于滑块质量的前提,又能使力能够成倍变化,更易发现数据间的关系。

4.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处理,节约时间且容易看出数据间的数学关系

教师以m一定时,探究a与F的关系为例,进行课堂实验。实验时,介绍用数字毫秒计测三个时间t1、t2、t。

实验表格如下:(速度1、2以及加速度可通过计算机直接计算得到)

         

由计算机画图可得:m一定时,a∝F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演示,让同学们认识先进仪器在物理研究中的重大作用,通过接触了解先进的仪器,跟上科学发展的进步。借助于计算机,减少了很多麻烦,使同学们意识到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应用。

Tags: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