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 何紫君 从事初中班主任工作多年,见证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我深切地热爱着这份工作,也深刻地体会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初中阶段,是孩子们成长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与思维发生重大变化、面临重要考验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刚刚步入青春期,十分的敏感要强,一点点的委屈挫折,一点点的荣誉称赞,都可能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影响。这一阶段,能够作为他们的师长,陪伴他们走这一段旅程,在学习上、日常工作上、为人处事上给予他们教导和帮助,使他们渐渐成熟、独立,渐渐培养起良好的品德修养与学习习惯,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我真正地觉得我是在“传道、授业 、解惑”,而自己正在培育的,是这个社会的未来。 在这么多年的工作中,我逐渐总结出一套具体而系统的班主任“施政纲领”,以确保班级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而这些纲领得以完美实施的保障,就是身为班主任的自己要具有“三心”——细心、耐心与真心。 首先谈谈细心。初中班主任的工作是十分琐碎而细致的,从编排座位,到安排值日,从出勤出操,到课堂纪律,一点一滴都需要灌注班主任老师的心血。刚刚从小学升上来的学生,很多时候都还是幼稚的孩子,在日常行为、学习方法上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师长的引导与指正。这些方面看似细小,但若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就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很难更正。古语有云:“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作为班主任,就应该深入细致、一丝不苟,在每一个细节上把好关,在一点一滴中教化好学生。 其次讲到耐心。也就是不畏繁复,持之以恒。如前面所讲,班主任工作在很多时候都是些“琐事”,而且日复一日,重复的概率相当大。同样的情况,会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学生身上发生;而同一个学生,也会出现前后类似的问题。作为师长,这时首先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导方法是否出现问题,有没有更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就只剩下不厌其烦地引导与纠正了。这种时候,可以多方面听取同事甚至学生的看法,不可盲目坚持某种观点,如果确实问题不出在自身,我就坚信一句话:“重复就是真理,重复就是力量”,不骄不躁的坚持和努力,必然换来成功。 最后是真心。与敏感的年轻学生们打交道,我认为,让他们感觉到你的真心非常重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尽量与他们打成一片,多一些情感上的交流,使他们体会到你是处处为他们好的,以换取他们的真诚相待,这样做起工作来往往事半功倍。当然,在象朋友般接触他们的同时适当地保留几分师长的尊严,做到不卑不亢,不怒自威,有更好的约束效果。 下面我就来详细地描述一下前面提到的班主任“施政纲领”。 一、学习上 一个良好的班级,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学习风气。“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其成长发展的影响之大,不用过多的语言去论证。班级整体有好学向上的风气,能带动每个成员积极进取、你追我赶,得到不断的进步。作为班主任,培养起这股好学的班风形成,是责无旁贷的。 首先,作为任课老师,应该把自己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一般来讲,班主任带的课(只要是主科)会成为学生们最重视的一门课,这门课如果能够学出成绩,会使学生们的自信心大大提高,也会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所帮助。我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近二十年,我所带的班级,尤其是任班主任的班级,数学成绩总是最好的。课堂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讲解,适当适量、扎实巩固的课后作业,加上巧妙安排、定期穿插的考试测评,可以使学生们牢牢地掌握课程上的知识;在讲解中加入一定的风趣幽默,作业中加入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再充分利用好学生们的重视心理,不难调动起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并在相互的竞争中不断取得进步。 其次,多方面地与各科老师交流,帮助搞好各科教学,做好任课老师的后盾。初中教学重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我一向鼓励学生全面平衡,各门学科都不偏废,培养学生们对各个学科的重视,让学生喜欢每一门功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对科任老师们的教学,我总是尽可能地提供支持与帮助。科任老师需要的学生,要舍得给他们。不管是音乐、美术、体育、还是电脑,我都特别支持,只要老师选中我班的学生,我都会鼓励学生参加。每学期特别奖励期末考试成绩全“优”的同学。各任课老师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协调好,合理安排好时间,及时了解各学科的教学情况,严格控制各科作业量。 第三,与家长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家长会、电话家访、约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兴趣爱好,也使家长能够有效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督促学生在家努力学习、保持与在校时一致的品德、卫生要求。现在的孩子,很多时候不愿意听家长的话,喜欢听老师的话。当孩子与家长的意见不一致时,我尽量做家长的参谋,做通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朝着家长合理的希望去努力。 