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4节 群落的演替(通用)优质课教案推荐

日期:2016-2-22 16:07 阅读:
1课时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高中生物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

2、举例说出群落演替的类型。 

3、阐明群落演替的过程。 

4、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5、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认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策。

2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四章的前三节已经学习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基础知识,对种群已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历的简单性和生活环境的差异性,学生对群落演替现象还仅停留在零散的、非系统的感性认识上,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

3重点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案例引入:

展示教材中的“问题探讨”的案例,由此引入本节课题。

活动2【讲授】一、群落演替的概念

通过分析案例回答以下问题,引出群落演替的概念。

1、火山为爆发前,该地区的所有生物是不是群落?

2、1919年形成的群落和1909年形成的群落是否相同?

3、最后形成的小树林是不是原来的那个群落?

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群落结构因此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

总结归纳:群落演替的概念。

活动3【活动】设疑:不同的群落是否演替过程完全一样?通过两个实例来探讨这一问题。

实例1.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79“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重点落实演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合作探究】

1、为什么在裸岩上首先定居的是地衣而不是苔藓?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阶段能够取代地衣阶段?

3、从地衣阶段到苔藓阶段到草本植物阶段,演替过程中土壤怎么变化?生物的种类数量怎么变化?植物形态变化有何特点?为什么?

4、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针对重点、难点、学生易错点做出强调。

小结:光裸岩石上发生的演替过程。

思考: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生在光裸岩石的地区?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演替过程是否相同?

实例2.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合作探究】

(1)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依次经历哪些阶段? 与裸岩上的演替有何不同?

(2)是不是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演替成树林吗?为什么?

    小组汇报展示,教师点评并作适当拓展。

小结: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及其和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的区别。

【自主学习】

这两个实例的演替过程分别代表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阅读教材P80最后一段, 总结演替的两种类型,完成学案中表格。

活动4【讲授】二、演替的类型

核对学案,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概念及区别。

活动5【讲授】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思考讨论:

观察林中小路的图片,分析讨论下列问题:

1、小路的出现是哪种因素导致的?

2、人为踩踏对植物分布情况有什么影响?

3、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什么景象?

分析得出: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的演替。

学生观看图片等相关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人类的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何影响?

讨论得出: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活动6【讲授】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通过一系列图文资料的展示,学生阅读了解我国自然环境的历史、现状,以及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政策的重要性。

人类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致力于生活环境的改善。

活动7【测试】课堂检测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案例引入:

展示教材中的“问题探讨”的案例,由此引入本节课题。

活动2【讲授】一、群落演替的概念

通过分析案例回答以下问题,引出群落演替的概念。

1、火山为爆发前,该地区的所有生物是不是群落?

2、1919年形成的群落和1909年形成的群落是否相同?

3、最后形成的小树林是不是原来的那个群落?

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群落结构因此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

总结归纳:群落演替的概念。

活动3【活动】设疑:不同的群落是否演替过程完全一样?通过两个实例来探讨这一问题。

实例1.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79“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重点落实演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合作探究】

1、为什么在裸岩上首先定居的是地衣而不是苔藓?

2、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阶段能够取代地衣阶段?

3、从地衣阶段到苔藓阶段到草本植物阶段,演替过程中土壤怎么变化?生物的种类数量怎么变化?植物形态变化有何特点?为什么?

4、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针对重点、难点、学生易错点做出强调。

小结:光裸岩石上发生的演替过程。

思考: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生在光裸岩石的地区?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演替过程是否相同?

实例2.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合作探究】

(1)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依次经历哪些阶段? 与裸岩上的演替有何不同?

(2)是不是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演替成树林吗?为什么?

    小组汇报展示,教师点评并作适当拓展。

小结: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及其和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的区别。

【自主学习】

这两个实例的演替过程分别代表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阅读教材P80最后一段, 总结演替的两种类型,完成学案中表格。

活动4【讲授】二、演替的类型

核对学案,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概念及区别。

活动5【讲授】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思考讨论:

观察林中小路的图片,分析讨论下列问题:

1、小路的出现是哪种因素导致的?

2、人为踩踏对植物分布情况有什么影响?

3、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什么景象?

分析得出: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的演替。

学生观看图片等相关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人类的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何影响?

讨论得出: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活动6【讲授】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通过一系列图文资料的展示,学生阅读了解我国自然环境的历史、现状,以及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政策的重要性。

人类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致力于生活环境的改善。

活动7【测试】课堂检测

Tags:4节,群落,演替,通用,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