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渔歌子ppt课件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日期:2017-2-8 09:15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ppt课件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2学情分析 评论

学生学习的精神面貌又取决于课堂的气氛,因此我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将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情、感动融于课堂其中,让学生在笑声中、沉思中、感动中一起领悟诗的意境。


3重点难点 评论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渔歌子》教学设计 评论 ​

《渔歌子》教学设计

设计者:泸县玄滩小学 李绍琼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过程:

一、以歌曲导入。
1.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2.板书课题。解题:《渔歌子》读题。
3.介绍词。
4.生介绍张志和。 《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二、初读,学习生字,读准读通词。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词,把词读准,读通顺,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提出疑问
2. 自读全诗,整体感知。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三、想象,品出词中画。
1.再读词,要求:读出节奏感。
2.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词。 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3.引导学生抓住“不须归”来理解诗意。
4.结合图,边读词,边想。词中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不须归”原因。(你从哪里读懂的。)
5.分析词的一二句。
词中描写了什么景物。指名说,师画简笔画。
6.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的内容。
7.师总结:诗人就住在岸边,每天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全班齐读诗一二句)天空白鹭飞翔,岸边桃花盛开,碧波鳞鳞,鳜鱼跳跃,好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图,难怪诗人说:“我不须归。”
8.你还能从哪些诗句读懂诗人“不须归”的原因。
9.抓住“斜风细雨”引出三四句的教学。
10.课件图:引导学生认识“箬笠和蓑衣”。
用()风()雨来说词。
11.张开你想象的翅膀,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斜风细雨中的景象,体会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
12.师总结:是自在的生活让诗人说“我不须归。”

13、引导学生交流全诗意思: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四、品出钓中情,师生对读。
1. 师介绍:张志和不仅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他被贬官后,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整天醉情于山水,追求悠闲自在的生活。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
2.课件:《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哥哥这首词写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3.师生作诗和诗。
4.师总结:张志和钓鱼不用鱼饵,那他钓来了什么呢?我们明白了,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飘逸。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来诵读。(配乐读)
  5.教师小结: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的孤寂与冷峭相比,这首词所表现的平和与怡悦,自然别有一番韵致。
五、积累语言,拓展延伸:苏东坡爱张志和的《渔歌子》并赋新篇:
浣溪沙
西塞山前白鹭飞,扬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六、默写古诗
七、布置作业
1.请你配上一幅彩色画,可以画水彩画、油画、彩笔画等,爱好画画的同学,请用你的画来向人们展示江南的美景吧!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

                 白鹭飞斜  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     不须归



Tags:渔歌,ppt,课件,教学设计,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