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记承天寺夜游PPT

日期:2016-6-17 13:19 阅读:
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ppt的图片及文字,希望对大家进行课件备课时候有所参考: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汇。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的优美意境,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3、学习文章简约传神的写景,含蓄隽雅的抒情。

ppt图片:

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文档内容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

月夜情怀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著名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三父子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记承天寺夜游》就写于此时) 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时年64岁。死后谥“文忠公”。

背景知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 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读准下列句子的停顿

1、念/ 无与为乐者,遂/ 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2、怀民/ 亦未寝,相与/ 步于中庭。

3、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qǐn

xìng

zǎo

准确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以及加色的字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1、念无与为乐者

2、 庭下如积水空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院中月光如水一般明澈

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柏?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见月光照进门里,就高兴地起来走出去。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便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睡,于是一起在院中散步。院中月光如水一般明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参考译文

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你能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吗?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根据下列关键词句进行体会: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心情变化

欣喜——遗憾伤感——悠闲——旷达

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的文字,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体现出“一切景语皆情语”。

再 见

Tags:承天寺,夜游,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