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021年10月国旗下讲话稿:《做真正的勤奋者》

日期:2021-9-10 10:32 转载:网络 阅读:
今天是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提到“315”,我们就会想到打假。央视的315晚会,让很多商家心惊胆战,担心自己榜上有名。同学们可能不会太关注这个话题,觉得“打假”与自己基本扯不上关系。

我以为,不一定。

最近,我从一周做学所做所讲的内容中抽取了一点内容,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课堂测试。测试里没有任何新的内容,结果让人很吃惊,明明都好好地坐着听课、也根据要求完成了读记和作业,不少同学掌握的情况却很不理想。这是什么情况呢?我想到了“假学习”“假专注”“假勤奋”的话题。

同学们,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你自知或不自知,你可能真的是个“制假者”,假态度,假辛苦,假勤奋。

我上网搜索了一下,有一种“懒惰的勤奋人”的表达,指那些通过大量琐碎的事情,让自己看起来具有很努力、很奋斗的假象的‘伪努力’的人。他们常常做些表面文章,用自我安慰式的伪努力,让自己沉浸在虚假甚至虚荣的满足感中。人们把它叫做“假勤奋”。

网络上总结出学生的假勤奋的种种表现,我们不妨来看看:

学习前营造充足的仪式感。学习前摆开阵势,纸巾,水杯,小零食,全套的文具,夏天的小风扇冬天的暖手充电宝。如果可以的话,还有耳机,音乐调到特意挑选的“写作业专用歌单”。摊开崭新的高分秘籍习题集,选好最喜欢的书写最流畅的笔。就缺发布公告“我开始学习了”,这样造势结束,30分钟过去了……对不起,在你营造学习标榜仪式的时候,别的人可能已经安静地看好了一个章节的书了。

学习装备武装到了应有尽有。从书包到橡皮,各种文具肯定不能缺少,什么新奇什么时尚怎么来。还有,要“查资料”“看课件”“拓展阅读”,必须各种买,买手机买电脑,买工具书买电子书。最后,手机电脑专用于聊天游戏,ipad 变身成偷偷追剧神器,Kindle沦为了桶装泡面压盖神器。其实,这些学习装备与学得好不好好像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上课走神打盹说闲话,下课围追堵截各科老师。上课昏昏沉沉,甚至在睡梦中追着庄子问蝴蝶的事情;下课精神抖擞,追着老师问问题讨要课件。其实你自己知道,课上大多数时间处于游离状态,课后基本没有消化落实,拷贝来的课件还在U盘里躺着等“有空再说”。

笔记做得很漂亮,知识完全没进头脑。买各种各样好看的笔记本,用不同粗细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写得工工整整,必要时再花时间誊写修饰。但这样精美的笔记,可能也仅仅是老师检查或者提问时才翻开看一下,大多数时间就是闲置的状态。只是,如果没有思考没有消化,除了拿出来做展览做示范和留作纪念,这样的笔记大概也没有什么其它意义了。

熬最晚的夜,刷最久的题。自习课不着急,下了晚自习后一定要接着写作业。先转上一圈,溜达嬉闹,熄灯之后打开自备的小台灯。到其他室友全都撑不住休息之后,你骄傲地露出满足的微笑,自己又熬了最晚的夜。其实,你自己知道,自习课走了多少回神,也知道明天上课又会怎样像小鸡啄米打瞌睡。实际上,这样低效无效甚至反效果的“熬最晚的夜”与“学得最勤奋”确实不是等于号。

不停地买辅导书习题集。发动亲朋好友,搜寻各种信息,网购抑或实体店,买真题买模拟买预测,一套又一套,一本又一本。买杂志,美其名叫补充写作素材,顺手悄悄夹带一两本传奇迷幻,然后也就翻了翻杂志里的笑话和明星花边新闻,大量的参考书习题集还滞留在书架上吃灰尘。这样看来,教辅资料参考书的多少,与你的勤奋度好像也不是正比例关系。

做题时参考答案不离手边。练习参考答案不能少,实在不行“作业帮”。简单些的题目,觉得自己会做,懒得再动笔,直接把答案抄上去;复杂些的题目题目,先瞄一眼答案,“借鉴借鉴”,然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明白明白”,很快完成了答案。这样下来,真正耐心读题、形成完整思路、自己做的没有几道题,这能叫做校正消化自主研修吗?