第四,与学生展开座谈,深入探讨学习问题及学习方法。通过这种形式的交流,我可以直接从学生口中得知他们的学习状况,进行面对面式的指导。 总之一句话,在学习上,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和家长,大家形成一股合力,互相帮助,互相协调,为树立良好的学风而共同努力。 二、班级日常工作 班级日常工作是细小琐事的集合,这些细微之中却又包含无数的为人处事的道理,所以,也是班主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这其中包括: 1、班干部组织情况 新生入学伊始,老师与同学彼此之间都不太了解,这时候,我一般不会急于任命班干。我会花上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仔细观察、通过与学生的谈话来获得一定的了解,然后在班级中选出12名较为出众、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临时值日班长,两个人一组,每周轮换,协助老师处理日常工作。这样六周之后,我对这些临时班干的能力就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再加上其他老师与同学的反映,班干部的组织结构就可以基本定下来了。 我一般选出常务班长一名,值周班长六名,文宣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各一名,作为班委的构成。这些干部一般从之前的临时班委中诞生。另外还会选择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各科代表、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各组组长等。这样选出来的班委,很大程度上可以协助我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包括维持纪律、督促学习、做好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沟通等等。 如何能够使班干部的工作更有成效呢?首先是要使他们有一种使命感,明白他们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可以多与班干部开展谈话,讨论工作上的问题,强调他们的责任感。其次,尽量使权力下放,学生能够完成的工作就不要多插手,必要的时候才给予帮助,使得他们能有充分展示实力的舞台。第三,其他同学有监督班干的权力,形成一种舆论压力,使班干部有一种危机感,更加尽责地完成工作任务。第四,要注意协调班干与一般同学的关系,不要使普通同学认为班干部是老师的“特务”啊“监视器”啊之类,从而对班干产生抵触心理。 2、编排座位。 编坐位,是许多班主任老师深感头痛的一件事情,无论哪种编法,都不能满足每一个同学,而且容易引起许多不必要的争论,严重的还会影响同学的关系。我的做法是这样的:每个星期位置调整一次,横排与竖排同时向固定方向滚动一次。这样,不论是好的坏的位置都不会永久停留,绝对公平,每个座位每个人都有机会坐到!而且,前后左右的同学不断轮换,每个同学都有做邻座的机会,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在我的班上,调整座位不会引起大家的勾心斗角,而是所有同学都热切企盼的,大家都对不断变换的周边伙伴充满了新奇,就算你实在不喜欢这个人,下一周就可以不在一块了,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呢? 3、班会课 班会课有两种,一种是由我自己主持的“传统型”班会,即对每周班级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工作中的不足,商讨改进方法;对好人好事提出表彰;对学习中进步较大的同学提出表扬;对不好的现象委婉批评等等。 另一种是不定期组织的主题班会,由学生干部主持,老师完全旁听,讨论的问题可以包括纪律、环保、社会热点等问题,气氛热烈,中心突出,同学们都很投入地参加,成效比老师照本宣科地做教育要好。 4、 组织学生自我评价 每周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自我测评,再经由组长打分,最后由班主任统一评定,记录在案,学期末统一总评,作为本学期的德育成绩。这是我设计的测评表: 姓名________ 周次________ 班主任________
(注:A--很好;B--良好;C--一般;D--不好) 通过这种测评,使学生们对自己的表现有清楚的认识,并能及时得知其他同学对自己的看法,也使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有更细致的把握。 5、出勤、升旗、两操、板报、打扫卫生等 这些日常的必要工作,身为班主任也不可以马虎对待。刚刚进入中学的孩子们,在这些日常的活动上面往往达不到标准要求,如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如何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如何完成小学与初中的过渡与衔接,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诸如此类的问题与要求,班主任都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加强交流和沟通,提出明确的要求规范,并进行有序的严格的反复的训练,使学生有章可循,形成习惯,尽快适应学校环境,尽快进入初中生的角色。 6、 周记 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畅谈学习中、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各科老师的看法等等,使大家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的维持、管理当中,形成一种集体成员的使命感。 7、 课余生活 节假日中,鼓励学生举办晚会等活动,并可邀请各科老师参加,在娱乐中得到放松,师生感情得以增进。 以上就是我的班主任工作“施政纲领”,就是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琐碎,凝聚了我十几年工作的心血和积累的经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一点细致入微的工作,汇集成了班主任工作这条宏大的河流,再把细心、耐心与真心灌注其中,才培育出一届又一届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这些工作中,我投入了许多的热情,并还将继续投入下去,毕竟,看见学生们渐渐懂事、渐渐成才,就是一位班主任最欣慰的事情,不是吗?而能够做好这些的老师,也够得上古人所谓的“传其道解其惑者”的标准了,不是吗? Tags:润物细无声,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