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渔歌子教学实录

日期:2017-2-8 10:27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教学实录,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诵读。

2、通过想象、描述词的画面,理解词意,体会作者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情操。

2学情分析 评论 3重点难点 评论

通过想象、描述词的画面,理解词意,体会作者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情操。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渔歌子 评论


一、课前互动,揭示课题

1、张志和是唐代著名的词人,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他的一首词——(教师板书课题:23 渔歌子)

2、渔歌子是一首词,古代文人填词是配有曲子,可以入歌,那么《渔歌子》是谁的歌呢?(渔夫的歌)所以又名《渔父歌》。

3、让我们用最响亮的声音读课题。

二、全文朗读,寻找形象

1、请大家自由放声地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问问你的同桌。

2谁来大声地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读。

3、同学们,读诗词不但要求字音准确,更要要讲究声调和停顿,下面你们认真听老师读,注意了这些读起来会不会更舒服?

3、老师也想听你读,超越我好吗?

4、词里边什么地方藏着作者的影子。

5、略知大意

指导书写“箬笠”和“蓑衣”。

6、再读,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7、起风飘雨了,作者愿意回去吗?从何而知 ?“不须归”

三、品读词句,感知形象

都已起风了下雨了,作者不愿离去,你知道为什么吗?

机动:(一)、因鳜鱼肥

小结:因鳜鱼肥,不愿归去

(二)因春色美

1、入画

资料:据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记载:张志和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

师:既不是专程为鱼而来,那又是为何而来?其实词一开始就勾勒出了这幅美妙的春景图。

出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谁来读这两句) 

(1)、描述画面

如果请你为它作画,你会选择哪些颜色呢?画些什么呢?

a、“画”青山白鹭

青色给西塞山,什么样的的西塞山?白色给鹭鸶。什么样的白鹭?青山白鹭,云雾缭绕,仙境一般,在读这两句,你能读出置身于仙境的感觉吗?

b、“画”桃花

C、“画”流水。

d、、小结

在你们的描述中,这幅画基本完成,能用自己的语言吧这幅画尽量最美的描述出来吗?

(2)、入境

好一幅色彩明丽的山水画啊!

师:再请大家入画来。

指名读--齐声朗读

小结:因春景美不愿归

(三)、因自由乐

师:同学们,其实诗人张志和不须归还有一个原因,大家再来读这句

(1)出示“西塞山前白鹭飞”。

 (2)齐读

(3)悟意象

诗人为何邀白鹭入词?从白鹭的展翅高飞你能体会到了什么?(自由)

师:“自由”“逍遥自在”正是诗人渴望的生活,真是“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其情自悟”啊!大家逐渐走近作者,感知他,理解他。

小结:因自由乐不愿归 课件出示:自由乐,不须归


四、词韵对唱,融入形象

1、师:张志和自封为烟波钓徒,他最喜欢这样垂钓的生活。于是他非常盛情地写下了渔歌子。他的哥哥叫张松龄,很担心他在外留连忘返,惹出麻烦。于是写了一首《和答弟志和于赋歌》(课件出示),这首词也是采用渔歌子的词牌写的。谁来读。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2、生读。

3、咱们来对照渔歌子一句一句读,能不能对的上,对吟。

五、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师:多么了不起的词人,二十七字的词中,竟勾勒出如此引人入胜的风光,并把抒情自己的性格和情思活生生地显示在画里,其艺术功力之高确不由人不叹服!
   1、出示课件:四十九年后这五首词传到日本此为日本填词开山之作。

大约在张志和写成《渔歌子》四十九年后(公元823年,即日本平安朝弘仁十四年),这五首词传到日本,当时的嵯峨天皇读后备加赞赏,亲自在贺茂神社开宴赋诗,与会的皇亲国戚、学者名流,皆随嵯峨天皇唱和张志和的《渔歌子》,据说此为日本填词之开山之作。

2、播放歌曲《渔歌子》,

让我们再用歌声来回味。

小结: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在祖国历史的长河中,这一首《渔歌子》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让我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就能感知先人的脚步和心跳,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之时不再孤单无助,而是倍感自豪。


Tags:渔歌,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