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渔歌子优质教案设计

日期:2017-2-8 14:06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优质教案设计,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能认识 “塞、鳜、箬、笠、蓑”等字,读准字音。会写“塞、鹭、笠”。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渔歌子》。

   3、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江南乡村风光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4、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 评论

四年级的孩子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但由于处在多动年龄,所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就要求老师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讲出教学重点。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提问学生,提高他们听课的效率,防止溜号。

3重点难点 评论

教学重点:

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词中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渔歌子 评论

一、导入新课,走进《渔歌子》。

同学们刚才听了一首很优美的歌曲,还看到了一些美丽的图画,这首歌好听么?这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歌词中含蕴着一首千古流传的经典诗词,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张志和的《渔歌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活动2【讲授】渔歌子 评论

二、指导初读,读出词的味道。

1.读正确,做到字正腔圆。(提出朗读要求,学生自己练读,指名读——学习生字词——检查认读生字词——指导书写生字——结合图片理解“箬笠、白鹭、鳜鱼”的意思——指导读准词牌名中的“子”的读音——告诉学生《渔歌子》又叫《渔父乐》)

这首诗词一共只有27个字,多简练!我们读的时候一定注意每一个读音都不能读错。在字音上面,我们要把它读得字正腔圆,你们先练一练吧!

生:(读《渔歌子》)

师:声音真好听,这首诗不好读啊,其中不仅有一个字是多音字,还有四个是生字!你都读准了!想问问你,有什么经验?

师:没错!查字典是学习的好办法。咱们再看看,课本上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助我们?(在原幻灯片上呈现生字拼音)

生:可以看拼音!

师:来,谁再来读读这些带拼音的词语?

生:读词语。

师:这个塞(sai )字,还有一个读音是——

生:se

师:没错!能分别组词吗?

生:塞se(阻塞) ,塞sai (塞住)。

师:在这里,西塞山是一个地名,在哪儿呢?

生: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师:大家都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课本上。

师:是的,我们的课本上有许多帮助我们学习的资源。利用注释,也是一个好办法。

师:鳜鱼,就是我们经常可以吃到的“桂鱼”,肉味鲜美滑嫩!鳜,这个字比较复杂,我们在课文纸上也写一个。拿起笔来,在空白处写下来。

师:集中注意力,看谁能写一遍就记下来!不行的话,也可以多写几遍。

师:确认已记下来的可以放下笔。(待全体同学写完)什么是箬笠?什么是蓑衣?如果不看注释呢?你能猜到吗?比如,看这个字形,我们可以知道——

生:箬笠是竹字头,说明是用竹子编的。

师:通过分析字形记字,真聪明。再看插图,你知道箬笠是什么样儿的吗?

生:知道了,我也见过!

生:我爷爷家里也有!

师:是啊,课本里的插图,我们可别浪费了。读好了这些生字词。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渔歌子》。

师:真好!不过,还有一个字音,我们还没注意到,(指示题目)就是这个“子”。大家知道,这个字有时读 zi(上声),有时读成轻声zi。那么,这里应该读成什么呢?

生:zi(上声),轻声zi。(学生猜测、争论)

师: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得知道什么是《渔歌子》。老师告诉大家,这首诗词原来不叫“渔歌子”,它叫《渔父》,又叫《渔父乐》,后来,有人给它配上了曲子,可以唱了,才改叫《渔歌子》。什么意思呢?就是渔人唱的小曲子。现在,你想想它该读什么呢?

生:轻声zi

师:是的。

生:(齐读全词)

2.用《忆江南》引出诗与词的不同——长短句、词牌名等文体特征。

师:除了可以唱,大家一定发现,这首“诗”还有点特别——

生:第三行只有六个字!

师:对,这其实是一首——

生:词!(板书:词)你们学过词吗?

生:第一课就学过了,《忆江南》。

师:咱们一起背一背。

生:齐背《忆江南》。

师:是的,词与诗不一样!(点击课件变五行)有长有短,所以,词又叫——

生:长短句!

师:我们都知道,词都有词牌名,词牌名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等等。也就是说,以后谁按这种形式写的词,都可以叫“渔歌子”。比如,这首词的作者张志和就写过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

3.朗读注意停顿和抑扬顿挫,读得有板有眼,读出词的味道来。(指名读——范读——师生对读)

师:渔人的小曲子,那是歌啊!多动听!咱们班谁的声音最动听?请你读读!

生:(读诗)

师:好听吗?

生:好听!

师:给她鼓励鼓励!(掌声)

师:(问该生)好读吗?

生:好读。

师: 顺口吗?

生:顺口。

师:要是老师改一个字,可能就不一样了!请大家看看这个“归”,想想是什么意思!

生:回家!

师:没错!能不能换一个字?

生:去。

生:回。

师:没错。其实,咱们原来学过的古诗里,表示归、表示回的词还有一个,那就是——

(生一时想不起来)

师:你们看,春风又绿江南岸——

生: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再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

生: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还比如,朝辞白帝彩云间——

生:千里江陵一日还。

师:都有一个——

生:(齐)还。

师:是的,“还”就是回家的意思!我们一起换进去读一读!

