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妙语应对课堂非正常事件

日期:2009-6-4 10:11 阅读:

      “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面对课堂非正常事件,教师若能以高超的语言艺术和机智而巧妙的语言,艺术地予以应对,就不仅可以将课堂非正常事件转为难得的教育契机,而且还可以将导致课堂非正常事件发生的诸多偶发因素,化为难得的教学资源——一句话可使课堂教学一波三折,生动精彩,放射出活力充盈、灵动多姿的魅力之光。

  一、 话里藏话,旁敲侧击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怪异之言、突发之行、离奇之举,往往使教师不好直说,也不变明说。对此,教师若能直话曲说,绕道迂回,旁敲侧击,常常可化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

  有位物理老师在讲《分子运动论》时,发现一个学生在偷吃柑子,便故作惊讶地问:“请同学们注意,教室里有股什么气味?”很快,有同学判断出了是柑子气味。这位教师风趣地说:“不知是哪位同学想让大家了解分子扩散这一现象。不过,像这样的试验,还是应该在课后进行为好。”学生们都笑了,那名偷吃柑子的学生也悄悄地收起了柑子。

  对于课堂上学生偷吃柑子的“节外生枝”,这位教师直话曲说,话里藏话,引而不发,含而不露,巧借教学内容,旁敲侧击,将对违纪学生的批评和文明行为的教育自然渗透与教学活动之中,点到为止,既使学生加深了对分子扩散这一现象的理解,又避免了因与当事学生的正面交锋而伤害其自尊心的后果,可谓教育无痕,润物无声。

  二、巧牵妙引,机智附会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开放式教学,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理解,赋予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表达的权利,课堂教学因而常常出现令教师感到不正常的“另类”声音。对此,教师若能巧牵妙引,机智附会,则不仅可以为自己解围,而且还可以收到柳暗花明、别有洞天的效果。

  高老师在某地上大型示范课,开课前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观察自己并说说自己的特点。学生纷纷发言,有说高老师身材魁梧的,有说高老师眼睛炯炯有神的,也有说高老师心宽体胖的等等。不料,有个学生却犹犹豫豫地说:“高老师脑袋有点……秃。”高老师听后微笑着说:“这位同学观察得非常仔细,终于发现了老师身上的这块‘不毛之地’。”听课的师生顿时笑了起来。接着,高老师问:“谁能找个与‘秃子’意思相关的词?”“绝顶。”一个学生以很大的声音回答道。“那‘绝顶’的人是怎样的人?”高老师诱问道。学生齐声说:“聪明!”高老师笑着说:“对,我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课堂笑声一片。

  课堂上学生实话实说地“揭丑”,使众多听课教师和学生面前的高老师,一时显得非常尴尬。面对这种状况,高老师先是巧牵妙引,以一句“谁能找个与‘秃子’意思相关的词”的发问,引导学生将“秃”与“绝顶”联系起来,然后借助“聪明绝顶”这一词语,机智地将“聪明”这一特性附会在了自己的身上。高老师的机智和幽默风趣的话语,赢得了阵阵欢笑,博得了满堂喝彩,不仅为自己解了围、化了难,还彰显了他宽容学生、善待学生的人格魅力,体现了他驾驭课堂的高超的口语应变能力。 三、避实就虚,明扬暗抑

  课堂教学中,学生因身体欠佳、疲劳过度或者因教学内容乏味等多种原因,常常会产生注意力分散、持久性减弱和学习兴趣转移等情况。对此,教师若能不失时机地另辟蹊径,避实就虚,因势利导,明扬暗抑,常常可实现“正迁移”,获得“正效应”。

  教历史的林老师正在讲授《古代的货币》一节,有个学生睡着后鼾声响起,引得全班同学暗暗发笑,旁边的同学急忙将该生推醒。睡觉的学生很不好意思。一位林老师非吧自己叫起来狠狠批评一顿不可。谁知林老师不但没有发火,反而还笑呵呵地“表扬”他:“人人都说金钱很有魅力,可我讲得口干舌燥,有人却无动于衷,我对此感到欣慰啊!”

  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教师当然应该对之进行批评、讽刺和挖苦,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造成师生的心理对抗,甚至会立即引发师生冲突,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林老师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就巧妙联系教学内容,寓庒于谐,寓礼于趣,声东击西,明扬暗抑,将学生不听自己讲课说成是对金钱“无动于衷”。因为他的“表扬”出乎睡觉学生的意料,所以不仅减轻了睡觉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受到了应有的教育,而且还避免了师生的针锋相对,融洽了师生关系,从而使课堂教学出于和谐稳定状态之中。

  四、有此及彼,移花接木

  学生的年龄、心理和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常常会在课堂上搞一些诸如蓄意捣乱、起哄生事等“恶作剧”。对此,教师紧扣课文内容,有机把握联系,有此及彼,巧妙嫁接,常常可转守为攻,趋利避害。

  教语文的王老师到教室准备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刚将课题写在黑板上,一个纸团忽然砸在了他的头上,教室离顿时一片哗然。但王老师并没有大发脾气,而是幽默地说:“今天我们正要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没想到我自己先被打了一回。由此看来,我在同学们眼里,就是一个镇关西那样的人物。既然如此,那我今后一定认真改正自己的坏脾气,保证不像他那样欺压善良,鱼肉学生。好,咱们现在就开始学习这篇课文……”扔纸团的学生闻言,心生愧疚,而其他学生在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后就很快安静下来,和老师一同沉浸到了精彩的故事之中。

  对于学生的恶作剧,这位老师没有怒发冲冠,大发雷霆,而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迅速找到镇关西被鲁提辖拳打和自己被纸团所打这一“共同点”,用巧妙的语言将这一课堂非正常事件与课文人物相联系,由此及彼,转化话题,由彼及己,移花接木。由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而恶人镇关西被鲁提辖拳打和作为善人的老师被纸团所打并不具有可比性,所以这位老师的话语就不仅彰显了自己的大度,让扔纸团的学生产生了愧疚之感,而且激活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教学氛围。

  由于课堂教学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所以课堂上非正常事件的发生就在所难免。面对课堂上这些非正常事件,教师如果不能从容面对,就不仅会使教师本人出于尴尬窘迫的境地,而且还会时课堂教学出现纷乱或“黑屏”(教学中断)现象。而以上几例说明,教师如果能巧说妙应,从容机智地予以应对,则不仅会让教师本人摆脱尴尬窘迫,而且还会使课堂教学出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局面。

Tags:妙语,应对,课堂,非正常,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