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不让“跳蚤”变“爬蚤”

日期:2014-8-19 10:15 阅读:
  不让“跳蚤”变“爬蚤”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孙永丽
  接每届学生,都会在合适的时间把这个故事给大家分享:实验者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跳跃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起了。实验者又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对于这个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跳蚤是懂得“自我改变”的,身边的环境变了,要想生存,就必须要改变自己。人也是一样,人要懂得适应环境,只有适应了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而我认为,跳蚤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改变自己跳跃的高度,只是因为它在一次次头破血流的受挫中变得学乖了,习惯了,以致麻木了,尽管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可它连一点再尝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了,因为玻璃罩的潜意识已经罩住了它的心灵。
  人也是如此,如果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都达不到自己的预定目标,那么他就会全面地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到,完全忽视了自身的巨大潜力。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就是那些拿着玻璃罩的人,而我们的学生就像这跳蚤,我们的预定目标就像是玻璃罩,而学生的学习就像这跳蚤的跳跃。玻璃罩让跳蚤一次又一次受挫,那么跳蚤就会越跳越矮直至不跳;我们如果定的教学目标太高,学生总也达不到,那么他就会灰心丧气,否定自己的能力,并形成思维定势,陷在失败的泥沼中爬不出来。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情来确定我们课上的最终目标,最好是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让他们达得到,获得满足感,又让他们通过努力有所提高,也就是“跳一跳,摘桃子”,要“备足学生”。另一方面,在设计反馈检测题时,我们同样要以教学目标为本,以双基为主,分层设计题目,让学生在检测中能够有成就感,从而正确地评价和肯定自我。
  对于学生而言,对自己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轻言放弃,即使是遇到了挫折与失败,也要告诉自己“我只是这块内容掌握得不太好而已,只要我总结教训,下一步多努力,就一定会提高的!”千万不要说自己“我对生物是一点也不开窍,怎么都学不好,我就是那么笨。”
  有位哲人说过:“有些人遇到挫折,就轻易放弃,结果往往是在距离金子3英寸的地方停下来。”有些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能不屈不挠地去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永不放弃。
Tags:不让,跳蚤,爬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