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1课时)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能力目标 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不断探求知识和合作精神,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2.光合作用的条件。 ●教学难点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法。 ●教具准备 1.自制CAI光合作用课件。 2.教师准备:盆栽天竺葵、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皿、石棉网、镊子、火柴、三脚架等。 3.学生准备:黑纸片、曲别针。每一小组可从家里带一盆盆栽花草(并要求将盆栽花草实验前在黑暗处放一昼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动物也是如此。那么人和动物的最根本的食物从何而来?难道绿色植物就不需要食物吗?非也。绿色植物每天也需要一定的营养,它不仅能自己供给自己食物,而且同时还给地球上其他几乎所有生物制造了食物,养活着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地球上其他的生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那么,究竟绿色植物是怎样制造有机物的?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我们能不能用实验来探究一下?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了问题情景,导入了新课。 [讲授新课] 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师:昨天让大家按P119实验步骤1、2操作的盆栽天竺葵,做了没有? 生:做了。 师:好,今天大家按小组继续将昨天的实验按实验步骤3、4、5进行操作,小组各成员间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同时要注意安全。 生:完成实验。 学生甲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并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学生乙将酒精倒入小烧杯中。 学生丙准备酒精灯,并点燃酒精灯。 学生丁准备清水,并漂洗叶片。 学生戊滴加碘液。 师:通过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下边大家来共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细节。教师同时用投影打出小组讨论提纲: 1.为什么把盆栽的天竺葵在实验之前要在黑暗处放一昼夜? 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 3.为什么把叶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其目的是什么? 4.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用来鉴定什么成分?其结果说明什么? 生: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小组1回答问题1:实验前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暗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可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 小组2回答问题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与其他叶片作对照。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小组3回答问题3:把叶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热,不仅酒精蒸发得太快,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绿素的效果也不太好,尤其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使叶片中的色素溶解于酒精中,起到脱色的作用,便于鉴定淀粉的颜色观察。 小组4回答问题4:向叶片中加碘液是因为碘液遇淀粉可变成蓝色,故可用碘液来鉴定叶片中是否能生成有机物淀粉。通过实验可知: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而遮光部分未变蓝色,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各小组可相互补充、完善) 师:很好。教师对同学们的回答要及时给予评价并补充,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结论1: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结论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光合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师:从实验我们知道了,植物在光下可以通过叶片来自己给自己制造食物——淀粉和其他有机物,那么我们就把这一重要过程叫光合作用。好,大家自己阅读P?121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生:自学阅读,总结光合作用概念并进行描述。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课堂小结]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可以说光合作用是植物最伟大的创举。是我们人类及动物、微生物生存的基础,我们要感谢植物,珍爱植物,它是我们生存的根本。 [巩固练习]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贮藏在__________中 A.叶绿体 B.氧气 C.水 D.有机物 答案:D 2.木材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热量,可以将水烧开,把饭煮熟,木材中贮存的能量是 A.太阳光能 B.电灯光能 C.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贮藏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D.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的能量 答案:C 3.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是用什么溶剂脱去叶绿素的 A.酒精 B.水 C.碘液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A 4.遇碘变蓝是哪一种物质的特性 A.脂肪 B.淀粉 C.糖类 D.无机盐 答案:B 5.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①选叶遮光 ②酒精脱色 ③黑暗处理 ④碘酒显影 ⑤清水漂洗 ⑥观察变化 A.①③②⑤④⑥ B.③①②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C 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生物提供了 ①食物来源 ②空气来源 ③氧气来源 ④能量来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布置作业] 光对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光对绿色植物的生活还有什么影响呢?请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活动与探究 1.从光合作用角度来分析,大力绿化造林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2.探究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 问题: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吗? 假设: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 实验材料用具:两份长势完全相同的刚出土的小麦幼苗、黑纸箱。 方法步骤:(1)将两份长势完全相同的刚出土的小麦幼苗分别处理,甲株罩在黑纸箱里,乙株暴露在光下。 (2)定时浇水,管理。 (3)过半个月以后,观察甲、乙两株叶子颜色。 结果:甲株________________,乙株________________。 结论:实验结果是否支持自己的假设?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板书设计 Tags: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