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渔歌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17-2-8 13:12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认识词中的生字“塞、箬、笠、蓑”。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

 3、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悠闲自在的情感。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 评论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测试,结合上学期的学习表现,五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有三分之一学生很喜欢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语文学习,只有几位学生不太喜欢语文学习。

3重点难点 评论

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悠闲自在的情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 评论

1、认识词中的生字“塞、箬、笠、蓑”。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

 3、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悠闲自在的情感。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4.1.2学时重点 评论

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悠闲自在的情感。

4.1.3学时难点 评论

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悠闲自在的情感。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解题 评论

1.刚才我们背了很多诗词,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词就蕴含着一幅图画,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

2.今天这节课,将要和大家一起欣赏唐朝诗人张志和最著名的一首词《渔歌子》,说到词,刚才大家背诵了《        》现在我们再来背一背,好吗?

3.了解词的知识

师:关于词你有哪些了解呢?

(词的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词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唱。最初的词,都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填词用的曲调就叫词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词的词牌就叫——渔歌子)

4.解题

一起读课题;

很多人是依谱填词,而张志和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是专门写渔父的。 “渔歌子”既是这首词的词牌,又是这首词的题目。

师:这首渔歌子,又叫渔父,意思就是,【出示课件】“打渔人或者垂钓者唱的歌。”

我们来听听,这首词配上了曲调后是怎样吟唱的。

播放课件古人吟唱《渔歌子》

《新唐书》上记载,他在颜真卿席上,首唱《渔歌子》,一曲惊动四方,甚至远播日本,引得天皇臣子,纷纷唱和。

活动2【活动】二、读,感受词的音韵之美 评论

指导正确流利读词

1.现在让我们走进《渔歌子》去感受张志和的垂钓生活,我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词,可能有同学接触过这首词,会读把它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

2.学生练读

3.提生个别读

播放课件《渔歌子》

同学们读得那样认真,一定把这首词读正确了,谁来试试?

一生读,

评价(有没有需要提醒的)

二生读,

读得流利而且声音悦耳,尤其是读准了两个新词“箬笠、蓑衣”

三生读,

(不仅读得正确,而且声音响亮。)

“塞”的其它读音,组词(sai瓶塞木塞 se堵塞阻塞)

再两生读,

谁还想读读,

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词读一读。


指导读出词的节奏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怎么读呢?

【出示课件】

1.教师读每行的后三个字,其余内容你们来读。注意听清楚老师是怎么读的?

师生对读,师着意把“不须归”三个字悠长地读

2.师生交换,生读每行的后三个字。

3.师:你看,这样一读,词的味道就出来了,是不是?

师: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我们再来对读一遍,这次,老师读课题和作者,其余内容你们读。

5. 师反复,斜风细雨,       学生接:不须归。

活动3【活动】三、读,感受词的意象之美 评论

1.不须归的原因

师:好一个“不须归”!什么叫“不须归”?

(评价:她不仅说出了意思“不需要回家”还说出了原因,是因为这儿的——风景美。板书)

师:还有别的原因吗?(他想把鱼钓满,满载而归)

师:还有别的原因吗?

师:提示齐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还有别的原因吗?

师:什么叫“箬笠”什么叫“蓑衣”大家看看注释。

师:我们还可以结合插图来看看,你明白什么叫“箬笠”什么叫“蓑衣”了吗?

师:那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什么?——雨衣、雨帽

师:他戴着雨帽,穿着雨衣,不愿意回家,这是一个原因,(板书:雨具齐 )

2.想象画面的景、色,指导感情朗读

师:张志和这个人,非常了不起。他不仅是著名诗人,还是有名的大画家,他常常把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他的好朋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是这样夸他的,来,读一读:

生:“词中有画,画有有词”师: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

师:里面藏着很多景物和很多色彩。读一读书,看看他描画了哪些景物?在文中做记号,可以默读,也可以小声地读。

生标画,师巡视。

师:你们看到了哪些景物?

(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

师:如果你把这些景物画出来会用上哪些颜色呢?

