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如何有效开展教育科研与写作

日期:2011-7-10 17:50 阅读:

如何有效开展教育科研与写作

    江西宜黄县一中吴建国

    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生产力,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才能减轻学生负担,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希望工作在第一线的广大教师,要既当教师又当学者,把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为多出、出好人才作出更大贡献。我在这方面先走了一步,谈点个人的肤浅体会。

一、坚持教学与教研相结合

我从事化学教学已有十多年,主要在高三年级任教,对化学教材内容应该说比较熟悉,说实在话,不备课也能到课堂上去应付。大家知道,人是有惰性的,如果老是满足一个星期上几节课,在教学和业务的进步必然不大,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呢?我想,只有进行教研和写作,因为要教研就必须钻研教材,要查找资料,要学习。从86年开始,我给自己规定了一条:不管工作怎么忙,每个月都要写出两篇以上的教学文章。就这样,我坚持了几年,发表了二百多篇教学文章及论文,单独出版了三本教学参考书。通过这几年的教研与写作,我的业务及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中学教材更熟悉了,教学方法有了改进,并能较好地掌握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以及之间的纵横联系。

我认为中学教师搞教研,一定不能脱离教学,如果脱离了教学,教研就没有生命力,也就失去了教研的意义,教学与教研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为教研提供材料,教研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开始几年我发表的教学文章有一些是在上课的教案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或是课本上的问题答疑等。如在《中学生化学报》发表的“K2S和K2SO4的鉴别方法”就是课本上的一道习题,我上课给学生讲了这道题的十多种鉴别方法,下课后,觉得这道题能写出一篇小文章,于是经过加工整理写成了这篇文章。近来我一直担任高三毕业班的化学教学工作,高三在进行综合复习时,必须归纳整理出系统或规律性的知识给学生上课,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我发表的很多文章是在综合复习时的总结或延伸,如在《化学教学》上发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试卷讲评”、“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江西教育》上发表的“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等等,可见教学与教研紧密相连。

有人说:“教研影响教学”。这纯粹是外行说的话,教研只能促进教学,怎么会影响教学呢?从事教研与写作的人备课是极认真的,因为一篇文章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教案,写一篇教学文章要看很多资料,要花几天,甚至一个星期以上的时间。我用写出的文章作教案去上课,总是得到学生的好评。因为经过一写,文章中知识的来龙去脉都弄得一清二楚,讲起来也就头头是道,效果自然比较好。

二、勤写“教后感”,为教研提供素材

很多老师只重视课前的准备和设计,但我觉得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同样十分重要。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从门外汉到入门,到进步成长,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教后感”的认真及时书写和充分利用也确实起了不小的作用。

我个人认为,书写“教后感”至少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1)真实地记录教学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教学改进;(2)及时采集师生智慧的闪光点,可以促进认识的深化;(3)是个人教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4)为教研论文提供丰富素材。在第4点上我感受尤深,近来我撰写发表的十来篇教研论文,完全可以说,若没有大量的教后感提供丰富的素材,我根本写不出这些文章来。

93年上学期,在一堂课上,我在讲解一道有机制取题的启发下,产生了“如何提高试卷讲评效果”的想法,课后写进了“教后感”。后来围绕此问题继续积累,在此基础上整理成文——“加强信息反馈,提高讲评效果”。课堂上有些受到学生欢迎的教学语言,我总是及时地记载下来,时间一长,内容多了,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了一篇“试谈化学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的论文,反映很好。

阅读以后的“教后感”,不仅可以可以把零散的教学经验,教学偶得集中起来,而且可以衍生出许多新的心得体会,经过系统整理,可以撰写出质量较高的教学论文。我在《中学理科》发表的“寓开拓智力于总复习习题选编之中”,在《化学教学》发表的“谈谈中学化学课堂小结”等几篇论文都是这样写成的,并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

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再及时将点滴收获写进“教后感”,这样经过“学习——实践——总结”的循环,理论和实践的水平可以稳步地提高。

三、教研课题的选择原则和策略

教育教学论文选题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从个人实际出发,从学术信息出发,一个选题,当或不当,其衡量的原则是:

1、价值原则 

    选择课题首先要考虑是否有研究价值,主要包括:对发展学料教学理论有贡献;对指导学科教学实践有现实意义,或者是可操作的,象现行高考出现的新信息题,研究其特点、类型、解法以及产生的种种思维定势就是一个迫切的有现实价值的课题,能够被他人利用,得到广泛的认可。

2、创造性原则 

    选题应有创新意识,决不能人云亦云,尾随人后。例如求解化学选择题的方法问题,大家都取材于分析法、筛选法、计算法等这些人人皆知的方法,就失去了阅读的价值。要做到“旧中见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实、人实我深”,象《中学生数理化》杂志开设的“启智篇”中的文章,就突出了一个“新”字。

3、科学性原则 

    课题必须选之有因,立之有理,具有客观的事实根据和科学的理论依据。科学性原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选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二是应该以客观规律为基础,记得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在80年代初就提出“要把教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4、可行性原则 

5、学科教学论文要讲究实效,首先要服从于教学改革的教学实践的需要,为教学服务。因此选择课题,必须考虑自身的知识、精力、资料、时间等情况。好高骛远,凭一时热情,不顾情况去选题必定要碰壁。

可以说,学科教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不计其数,关键取决于我们是否有强烈的选题意识,是否千方百计去获到信息,能否持之以恒地搜集资料,有的中学教师,条件和我们相差无几,却能不断地写出文章,原来“处处留心皆文章也”。

选择教研课题还必须讲究策略:

“题目宜小不宜大” 尤其是对初学写作的教师,无论是教研课题还是文章题目,要以小为宜,题目过大,往往水平有限、经验不多,材料不足,会产生写不下去的困难,很可能半途而废,即使勉强搞下去,写出的论文只能是蜻蜓点水,或者虚有其表,华而不实。例如“化学教学中的思维问题”这个题目就很难写得好,贪大求全,顾此失彼,意多文乱,写不出好论文,象上述课题可以逐步缩小:

①化学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②化学教学中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③从一道例题看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经过三次缩小,题目较易上手。当然不是说题目小就不必涉及理论,我们应该以小见大,用小题目衬托出广阔而深

刻的理论背景。

“见地宜新不宜旧” “文贵创新”,有无新意,关系到文章价值的大小。教育教学论文写作更要刻意求新,宣传新观点、新思想,介绍新方法、经验,反映时代气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题材雷同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它、理解它,选择与众不同的构思,旧题新作、旧题新解或者另辟蹊径、新题新作。例如《中学理科》刊登的《试谈计算型选择题中数据的种类》,将习题提供的数据归纳为:(1)隐蔽数据;(2)虚设数据;(3)范围条件数据;(4)供选择数据;(5)应知数据;(6)模糊数据,这里与大家都那么看,都那么写的常见方法有所不同,实是标新立异,很有特点。这样的写作就不会千篇一律,而是异彩纷呈了。

“内容宜熟不宜生” 选题要避免陌生,缺乏基础、体会不深的内容。作家冰心说:“不要写自己经验以外的东西”。写自己的题材,得心应手,容易获得理想的效果。例如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与方法,关于基础知识系统与规律性方面问题的探讨,实验改进和设计,答疑,解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都是我们教学中必须碰到的问题。

总之,教育教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有规律,可没有现成的方法,方法和技巧靠自己去摸索、去探索。只要通过多读、

多写、多改的写作实践,掌握科研写作的本领,并做到运用自如,就一定能够创造性地写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以提升自己的素质。

Tags:如何,有效,开展,教育科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