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日期:2005-12-9 15:11 作者:lqm 阅读: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摘要: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更新教学思想,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关键词:新课标、素质教育、创造性、情感教育等]

全向21世纪的我国数学教育,应当具有时代特征,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适应时代的创新人才,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的具有重要性意义。因此,我们要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扎实贯彻执行,开创数学教育的新局面。

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是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水平现代化人才的关键性学科,加强和改善数学教育是高中教师的一项责任,一项任务。

一、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更新教学思想

(1)目的观。数学教学的着力点应是学生素质的普及、合格、提高。数学教学独特作用体现三个层次: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培养数学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教学就群体而言,要对每个学生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精神品格的发展全面负责。显然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切实面向学生,狠抓基础———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狠抓核心———注重学生学习活动中思维过程的教学,发展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数学能力;狠抓灵魂———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教学,以及伴随思维过程的情感教育,以促进数学教育的效果由数学领域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狠抓精神———树立意识与观念,运用数学策略与规律,并进而形成尊重科学真理的习惯和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使数学知识、能力、精神和人格和谐发展。

(2)结构观。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不满足于讲清书本上的现成知识,力求运用体现启发原则的多种教学形式,提示知识发生过程,讲清其来龙去脉,提高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把握知识的结构。

(3)质量观。评价数学课上得是否好,不能只看教师讲得如何,更要看学生学得如何,是否觉得主动活泼,思维是否处在积极状态。衡量学生成绩的优劣,不能只看考试高低,更要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观。辩证地看待数学教育思想,对数学教育的目的、结构、质量等持动态观点。数学教育思想应随着时代的进步、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青少年心理的特点以及潜能的揭示而不断更新。

(5)教学观。破除灌输死的书本知识“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和“为分数而教”的观念,树立“授之以鱼”和学以致用的观念。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摄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能力。应该以学法定教法,而不以教法定学法,破除“三中心”论,教育家布鲁纳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献真理给学生,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二、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特征

   数学是研究客观性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所以数学处于学生智能的中心地位,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科。素质教育观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具有一些不可忽略的显著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新课标的数学教学应贯彻数学的发展性。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的发展。

(2)在新课标下应体现充分发挥学生数学教育的延伸性。学生从数学教育中发展的素质能向其他应用领域迁移,特别是高中数学渗透的数学思维、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生在其他学科领域的素质提高,纵横交错,策略转移。

(3)新课标下的数学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主体性,着力于培养具有自觉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开展丰富多彩选修课让学生通过有效操作活动来体验用数学能解决生活上的实际问题。

(4)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创造力是学生运用数学信息并对其进行科学加工,从而产生某种新颖、独特、具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着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有密切关系,如探索问题的能力、转移经验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联想能力、预见能力、表达能力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具有创造力的人,100%的人富有警觉性、艺术性和责任感,90%人有积极性、自信心,勤奋和可靠性,88%的人通情达理,富有同情心和道德感,85%的人有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82%的人精力旺盛、适应性强有效力、直率和诚恳等。培养创造力要激发创造意识,加强思维训练,锻炼创造意志,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创造教学法,如探究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发现问题教学法和自主开发教学法。

三、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落实新课标的教学

实施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必须重视数学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教学呢?坚持5个原则,贯彻3个策略,做到5个要求。

(1)5个原则:①民主性的原则,师生之间民生平等,学生是数学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询问者、服务者,在师生双方和谐气氛中实现各自和人生价值。②大众性的师生原则,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都能应用数学解决问题。密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抽象实践形式化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增进学生学习兴趣③实践性的原则。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经过由学生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与发展,而不是通过教师讲解而获得好的数学知识,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学生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习者的交流、讨论,进一步归纳思辩从而形成数学结论。④探索性原则,对数学理论、法则与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研讨,逐步澄清问题,使用学生本质地理解数学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⑤差异性原则。教师不能要求学生获得同样性的成功,企图让所有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优异成绩是不实现的。要淡化分数,强化态度,关心学生能否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特别要关注保护数学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经常的善意的爱护和帮助,对于有潜力的学生也应在自愿前提下有针对地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吃饱”。

(2)3个策略:①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激化学生思维过程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淡化教育形式,是新课标下素质教育所注重教学实施的根本要求;②创设教学情景,让每位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是新课标下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愉快教学的核心精神;③减轻学生负荷,使教学中的合理要求变成学生内在的思维可求,使课堂向课外延伸,是新课标下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主体性教学的保证。

(3)5点要求: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体。要以知识为中心的传授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探索学习方面转变,课堂教学首先是学习过程,然后教学过程,师生之间相互研究、交流信息,学生要树立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责任感。②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应巧妙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后进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在教学课堂要杜绝教师指责学生,说一些讽刺语言,学生一时思路不通,要用目光鼓励,轻声提示,给学生鼓励,充分相信学生。③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获得成功。一个学生真正的发展源于学生成功体验和对学习的责任心。学习数学是自己的事,要努力学习钻研,才能达到目标,教师的权威在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而不是学阀式的教训和严厉的批评,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时,应充分肯定多说赞扬话语,你的一句话会对学生发展起一定作用,“一言兴才,一言丧才”嘛!④注重对学生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层次性。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标准评价,不同场合运用不同评价形式。⑤让学生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再创造是数学活动的灵魂,在课堂上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那种形式主义的让学生讨论问题,给很少的时间、空间,倒不如不用这种形式和方法。在课堂上坚持“三不讲三讲”的方法。凡是超纲的内容不讲;难点而非重点并而一时讲不清的内容不讲。学生能自己解惑的内容不讲。容易理解错误的内容必讲;似懂非懂的内容必讲;学生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内容必讲;通过讲解使学生在昏暗中见光明,迷惑中见真理。

   总之,在课堂上数学老师应以教师的师爱调动学生,以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以教师的语言鼓舞学生,以教师评价激励学生,以教师的人格影响学生,形成很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在掌握数学结构基础上提高数学素养。

Tags: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