师:把流水画成绿色,会更清澈,老师想起一句词: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这真是画中有词,词中有画啊,现在我们再读这首词,它已不仅仅只是文字了,一起读(朗读里还有斑斓的色彩。)


3.整体想象画面里的景、色、声,指导感情朗读。

师:短短的27个字,就让我们读出了这么多景物,这么多的色彩,想一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

生:这是一幅很优美的画;山清水秀的画;五彩缤纷的画。

师:让我们把自己放到这幅美丽的画卷中。闭上眼睛,此刻的你,正漫步在西塞山下,【播放音乐】郁郁葱葱的西塞山在蒙蒙的雨中若隐若现,一行白鹭展翅高飞,发出清脆的鸣叫。近处,一湖碧绿的春水,淙淙流淌,岸边桃花盛开,娇艳似火。春风拂过,片片桃花带着晶莹的水珠飘落水中。细雨斜风里,一位头戴青青斗笠,身披绿色蓑衣的渔翁静静垂钓。

师:刚才置身在西塞山,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时间足,就练笔)

提6名学生来说

师:你看到的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画。

师:你的心情怎么样?

师:词人最喜欢这美丽的景色。

你看你们表情,仿佛已经深深地陶醉了,你就是张志和,置身在这样的美景中,你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生【配乐朗诵词】

活动4【活动】四、读,感悟词中的情感 评论

1.  诗人不愿意归去的原因,

师:这么美的景象,你愿意归去吗?张志和呢?你们怎么知道的?

2.由背影联想词人的神情

“青箬笠,绿蓑衣”留给我们的只是背影而已,你猜他是怎样的神情呢?(悠然自得;自由自在)

师:自由自在,说得真好,是的张志和就喜欢这种垂钓生活,就喜欢这种悠闲,这种自在。(板书:悠闲自在)

3.对读兄弟和词

他不愿意回去,他的哥哥却很担心他。担心他长期在外,怕他惹出麻烦来,于是出钱给他盖了一所草房,还写了一首词送给张志和,就是这首《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来自由地读一读。

一生读诗提醒注意“径”读音,草堂松径已胜攀——齐读

师:哥哥在叫弟弟干什么呀?你怎么知道的?

师:“还”意思?

师:我也来劝劝大家,你们就是张志和,我就是哥哥,看看你们能不能用词来回答我。

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深情地且须还    生:不须归

师:激情地且须还     生:不须归

4.告诉哥哥不归的原因

师:为何不归啊,哥哥知道答案吗?

是不是只有这些原因呢?

5.了解背景,深化主题

如果我们了解张志和的生平,会有更多的发现。

【课件播放】

(张志和从小才华过人,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被贬官,他厌倦了官场的明争暗斗,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过着悠闲自在的渔家生活。)

但他钓鱼却很奇怪《唐书·张志和传》,记载,读

【课件播放】

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

师:能读懂吗?

师:你有疑问吗?

师:每次垂钓都不投鱼饵,怎么可能有鱼上钩呢,那他每天泛舟碧波上,在干什么呢?你觉得他钓到了些什么?

师:是啊,他不仅钓到了美丽的风景,让桃花的芬芳铺满他的生活,而且他更享受了一份——悠闲自在。

师:这是他一生的追求,齐读:心志平和

师:让我们像张志和那样,独坐舟中,享受这份悠闲这份自在。

生诵词

师:斜风细雨——

师:斜风细雨——

6.感受这首词的影响之大

师:这首《渔歌子》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它是唐词的鼻祖,也成为后代文人墨客争相填和的范本。后代文人对他推崇之至,你们看,这一首:

【课件播放】

《浣溪沙》宋苏轼

西塞山前白鹭飞,扬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自由读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师:苏轼太喜欢这首词了,所以他把张志和的句子放进了自己的词里,让张志和笔下的美景,百年千载悠悠回荡。一起读!

7.创设情境,诵读全词。

l  假如你来到浙江湖州你一定会看哪座山?(西塞山)

来到西塞山你一定会想起一个人?(张志和)

想到张志和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吟诵一首词(渔歌子)

l  提生个别背诵(根据时间定朗诵人数。)

来,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吟诵这首千古绝唱——渔歌子,让它在我们心中定格成一幅永恒的画卷!一起来——【出示课件】生朗诵《渔歌子》。

活动5【活动】五、古词新唱,强化背诵 评论

师:同学们,词可以配上不同的调子进行吟唱。这是当代的歌手庞岩唱的《渔歌子》。

活动6【练习】六、练习 评论

1.用自己的话说说《渔歌子》这首词的意思,再想象描绘的画面。

2.读一读柳宗元的《江雪》和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看这两首诗与张志和的《渔歌子》有什么异同?

Tags:渔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