生:齐读(……斜风细雨不须还)。

师:什么感觉?

生:拗口!别扭!

师:意思不是一样吗?为什么仅仅换一个字就有这样的感觉呢?

(生不解)

师:这样吧,请大家把每一行最后一个字标上拼音,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注音后)其中有三个字的韵母一样!

师:哪三个字?

生:归、飞、肥!

师:读起来很顺口是吗?这就叫——

生:(恍然大悟)押韵!

师:是啊,原来,是押韵让我们读起来——

(板书:琅琅上口)

生:(看板书,齐说)琅琅上口。

师:当然,让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节奏等。来,我们再来好好读读!

生:(齐读全词)

三、想象作画,品味美读,读出词中的画。

1、墨线勾勒,江南春景物繁多。

       引导:读得多动听啊,好的诗词就像一首歌,其实啊,好的诗词还是一幅画。就如大书法家颜真卿称赞张志和的《渔歌子》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假如现在有一张洁白的画纸,要你们在画纸上用墨线勾勒出词中的景物,你准备画些什么呢?赶快去文中找一找吧!(学生一边读词,一边在书上圈画景物。)如果要你把这些景物画出来,你们都会用上什么色彩呢?(西塞山——绿色;白鹭——白色;桃花——粉红色;流水——绿色,此刻的江水,绿汪汪的,真是山青水秀啊!于是老师不禁又想起了一句:春来江水绿如蓝。还有鳜鱼——淡黄色)

2、描绘画面,江南春生机勃勃。

       ①短短的27个字描绘的简直就是一幅画,师启发:“这是一幅静止不动的美丽图画吗?不,它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它不仅有好看的画面,还藏着好多好听的声音,好闻的味道,细心的你能发现吗?”引导学生把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自己放到这幅美丽的画卷中。师述:(播放课件)正是春汛时节,听,哗哗的流水声像是在唱着一首美妙的乐曲。(播放流水声)远处,郁郁葱葱的西塞山在蒙蒙的雨景中若隐若现,一行白鹭展翅飞向青天,发出清脆的鸣叫(播放鸟叫声)。近处,一湖碧绿的春水,岸边的桃花开得红艳似火,柔和的春风中,片片桃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飘落水中。水底的鳜鱼你看到了吗?还有坐在船头的渔翁,还有斜风、还有细雨!

③是啊,诗人就像一位画家一样,把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南春景图带到了我们眼前。引导学生在优美的《高山流水》曲中美美地读出词中所蕴含的诗情画意,读出江南春的勃勃生机——我们仿佛看到了:青葱的西塞山、飞翔的白鹭鸟、粉红的桃花、肥美的鳜鱼、还有斜斜的风,细细的雨、怡然自得的渔翁。这么美的画面,这么美的词,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吧。(伴随着音乐再次引读,并边读边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

四、拓展资料,深探作者,读懂词人“不须归”的内心。

1、面对此情此景,诗人的心情会如何呢?(悠然自得,悠闲自在)。对啊,多美的春景啊,难怪作者会——斜风细雨不须归。其实这首词里面只有三个字不是写景——不须归。启发学生思考“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归”是指什么意思?这里的“不须归”仅仅是指不愿意回到他那个吃饭、睡觉的家吗?还指作者不愿意回到哪里去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张志和。出示张志和的介绍,引导学生阅读后,找到答案。(回到朝廷、回到官场。)

2、师引读词的第二句。

    师:是啊,置身于这满目青翠的西塞山,看见那清澈的小溪、红艳艳的桃花,那自由飞翔的白鹭、活蹦乱跳的鳜鱼,张志和怎么舍得回去呢?让我们读读这句诗——生读第二句。

     师: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听着鸟儿欢快的歌唱,任暖暖的春风拂面,任蒙蒙的细雨飘洒,张志和真不想回去呀!——生读第二句。

     师:官场的黑暗,名利的争斗,又怎比得上张志和神仙般的垂钓生活呀!他实在是不想回去呀!——生读第二句。

师:(慢)青箬笠,绿蓑衣——生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更慢)斜风细雨——生齐读:不须归。

师小结:秀丽宜人的风景,让人不须归。悠闲自在的生活,让人不须归。张志和自称为‘烟波钓徒’,他可真是‘只羡神仙不羡官’啊!让我们和他一起寄情于美丽的山水,再一次回味齐读这首词吧。(学生齐读这首词)

    3、钓鱼,我们都知道鱼钩弯弯,要放鱼饵。但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张志和喜欢垂钓,但是,他钓鱼却与众不同——鱼钩是直的,而且鱼钩上从来不设诱饵!张志和的做法让我们想起了一个人(姜太公),还有一句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用直钩钓了一个周文王,张志和用空钩又想钓到些什么呢?(美景、心情、悠闲自在的生活)

活动3【活动】渔歌子 评论

五、歌曲结束,回味《渔歌子》 

张志和的《渔歌子》是一首久远醇香的优美歌曲、是一幅清新自然的美丽画卷。(播放歌曲)潇潇春雨洒江天,渔人垂钓好悠闲!就让这首千古绝唱再次响起,让《渔歌子》的诗情画意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吧!”

Tags:渔歌,优质,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