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放下冷漠做真我

日期:2013-12-28 14:19 阅读:
  近在浏览蒋方舟的博文时,看她谈起所谓的“学术女”,她讽刺自己在课堂上总是用一堆堆的专业学术名词回答问题,让人听得云里雾里,大家不知所云,却认为她是个厉害的“学术女”,十分“专业”。但她却自我“揭示”道,其实越多的生僻专业名词,越证明自己没有思考。
  专业术语,浮华词藻堆砌的城堡下是一颗麻痹的心,没有思考,凭显浅的理解和语感在词海里翻找,拼凑成一大段听似十分专业,头头是道,让人敬畏的话,实则是根本没有真正的思想与个人主见的充满生僻字词的一堆废话。这种“谈吐模式”的虚伪让我不禁对此嗤之以鼻。
  总有些人企图把自己浸入学术词海内,想要给人留下才学渊博、自信聪慧、超凡脱俗、独树一帜的美好形象,像专家般口吐冗长名词,滔滔不绝、乐此不疲,把人唬得一楞一楞,不知就里还拍手叫好,他便心满意足。面对众人的称赞与膜拜,恍不知自己早已在成千上万的先人早已总结好的长词中逐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只懂得把它们像迷雾弹般扔向昏沉的人群。
  我们有时也在自我麻痹,麻木不仁,仿佛大脑已超负荷,在生活的词海里翻找,冷漠地敷衍所有事和所有人。不仅仅是指“学术发言”,还有对生活的态度。当身边的人都放弃认真思考,拖着身体在社会游走,便成了一个冷漠的集体。他们张口闭口讨论着无关紧要的事,遇到深刻的问题便说些大家都似懂非懂的话,毫无实际意义,本能地回避生活中的深刻,自甘堕落。
  不幸的是,这种冷漠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别人不易察觉。因为他们不光在冷漠这个社会,而且是在冷漠自己。他们或许性格活泼开朗,风趣幽默,拥有一众朋友,却会在一个人的时候开始感到孤寂,并不知为何。他们清楚自己一无所长,便用华丽的词藻和毫无深意的“学术性”话语掩饰无知,他们从不思考,任由惰性被发挥,他们懒于思考,得过且过,自我冷漠,甚至不清楚自己的真实想法,变得麻木空虚。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去思考?
  一旦意识到了自己的冷漠,就好好想想吧。静下心,好好反省,找到病根,发掘出尘埃下真实的自己,了解自己,才能自我解救。一时的失足难以避免,别让可怕的冷漠吞噬自己,给自己多一些时间思考,前进的路也会明亮许多。
  【教师点评】:
  古人云“大智如愚”,现如今,有些人却急功近利地“大愚若智”,本文作者从这个现象中深入探究人性的复杂,明确放下伪装,做回真我的人生真谛,言辞精当,思考深刻,确为佳作!
Tags:放下,冷漠,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