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教育的公平依赖于民办教育的成熟发展

日期:2011-6-17 11:45 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私立教育源远流长。远在2400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等就开始兴办私学。战国时期,形成了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私学“百家争鸣”的局面。自此以后,私立学校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那么现如今,面对雨后春笋般繁多的民办教育,我们有幸请到安博教育集团副总裁薛建国做客中国网,谈谈他对待这一现象的看法。

民办机构是历史的必然

    薛建国说,民办机构走到今天是一个历史的必然。我们没有办法抛开历史看这个机构的发展历程,这都是现实条件下实际上存在和发生的,我们要理解存在的价值。总体来看我觉得经历了这么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刚才你讲的小规模的教学,小到一个老师带一个孩子,他不能算机构,这是一对一的教育服务。

我也干过这个事,我自己上学的时候也干过家教,这还不能称之为教育机构,他带着十个八个学生的时候,当他开始注册了以后需要在一个合法的执照下经营的时候才可以称之为机构,否则就是一个家庭作坊。谈家庭作坊跟现代企业比应该不是一个概念,当然没有太多的意义了,我觉得第一个阶段就是小型教育机构,它是有正规的营业执照,他是真正在现代的法律法规要求下从事经营活动的。但是它很像一个作坊,一个教师和某几个教师带着一些学生,或者带着一批学生完全是粗放阶段靠教师个人的名誉、品牌、教学技术、教学的经验和家长对他的认同,靠的是个体的魅力,个体的影响力来形成一个小规模的教学,这是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教师这个人会教书,教的好,学生喜欢就可以了。

到了后来一个阶段,这样的公司满街都是,小规模的很容易做成这个事。第二阶段就是有一些机构开始发展起来了,进入到中等规模的培训机构或者是教育机构,这个阶段需要有更多的教师,一个人不够用了,需要更多的教师,可以服务于更多的学习,因此就出现了教师的管理,因此就出现了我们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出现了这个课程如何规范化、标准化,让每一个学生接受的是我机构的高质量的教育,而不是每个教师水平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这样显示出机构的水平,这就有了初步的教师培养,初步的课程研发,初步的教育科研和初步的师生的管理,它很像一个学生,单体的学校,单体的学校还是一个店,一个学校,我叫做中小规模,这可以独立经营,有了自己的管理。到了第三个阶段,有一些学校起来有复制一个分校再办一个学校的冲动和愿望,市场也有了更好的需求,你一个机构给我提供的很满意,能不能让更多的人接受这种教育,所以学习者有这样的需求,教育者有这样的愿望,就吹生新的技术雏形,比如说联盟的,比如说加盟的,比如说分校扩展式的,比如说到处开花。这就出现了一个多学校的管理,不是单一的学校,而是多校区管理,多学校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了资产的管理,每一个点上都有教学点,都有土地、房屋、设备、设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教师的配置,还有管理,原来一个校长管没有问题,现在看不见了,北京一个,河北一个,怎么样把管理移植过去,大了需要资本,让现金流不断,提高教育效果的同时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让它同等条件下产出更大,周转更快,效益最高,成本最低,这就是一个科学,这需要什么人进来呢?需要真正的资本专家加入,需要资产管理专家加入,需要财务专家加入进来,需要管理专家加入进来,还需要各种各样的公关、政府关系。凡是具备这样的新型的团队配置就是更加专业化。

原来的校长会教书他只会教书,会管一个学校只会管一个学校,再复制的时候这些角色不可能所有能力基于一个人身上,需要专业化分工,团队化的组合,把这个学校提升到新的层面上,这叫真正的现代规模化的公司的出现是我们整个教育市场发展到今天所催生和呼唤。因为这样的企业更加注重品牌的建设,不是个人品牌,而是企业品牌,任何犄角旮旯里面发生的事情都会给你的品牌增光添色或者带来损害。对品牌的管理,法律的控制都成为管理的重要部分,一个教育背景的人已经不能够解决问题,一个单一完资本的搞不定,一个只懂法律的搞不定,一个只会算帐的人搞不定,这样的企业,今天这些上市公司的企业出来,就是这个市场的需要才出现的,这样才会真正的把教育服务,教育培训推到一个产业的平台上去,而不在是一个我独立的一个企业的层面上去。所以从一个小的培训机构变成一个教育企业,变成一个推动教育产业发展,引领产业发展的企业,这是一个不同层面上多次的跨越,非常幸运的是我们这个企业已经走到这个平台上来,他就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规范着走,这个好处就是老百姓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老百姓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更多的人为他为的品牌而努力,更多的人为他的发展,为这个企业的发展配置各种各样的资源,更多的外部的人才加入到教育行业中来。教育行业不仅仅是教师的行业,便成了一切为教育行业提供服务的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聚集来的时候,这个产业就上升到新的水平了。

所以资本的流入带来人才的流入,才会带来行业水平大幅度前进,否则我们永远都是教师办作坊,大作坊,小作坊,这个就是不符合现代产业发展需要。

公办学校的不可复制性

    薛建国在谈到公办学校的不可复制性时说,由于市场上出现了竞争,大家才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没有市场的冲击力我们的公办的学校,很多学校已经没有自我更新,自我改革,自我发展的动力,不够了。因为它衣食无忧,没有生存的压力,没有发展的欲望。一个学校能否发展完全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幸运的碰到一个非常有事业心和有追求的校长,就成了这样一个事情。我们靠成了撞运气,撞上这么一个校长,碰巧被某一些领导拿上来了,碰巧成就一个优秀的学校,靠撞运气。但是民办学校,民办大浪淘沙,是在市场最活跃的实践当中脱颖而出,做生下来的一定是最优秀的,而且它这种市场机制本身就是生生不息的在推动优秀人才不断出现,优秀的有事业心的校长不断的涌现,优秀的有追求的校长不断的成长起来,它的机制在起作用,这两个完全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公办教育是大体制,小机制。民办是小体制,大机制,体制不受束缚,机制非常灵活,因为前者有体制的保障,所以它可能不会很差,但是它很好的机会流失了。

不同体制 不同产物

    薛建国针对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教学体制差别时说,北大、清华的天才不是你学校的机器可以生产出来的,这是很多综合要素在起作用。民办的体制恰恰是机制比较灵活,你可以任意的去创意,赋予它发展的生命力,在体制上受约束少,没有人保证你的底线,因此你只能让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最低的基本线,你把底线不断的提升,能提升者脱颖而出,不能提升者就会被淘汰掉,最后的结果留下来的一定是优秀的,这是两个不同的体制和机制下出来的两种类型的教育组织和机构,它代表着不同的方向。但是当前这个情况下公办教育依然占着主导的位置,民办教育也在快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补充,希望最终有一天占有半壁江山,那最好不过了。


    只有民办教育大力发展,老百姓才可以有所选择,才愿意选择,对他来说才是公平的,所以很多貌似公正的东西并不是公平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一个多元化的教育体制下,不管是民办教育也好,公办教育也罢,只要有利于中国的教育发展,只要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就是好的教育体制,俗话说存在即合理,所以,不要常常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民办教育,或许就如同薛建国副总裁说的一样,只有民办教育的成熟发展才能获得教育的真正公平。

Tags:教育,公平,依赖于,民办教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