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浅谈少年田径业余训练的特点

日期:2012-2-7 09:34 阅读:

       为了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必须了解少年运动员业余的业余训练特点和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根据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特性从跑、跳、投、攀、登、爬找出少年在田径训练中的薄弱环节,为今后的业余训练和深入研究找出方向。
        一、训练的基础性和科学手段
        业余训练的周期长、难度大、见效迟,一般项目的运动员都要三年成形,五年成才,八到十年成器,这是一项投资在前、效益在后、打基础和着眼于未来的工作。业余田径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应遵循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竞技能力提高的规律,这就决定了田径少年训练必须以打好基础为主,加强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分级训练,层层衔接层层筛选,做到金字塔式的训练工程台阶。在此原则上注重田径少年各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运动素质,开展多种田径项目的学习,提高少年儿童对田径训练的兴趣,并在基础上根据田径项目的特点进行适当的专项训练,并要注意训练的科学性。既要讲金字塔式的阶梯训练与培养,又要将不同年龄段的队员进行科学有计划的训练。少年阶段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各个生理器官尚未成熟,承受不了大负荷的训练,在训练中运动员负荷要循序渐进,不能突然加大运动负荷进行训练,应有节奏的加大,使之达到适应能力,所以说少年田径业余训练要求注意合理安排训练内容与节奏,充分考虑到队员的生理特点和心理承受能力。
        二、业余训练的性质和阶段性
        业余训练的性质即不是全天、半天的训练,而是在完成学习后的业余时间,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进行的训练,与我们承认的训练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参加训练的少年年龄均在8-15岁之间,他们正处于小学和中学阶段,应该把学习文化课作为主要任务,只有掌握和运用文化知识才能成为社会人,才能接受科学训练的原理和训练做工力的完成。文化知识丰富,训练的理解能力强,也能够完成计划要求,使得队员在每次训练课中积极主动完成动作,心态同学习文化课一样有兴趣,兴奋点高,注意力集中,抑制性强,恢复快,能够得到学习训练双丰富。对于训练的阶段性来讲,要求全面发展,注重柔韧性、协调性。根据少年阶段的生理特征可塑性强,大脑皮层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及完善阶段,此阶段是各种技能形成最快的阶段,也是技能储备最容易增强的阶段。其中6-12岁是发展柔韧性、协调能力的最佳阶段;13-15岁是协调能力趋于成人的阶段,为此根据少年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发展技能应把握时机抓住重点。三、训练内容的多样化
        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是打基础的阶段,采用多样化的训练内容,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田径训练比起其他项目的训练较枯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兴趣容易转移,在这样的阶段中就安排多样化、有兴趣的训练模式。比如:柔韧性训练,多编排有利于柔韧练习的游戏如压肩触球,下桥触物体等使其队员在练习时快乐不紧张中完成韧带极限。协调性:多做一些反应跑、往返跑、球类活动、原地各种跳、做两人或多人叠罗汉、垫上运动的多种滚翻、有趣味的支撑跳跃等。速度:可采用短距离起跑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磴跑、车轮跑、拉人50米急跑、计时往返跑、单双腿行进间跳、原地弓步跳、对抗性接力、急行跳远等专项速度练习。力量:托人深蹲起、两人推小车、单双杠上运动、垫上仰卧交换举腿、马步推片、双手持杠铃片左右绕环,学一些五行兽的爬行。因此,必须通过多样化有趣的练习手段提高队员的兴奋点,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训练中去。采取内容丰富,方法新颖,手段多样是田径少儿生理和心里特点的需要,是年龄段的需要,也是打好基础的需要。在此年龄段要注重训练和比赛相结合。通过比赛检验队员的技术、战术、心里等方面的成熟情况,得到第一手的训练资料。
        四、训练方法的量变化
        少年田径训练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一种是量大强度小,另一种是量小强度大。采取强度训练来提高速度和素质这种方法是短期的现象,在少年训练中有优势,通过多年的训练这种优势逐渐消失,最后将明确到量大强度小的训练方法。高强度训练对人体神经系统、内脏器官、肌肉、关节、韧带都会造成较大的损伤,高强度训练有利于速度、协调等素质的发展,对于成绩的提高有明显效果,为比赛打基础,高强度训练一定遵循强度大量小的规律。强度小量大的训练方法有利于速度力量素质逐渐提高,对少年的身心成长有重要意义,为后期训练起到决定性作用。量过大会出现疲劳伤病等弊病。强度大或量大是在于有氧和无氧的运动供给。田径少年有良好的素质才能谈到技术的应用和技能的发展,在强度量的训练上两者一定用科学的手段来调理安排,是少年田径训练起到有效的作用,达到理想的效果,把悠扬的训练比重加大些,使得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适应大运动量的训练打下基础。

Tags:浅谈,少年,田径,业余,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