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磨文·磨人 --2014年远程研修随想 济南市平阴县第四中学 张秀芬 磨课 2014年7月22日,一年一度的初中远程研修又拉开了序幕。其研修主题是混合式课例研究。怎么研究?借助课例研究e流程,俗称为磨课流程。“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是磨课的基本形式。因此,“磨课”是今年研修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 “三次备课、两轮打磨”。全组教师群策群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打磨与反思之中,它磨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和高度。孙红艳老师的《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侯淼老师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磨课过程,使我看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轨迹和艰辛付出。值得我们虚心学习! 磨课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正所谓“玉经磨琢多成器”。 从“磨课”我联想到了“磨文”和“磨人”。? 磨文 教学的同时,我也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和经验总结的文章,向历史专业类报纸、杂志投稿。每一次写稿,无论是结构框架,还是语言文字,都认真构思、字斟句酌。力求思想积极向上,结构科学合理,语音形象生动。 刊登在《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案》2011年10期的教案《正义的胜利》,得到了河北南和县教研员韩云霞老师的精心点评。对我的设计指出了突出亮点和不足之处的改进措施。此后,我在设计教学案时,更加注重多种途径搜集整理文字、图片史料,并应用于日常教学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2年10期,所写的导学案《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得到了山东高密市教科院王宗彬老师的充分肯定。2013年6期的说课稿《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2014年1期的导学案《工业化的起步》,分别受到了山东肥城市教研员秦红玲老师、山东省昌乐县教研员李红云老师的好评。 不断的思索、修改、反思,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公开发行的《新课程教案--历史,人教版 九年级 (下)》(2012年1月出版)一书,收录了我编写的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现代音乐和电影》三个课时教案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教学案例。同时,参与了2012年河北热点专题的编写和修改工作。 自2010年起,我撰写的“名师点金”类文章:《左图右史,事半功倍》、《构建框架结构,整体感知历史》等20多篇刊发于报纸《新课程-人教版》中。至今,近200篇各类文章和试题刊发于《中学生导报-中考历史快递》、《中学生学习报-历史周刊》、《新课程》等专业报刊上。撰写的论文《如何提高历史教师的自身素质》、《树立整体意识,构建知识网络》、《人文精神:历史新课改教育的主旋律》、《打造历史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等9篇,获得济南市中学历史教学论文一等奖。 “宝刀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一次次反思、修改中,我不断进步和成长。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化蛹成蝶,振翅高飞”。 磨人 “研磨人生”。我想到了一款店面招牌。人的成长也是需要磨砺的。 自工作以来,在领导和老师们的指导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先后获得了“济南市优秀班主任”、“平阴县优秀教师、“平阴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暑期初中历史远程研修优秀学员”、“平阴县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完成了平阴县教育科学 “十一五”规划课题:《历史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的研究…… 以上成绩只代表过去,我离优秀教师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会继续努力。 今后,我愿意: 在磨课中,磨出灵动的课堂; 在磨文中,磨出生动的华章; 在磨人中,成为学生的榜样; “研修把自己摆进去”, “过一种有灵魂的学习生活”,在三尺讲台,磨出无限的人生!磨出精彩的人生! Tags:磨课,磨文,磨人,--2014年,远程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