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19 范进中举教学实录及点评

日期:2015-11-5 08:51 阅读:
袁红梅  

地区: 湖南省 - 郴州市 - 汝城县

学校:汝城县思源实验学校

2课时

19 范进中举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

3.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教学难点】.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

3.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评论(0)     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从介绍“科举制的有关常识”导入新课,引出本课学习目标。

活动2【讲授】二、作者简介及作品介绍

1.作者简介

2.作品介绍

活动3【讲授】三、新授

(一)给斜体字注音

1.作  揖(       )2.带  挈(       )3.行  事(       )

4.长  亲(       )5.腆  着(       )6.星  宿(       )

7.兀  自(       )8.轩  敞(       )9.  相  公(      )

10.报  帖(      )11.避  讳  (       )12.赊  欠(      )

13.绾  发(      )14.桑  梓(      )15.侥  幸(      )

16.攥  紧(      )

(二)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

2.思考:大致可分为几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三)范进形象之我感

跳读全文,思考:

1.范进中举前、中举后在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中举前

住茅房

每日小菜饭

母亲常挨饿

乡试无盘缠

赠房

拿蛋送鸡

背米送酒

送银

中举后

岳丈斥骂

众邻不理睬

张乡绅不识范进

称老爷

巴结

对比

贤婿  文曲星

2.范进中举前、中举后在性格上有了怎样的改变?

“岳父见教的是”

唯唯连声 千恩万谢

借钱被骂得摸门不着

连考三十五年

甘受屈辱

唯唯诺诺

热衷功名

“噫!好了!我中了!”

“晚生久仰老先生”

再三推辞,方才把银子收了。

逢迎自如

虚伪世故

范进性格

[文本框: 中举前] [文本框: 中举后] [文本框: 对比] 3.范进听闻中举后是怎样的表现?

行为:

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拍着手大笑——拍着笑着

语言:

噫!好了!我中了!(2次)

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发疯

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 !”

4.请问范进连说“好了”,是什么“好”起来了?

中举了以后,他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就会完全改变。

请在文中找出他中举前后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变化的语句。

5.总结范进形象

在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下的范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主要的性格特点?

热衷功名、懦弱迂腐、圆滑世故

活动4【活动】四、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

活动5【作业】五、作业

1.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课文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表现了胡屠户怎样的性格特征?

3.2第二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1.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

3.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评论(0)     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对上节课的知识简要回顾

活动2【讲授】二、新授

(一)人物形象分析

胡屠户形象面面观

读课文揣摩下面两组描写,思考:

1.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语段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表现了胡屠户怎样的性格特征?

语言    动作

分析胡屠户形象:

第一次来贺喜:

原因:范进考中了秀才       

贺礼:一副大肠  一瓶酒

语言:对范进称呼:现世宝   烂忠厚没用的人(相公)

      对范进的态度:教训

动作:吃的醺醺的,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第二次来贺喜:

原因:范进考中了举人

贺礼: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语言:对范进的称呼:贤婿 天上的文曲星(贤婿老爷)

            对范进的态度:赞不绝口

动作: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

           十回

学生评价胡屠户:

中举前

中举后

称呼:现世宝

骂:烂忠厚没用的,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尖嘴猴腮

动作:腆着肚子去了              一口啐在脸上

称呼:贤婿老爷

赞:才学高

    品貌好

动作:那手早颤起来          替他扯了几十回       笑咪咪的去了

其他人物

张乡绅:趋炎附势

乡邻:趋炎附势、迷信无知

小结:本文运用语言、行动描写以及对比的写法,讽刺了科举制度对封建知识分子的摧残,讽刺了当时趋炎附势的人情世态。

(二)赏析精彩片段

研读“范进疯了”这一精彩片段,思考:

1.范进喜疯的过程可分为几个过程?

2.语段中哪些内容属于侧面描写?这些侧面描写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3.对范进疯态的描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讽刺了什么?

 

活动3【活动】三、总结深化

1.课文通过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对比,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尖锐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及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2.写作手法:

①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②夸张、对比进行讽刺

活动4【活动】四、合作表演

选择你们喜欢的段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模仿朗读:

1.设计小组朗读方案,朗读时尽量读出符合人物性格特征的语气、语调。(可适当加入一些动作表演。)   

2.也可在以下三个情景中任选一个情景来模仿朗读。

①范进中举前胡屠户教训范进与范进回答胡屠户的情景。

②范进中举后胡屠户收取范进钱财的情景。

③范进中举后与张乡绅的对话的情景。

活动5【作业】五、课外畅谈

读完本文后,你能说说你今后的理想和打算吗?

19 范进中举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9 范进中举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

3.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

    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从介绍“科举制的有关常识”导入新课,引出本课学习目标。

活动2【讲授】二、作者简介及作品介绍

1.作者简介

2.作品介绍

活动3【讲授】三、新授

(一)给斜体字注音

1.作  揖(       )2.带  挈(       )3.行  事(       )

4.长  亲(       )5.腆  着(       )6.星  宿(       )

7.兀  自(       )8.轩  敞(       )9.  相  公(      )

10.报  帖(      )11.避  讳  (       )12.赊  欠(      )

13.绾  发(      )14.桑  梓(      )15.侥  幸(      )

16.攥  紧(      )

(二)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

2.思考:大致可分为几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三)范进形象之我感

跳读全文,思考:

1.范进中举前、中举后在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中举前

住茅房

每日小菜饭

母亲常挨饿

乡试无盘缠

赠房

拿蛋送鸡

背米送酒

送银

中举后

岳丈斥骂

众邻不理睬

张乡绅不识范进

称老爷

巴结

对比

贤婿  文曲星

2.范进中举前、中举后在性格上有了怎样的改变?

“岳父见教的是”

唯唯连声 千恩万谢

借钱被骂得摸门不着

连考三十五年

甘受屈辱

唯唯诺诺

热衷功名

“噫!好了!我中了!”

“晚生久仰老先生”

再三推辞,方才把银子收了。

逢迎自如

虚伪世故

范进性格

[文本框: 中举前] [文本框: 中举后] [文本框: 对比] 3.范进听闻中举后是怎样的表现?

行为:

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拍着手大笑——拍着笑着

语言:

噫!好了!我中了!(2次)

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发疯

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 !”

4.请问范进连说“好了”,是什么“好”起来了?

中举了以后,他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就会完全改变。

请在文中找出他中举前后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变化的语句。

5.总结范进形象

在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下的范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主要的性格特点?

热衷功名、懦弱迂腐、圆滑世故

活动4【活动】四、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

活动5【作业】五、作业

1.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课文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表现了胡屠户怎样的性格特征?

Tags:范进,中举,教学,实录,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