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022年5月国旗下的演讲稿:《践实文明 化成天下》

日期:2022-4-7 09:18 阅读:
  《易经》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天文地理,人类创造了这个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观乎人文,人类用创造的文明来教化民众,追求个人道德完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利益。文明之于人类,就好像定理之于推论,一旦文明被遗忘或被否定,任何推论存在的合理性即刻就会被推翻。文明之于文化更为外在,因此作为有知识、有道德的中学生,我们能做的也应该做到的就是践实校园文化,创建文明校园。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著名的文学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一个人的文明礼仪习惯、气度、教养,都将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的程度。正所谓:“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践行文明的价值和意义自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言行往往是分离的,正所谓知易行难。让我们静静地坐好,一起思考。我们是否曾在值日倒垃圾时,随手一甩,扬长而去?我们是否会在日常生活中口齿不净,恶语相向?我们是否会在午睡时,制造噪音,影响别人?答案不言自明。我们天天口口声声说着文明守则,做文明的中学生,而教室左前方的墙上贴着的校园文明公约似乎就是摆设,我们并没有践行。创建真正的校园文明,我们还需砥砺前行。明代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文明不是纸上谈兵,不是仅仅在振臂高呼中就能实现的,需要润物无声,需要我们将那“一步之遥,举手之劳”的精神真正融入到我们的心中,真正地体现在现实生活之中。

  创建文明校园,我们要友善待人。

  矛盾爆发时,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克己复礼不是懦夫的作风,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某些时候,无所畏惧不是英雄主义,用拳头的大小来决定地位的高低和利益的得失,那是不理性地、野蛮的行为。孔子曾经说过“以直报怨、有德报德”,这大概是最好地处理方法了吧。恰到好处地掌握尺度,谦而不卑,威而不厉,是为上法。

  创建文明校园,我们要维护公共文明。

  公共文明意识的建立是基于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的。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我的认知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端正自己的心态,为人处世间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道德的标准。我们现在可以做到过解放路时看红绿灯,但能否真正做到在每一个路口都能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呢?在你脱下24中校服时,又是否还能做到严守公德,以自己的言行去带动他人,而不是泯然于众人呢?

  文明,大者,是国民素质、民族底蕴的象征;小者,是个人品行、待人接物的体现。创建文明校园,是我们应当履行的义务。举手之劳,一步之遥。挂在嘴边,不如切身而行。

  如今的我们即将成为国家发展前进的主力军,是新一代提升我国国际地位、促进世界大同的掌舵手。时代赋予我们做文明国人的义务。从推进校园文明开始,进步到社会文明,进步到国家民族,乃至全民族文明。我们有责任在不远的将来,让中国人成为有智慧、有素质、有理想、有道德的世界发展的领航者。

  愿你我同心,共筑文明校园;愿朗朗正气,蔚然成风。

  明德笃志,且看君行。
Tags:2022年,5月,旗下,演讲稿,践实文明 化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