订正写得密密麻麻,答案写得越满越好。每一道题、每一个空都有修订好的答案,满满的都是努力过的痕迹。实际上,你自己知道有多少是你照着答案直接抄过来的。你想着“答案可以先抄下来,以后再好好思考”,但是以后就没有了以后。你在乎的是把每一题都写满,每一题都有订正的痕迹,应对了老师的要求,也完成了自己的心理安慰,但做的只是抄写和把答案移动个位置这样简单的机械劳动,至于哪些是真懂了、掌握了哪些、是否存在知识能力盲点的,你并不在意。

决心很大,放学放假回家带很多书。放学、放假回家,安排了很好的规划,制订了很多措施,带了很多学习资料,书包塞得满满的。但这些书很多是怎样背回去的又怎样原封不动地背回来学校,基本上就是个摆设。也许,你带书回去的初心是真诚的,但苦于自律性、执行力的缺失,很多学习构想也就不了了之了。

我们来梳理一下。有的同学不理解,甚至委屈,自己下的决心那么大,也有各种的投入,学习时间那么长,就是效果不显著,现在原因清楚了吗?

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概有两个方面情况:第一,是“假勤奋”。花大量的时间做学习中最容易的环节,自我安慰甚至炫耀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看似用功,实则消极怠工,图个心理安慰。第二,是“乱勤奋”。不晓得做得好不好,只顾闷头拉车,不去抬头看天,不归纳不小结不分析,方法不科学,一味拼消耗,效率低下。

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我想,有三个关键词。

用真心。你需要激发出学习的原动力,避免太多关注外界评价的诱惑,少做很多营造学霸人设的无用功。因为重要的是你理解吸收了多少,而不是告诉别人你花了多少时间呆坐在那里。

讲科学。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寻找学习背后的规律。读了这么多年书,你可以总结出一些学习规律,归纳出对自己来说最高效的方法。

常态化。有人说,昙花一现的勤奋都是伪勤奋,常态化的勤奋才是真勤奋。平庸和杰出之所以泾渭分明,那是因为,平庸者的努力是碎片化的、不成系统的,走走停停,断断续续。这样看来,是否努力不是重点,常态化勤奋才是关键。

昨天,当我整合好这篇文稿时,看到了人民网有一篇文章,题目是《间歇性努力,不是真正的努力》,大抵也是说的这些道理,于是摘取部分文句与大家分享,文章说:

我们有时会问自己,我明明很努力了,为何还是不成功?我一直没放弃过,为什么就是没效果?道理很简单,可能我们只是间歇性努力,花的时间其实也不少,但效果却远远不及一直坚持的人。 

为何间歇性努力给人的感觉总是效果不长久,因为你的每一次重复都是一次新的开始。看起来你从来没有放弃过,事实却是,你一直在缓慢起步。 

古话说: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间歇性努力和持久坚持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结果却可能是一百万步的距离。真正的努力是能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直到把它做好做精。 

当你有各种借口想要停下来的时候,请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都已经努力这么久了,别轻易放弃。只要不停步,或许离成功就不远了。

现在,我们都可以勇敢地对自己“打打假”,问问自己是不是真勤奋、真用功、用真功。

同学们,这世上的确有很多事不能尽如人意,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很多故事没有完美结尾,但我们还是很相信那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有些付出,也许在当下给不了你想要的回报,但你要相信,人生路上的每一次艰难都是对未来的铺垫。每一份努力,都让你成长;每一点付出,都让你强大。它们会在未来的某一个日子,让你坦然地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亮。

愿曾经的咬紧牙关,终让你拥有轻松笑颜。

我的分享结束。谢谢大家。
Tags:2021年,10月,旗下,讲话稿,做真正的勤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