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ppt推荐: 大小:438.32K 版本:苏教版 幻灯片1 幻灯片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字词。 2、了解写作背景,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解小弗朗士的心理变化。 幻灯片3 作者简介 都德(1840~1897),法国著名小说家。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最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幻灯片4 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普法战争于1870年爆发,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的土地。普鲁士政府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幻灯片5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 环境: 故事情节: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幻灯片6 读一读 写一写: gěng zhuàn duó chéng qí wǎn chà tiè ào 幻灯片7 认真读文、概述本文故事情节。 课前:(1-6)上学路上见闻感受 (开端) 课上:(7-23)最后一课情景 (发展) 课下:(24-29)最后一课结束(高潮结局) 幻灯片8 从故事的开端看小弗郎士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从哪里看出?) (想逃学去玩。画眉唱歌, 普鲁士兵操练觉得有趣。 ) (一)不爱学习,幼稚、贪玩。上学迟到,分词不会念。 (二)有较强的自控能力。 (还能管住自己, 急忙向学校跑去。) 幻灯片9 大概四五十岁,平时穿着随便,对自己要求不严。上最后一课时穿上了漂亮的绿色礼服,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给学生,而且很讲究教学方法,他带着深沉的爱国情感,用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成为学生最难忘的一课。 幻灯片10 文中的环境描写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自然环境: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小弗郎士的天真幼稚,无忧无虑,不懂事。 社会环境:文中写普鲁士兵的操练,镇公所的布告牌,普鲁士兵的号声。 揭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普法战争 幻灯片11 小弗郎士来到学校,发现今天上课和平日上课的情形大不一样。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平时 今天 气氛 学生 老师 安安静静 喧闹 都已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开关课桌大声背书 胳膊底下夹着怕人的铁戒尺 拿着大铁戒尺 穿上漂亮的礼服 在桌上紧敲 穿戴一般 幻灯片12 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 (2)从怕老师到同情并尊敬老师; (3)从不懂事到热爱法语、热爱祖国。 幻灯片13 小弗郎士心路历程: 上学的 路上 看到教室里的气氛 知道是最后一课 上最后一课时 悲伤、愤怒 怕骂、贪玩 吃惊、诧异 难过、懊悔 (幼稚) (成熟) 幻灯片14 贪玩 不爱学习 (开端) 课前:上学路上见闻感受 不懂事 气氛:喧闹 学生:开关课桌,大声背书 平时 热爱 法语 (发展) 老师:拿戒尺敲桌 课上:最后一课情景 气氛:不平常的严肃 学生:安安静静认真听讲 今天 态度温和 穿戴庄重 老师 认真讲课 责备自己 课下:宣布最后一课结束(高潮 结局) 幻灯片15 本文通过对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言行、心理的描写,刻画了两个人物的典型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对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集中表现出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感情。 幻灯片16 韩麦尔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幻灯片17 1、熟读课文,用笔勾画并记住你印象最深的或让你深受感动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2、搜集爱国故事和以爱国为主题的名人名言、古诗词,看谁找得最多。 Tags:最后,一课,ppt,免费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