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研究发现,大学教学基本上属于传统型教学,传统型教学在教学方法、课堂交流、课堂控制及课堂艺术四个方面得到了诠释与印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力,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迫切需要触及的领域。 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部门,教学是大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因此,教学方式对于学校 教育 尤为重要。现仅从教师的视角来窥探大学的课堂,通过教师的言行,从教学方法、课堂交流、课堂控制及课堂艺术四个方面来分析教师眼中的课堂教学。 1教学方法 在教师看来,课堂教学不容质疑等同于讲课,学生的任务是听,而课堂的任务就是把知识和理论讲清楚。这样,大学的课堂上就只有教师的声音,而没有学生的声音;课堂上传递的只有知识,而少有情意和心灵。在大学的课堂上,教师也不假思索地模仿着大多数人的教学方式,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内化到自己的习惯当中。单调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得大学成为一个没有批判性、没有灵气、没有创造性的堡垒。大学本是知识创新的发源地,思想碰撞的运动场,才情抒发的灵感园,然而它又是一个最保守的地方,充斥着厌学逃课的学生,自我陶醉的教师,以及枯燥乏味的课堂。沿袭传统的原因是跟其他更深刻的因素紧紧纠缠在一起的,如学时有限,教学任务太多,班级太大,学生太老实(上课只适合听,不愿发言),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课堂中内容是第一位的、方法是第二位的等,这些都是应用讲授法的原因。显然这当中已经触及了我们这个教育体制的问题。正是从体制传统到学校教学计划,再到课堂、教师,这样一种从上到下的千丝万缕的循环联系,构成了大学课堂保守性的强大后盾。 2课堂交流 教学是一种关系性存在,课堂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课堂交流是师生互动的表现形式。根据分析学派的研究,满足教学发生的条件分为两个方面。[1]一是从任务词方面推出的必要条件,这就是:a.意图条件:即凡是试图引起学习的活动都可以称为教学活动;b.实际展示特定的学习内容;c.以学生的认知方式进行行动。典型的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传统型的大学课堂教学都满足了这一条件。另一是从成就词意义上推出的充分条件。教学活动发生的充分条件是师生以教学为中介,进入了精神的共享和情感的互动状态。课堂教学必须经由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才能真正发生。课堂交流的实质应该是师生作为人际之间的“你—我”式的平等对话,其目的是创设一种师生得以自由表达、相互促进的宽松环境。 课堂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根据其借以发生的中介主要有言语交流、体态交流和情感交流三种。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个口头的赞赏、一个温和的批评、一次热烈的讨论均是言语交流的形式;一个手势、点点头、微微笑、摆动一下身体,转移一下视线,走到学生当中去,拍拍学生的肩,握握学生的手,都是体态交流的形式;情感交流的具体形式也不少,比如师生之间的对视,心灵感应,一个眼神可以表达出默许、赞赏,也可以表达出提示、批评等丰富的情绪情感。依照交流的双方可以分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生生之间的交流。由此可见,现行大学课堂交流方式的特点有三:一是它的具体方式比较单一,二是它主要体现为师生之间的交流,缺乏生生之间的交流,三是大学课堂上的交流一般是由教师主动发出的一种单向交流。 课堂交流的内容涉及师生作为人际交流的所有方面,包括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生活经验的交流等,师生之间交流的内容主要涉及教学内容、 考试 等很少的领域,具有功利性的特征。 由此可知,课堂交流是教学的前提条件,即便是在传统型的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单向的控制,学生只有达到“神入”[2]的状态,教学才实质性地发生了。但这种在课堂上“神入”的状态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隐性逃课”现象。课堂上为数不少的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或看别的书,或窃窃私语,或玩游戏机,或吃东西,或梦幽周公等等行为,比比皆是。我们不禁要问:教学真的发生了吗?教师对学生的隐性逃课实施怎样的对策呢?这是课堂控制要研究的问题。 3课堂控制 3.1课堂秩序的维持 课堂秩序、课堂纪律的维持是课堂控制的重要方面,也是令大多数老师头痛的一个问题。从我们的课堂观察和访谈来看,大学课堂上,教师对课堂秩序的维持显得乏力。“点名”是常用的技术,点名一般有两个作用,一是出勤考核,二是强令学生回答问题。加上平时成绩的砝码,以此来维持课堂的出勤率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掌握着学生的“分数”,这是教师在课堂上权力的保障。但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课堂中的“隐性逃课”现象,大多数老师不会给学生难堪,“只要你不捣乱,无所谓。” 3.2课堂时间的控制 如果说教师在课堂秩序的控制上权力有限,在课堂时间的控制上,大学教师则拥有较为充分的支配权。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受课堂时间的约束,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由于课堂的复杂性,课堂时间的分配要随时依据学生的反应进行调整。这表明大学教师在课堂时间的支配上有较大的自由,充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在时间的具体分配上,只有少数的一两个老师认为区分了导入、授新与 总结 的时间比例,以及讲授、板书和其他的时间比例;大部分老师的课堂时间均由讲授占据,只不过讲授的内容有所变化而已。这让我们不免有些担心,教师在课堂时间的支配上是不是太随意了? 4课堂 艺术 以往我们对大学的向往,或多或少地都缘于对课堂的想往。想往课堂上教授的神采飞扬,想往与几千年前的哲人对话,想往那个令人激动的意义世界,想往任由思绪天马行空地翱翔。但是现在,在大学的课堂上,这种美妙的感觉已经久违了。老师们对艺术性的理解和回答让我们很失望。“艺术性就是把你想要表述的知识,用别人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解出来。”“艺术性就是要做到深入浅出,把艰深的理论和知识用浅显的话表述出来。”“艺术性就是要多讲一些实例,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讲清楚了,讲正确了,艺术性也就有一半了。”知识的授受与课堂艺术的联姻,成为大学课堂的一个特点,也是艺术的课堂久违的重要原因。 5结论 现在大学课堂主要由教师的讲授和板书组成,课堂上少有学生参与的行为项目,少有师生互动的行为。总体上看,大学课堂教学行为比较单一,课堂氛围比较沉闷。这正是以传统的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方法,缺乏课堂交流的教学过程,显得无奈而又随意的课堂控制以及久违的课堂艺术,共同诠释着大学课堂教学的现有状况。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的组织精神和特质。传统型的课堂教学在特定时期或许是传递知识的有效途径,但在社会环境变化迅速,创新成为生存和 发展 的重要前提的背景下,传统型教学为其特有的单边、单向性而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约束。改造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力,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迫切需要触及的领域。 参考 文献 [1]周浩波等.教学 哲学 [M].沈阳:辽宁 教育 出版社,1994,6. [2]此概念是周作宇老师在与我们的研讨中提出来的.他指出即使在教师单向控制的课堂中,如果学生的精神进入到教师所“铺设”的意义世界,在这个意义世界当中与教师发生实质性的关系,进行精神的交流,即学生达到一种“神入”的状态,教学由此发生. Tags:大学,教学方法,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