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人教版语文初中古诗词朗诵(精选18篇)

日期:2023-9-29 17:32 阅读:

课件资源是最辛苦的了,你还在寻找人教版语文初中古诗词朗诵吗?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精选人教版语文初中古诗词朗诵精品资料,本站还有更多的,可自行进行搜索下载使用。

人教版语文初中古诗词朗诵(18篇)
序号 资料标题 下载地址
1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过零丁洋》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下载
2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己亥杂诗》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下载
3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次北固山下》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下载
4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游山西村》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下载
5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渔家傲》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下载
6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行路难》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下载
7 2023年初中语文中考教材复习:七上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项练(含答案) 下载
8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雁门太守行》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下载
9 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归纳 下载
10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钱塘湖春行》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下载
11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下载
12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水调歌头》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下载
13 专题训练 古诗词鉴赏 初中语文九年级全阶段(含答案) 下载
14 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原文赏析 下载
15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登飞来峰》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下载
16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下载
17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夜雨寄北》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下载
18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下载

篇1: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过零丁洋》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过零丁洋》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唐宋时期,一个人要想替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入仕,要入仕,作为知识分子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

篇2: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己亥杂诗》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己亥杂诗》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浩荡离愁白日斜”。别离愁绪已经充塞天地、浩浩难禁,何况正值夕阳西坠,日暮摇落之际,诗人此时的心绪,便可想而知。如果借用词组结构方式分析其中的意蕴,以“离愁”为中心词的话,那么,“浩荡”是“离愁”的定语,而“白日斜”则是“离愁”的补语。“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3: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次北固山下》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次北固山下》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次北固山下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霍松林先生对此诗的赏析。这首《次北固山下》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王湾是洛阳人,生于中唐,“尝往来吴楚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其“东...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

篇4: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游山西村》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游山西村》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游山西村陆 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这首一首纪游抒情诗,是陆游的名篇之一。上海古籍出版社原副编审邓韶玉对此诗作如下赏析: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

篇5: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渔家傲》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渔家傲》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上片着重写景。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词人是苏州人,对这个地方的季节变换,远较北人敏感,故用一个“异”字概括,这中间含有惊异之意。“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反映了这个地区到了秋天,...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

篇6: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行路难》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行路难》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行路难李 白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行路难》为乐府旧题,古辞不存。《乐府解题》说:“《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续晋阳秋》说:“袁山松善音乐,北人旧歌有《行路难》曲,辞颇疏质,山松好之,乃为文其章句,婉其节制。每因酒酣从而歌之,听者莫不流涕。”可见《行路难》词多悲哀之音。此诗由三个层次构成。首四句为第一...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

篇7:2023年初中语文中考教材复习:七上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项练(含答案)

2023年初中语文中考教材复习:七上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项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七上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项练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动静结合是古诗文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往往能够达到“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效果。本诗中用“澹澹”表现了水波荡漾之动态,用“①____”描绘出静态的山岛耸立挺拔的样子;再写草木与洪波,静与动映衬,显示大海②____的特点,形成意象和意境的和谐统一。2.清代诗论家叶燮曾说过:“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说说本诗画线诗句与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冕《墨梅》中的“不要人夸好...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8: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雁门太守行》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雁门太守行》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雁门太守行李 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此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

篇9: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归纳

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归纳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归纳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10: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钱塘湖春行》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钱塘湖春行》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dī)。【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11: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12: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水调歌头》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水调歌头》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水调歌头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13:专题训练 古诗词鉴赏 初中语文九年级全阶段(含答案)

专题训练 古诗词鉴赏 初中语文九年级全阶段(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专题训练 古诗词鉴赏 九年级全阶段(一)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沦海。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请简要分析。(3分)(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14: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原文赏析

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原文赏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原文赏析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全解01 观 沧 海[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和开阔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2.品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句。此句是写观沧海时所见的全景。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这两句相互映衬,动静结合,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15: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登飞来峰》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登飞来峰》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

篇16: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 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

篇17: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夜雨寄北》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夜雨寄北》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

篇18: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chóu chú)。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这一首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全曲可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作者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着一“聚”字展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Tags:人教,语文,初中,古诗词,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