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在真切的感受中培养创新能力

日期:2005-11-13 19:56 阅读:

在真切的感受中培养创新能力

 

                  张家港市西张中学    钟晓漫  215614 (电话051258036535)

培植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课堂是最好的领地,感受是最好的老师。

在与一位垂钓爱好者的交谈中,我真正懂得了为什么有的垂钓者半天没鱼上钩却仍然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原来他们在享受阳光、户外清新的空气;体味等待鱼上钩的悠闲自得,感受鱼在吃诱饵时的紧张;感受鱼上钩拉线的力量感,享受钓到鱼的成就感,享受鱼烹煮时发出的诱人香味;分享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吃鱼的快乐……也许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但最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由此我想到,在教学中除了寻找我的独特感受外,又应该如何把我的感受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去寻找“渔”的独特感受呢?在《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教学实践中,我得到了较为深刻的体验。

一、乐此不疲“为什么”

为什么在垂钓前我们往往要作这样的准备,“撒诱饵”?即使鱼儿没有真正吃到食物,闻到诱人的芳香,鱼儿也会乐此不疲,来回游走。我也得把我的诱饵抛给学生,让他们跟着我的思路走。

因此我拿着一个形状较为漂亮的月饼盒走进了教室。

师:请同学们猜猜里面是否有东西,有什么东西。

生:月饼,食品……

师:也老师嘴馋把里边的月饼偷吃了,你用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呢?

生:摇摇看,打开它……

师:请一位同学来把它打开。

 …………

师:刚才那位同学是沿着什么把一个立体图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的?(一边说一边把平面图在黑板上展示,并写出课题)

生:棱

师:沿着多面体的一些棱将它剪开,可以把多面体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能否把这个平面图形还原成一个立体图呢?如何还原呢?

生:沿着刚才展开的痕迹能还原(一名学生回答并还原)

师:立体图和平面图是有一定关系的,一些立体图展开成平面图,这些平面图也能折叠成立体图,它们的过程是互逆的。我们为什么要学立体图的展开图,它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生:包装,裁剪,设计……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人们对现代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看中包装了,作为一名设计者你必须把两者都装在头脑中,才能有所发展创新。对待其它知识也是如此。

…………

体会

我的“为什么”主要来自问题引入的情景设置上,情境教学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本节教学内容上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鱼儿一旦跟着香味来了,它就会咬钩。

学生的“为什么”主要来自学本节内容的实际意义,这是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先决条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问题的实际意义,值得我们探索研究,并应用所学知识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来说,从一张白纸到画上图形就是初步创新。

二、实实在在“做什么”

“诱饵”撒下后,我们该考虑做什么了。在教学中我要让同学们来试一试,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

因此,在前一天我把本节中的所有图形适当放大并标上序号发给学生,让他们带回家按照一定的要求剪下来,并按序号排列好,带到课堂上来。

在课堂上我把与教学有关的挂图拿出来与同学们一同分析,每一个小的图形折叠成了立体图形的哪个面。我还把挂图旋转,再与大家一同分析每一个小的图形又折叠成了立体图形的那一个面,从不同的方向去展开和折叠同一图形。同时由三棱锥的展开图的认识推广到n棱锥的展开图的识别,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每一个图形在脑子里形成一定的印象后,我又让同学们思考如何检验你的想象是否正确,大家自然想到了动手折叠剪下来的图形。学生们兴致昂然。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教师只要及时给学生方法指导,以帮助学生解决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偏差和问题。并留给学习者思考的空间,有利于学习者发挥主体作用。

体会

我的“做什么”主要来自如何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把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过度为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构成创新思维的重要的思维形式,而发散思维则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通过对教材形象的感受,使学生眼前形象与视觉记忆中的形象交替进行,有效地激活右脑,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学生的“做什么”主要来自发现问题,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创新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

三、余音绕梁“怎么做

   鱼儿已上钩就要拉线收网了。本课的教学也到了该总结收获的时候了。理解掌握了立体图形的知识,就该学会怎么运用了。

在学生已基本体会整个过程的情况下,我和学生一同回顾我们的经历与体验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是怎样从不同的方向去看同一个图形的,又是怎样从一个图推广的一类图形的识别的。再鼓励大家把我们的经历与体验从教学的课堂带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上去,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月饼盒的平面展开图,并把它折叠成一个立体图。

体会

我的“怎么做”主要来自如何让学生灵活多变。灵活多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灵活多变即思维敏捷、随机应变,对于疑难问题能提出较多的思维和见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去思考问题,注意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怎么做”主要来自如何回归生活,根植现实,这才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教学灵感是在创造性的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被激发。

    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尽可能的创设情景,让学生得以真切的感受,就更能激发出学生创造的火花。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坚信,只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数学课堂教学这片沃土一定也会培养出绚丽的创造教育之花,获得丰硕的创造教育之果!

Tags:真切,感受,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