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本学期教学: 一、目的要求 1、 能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本的主旨。 2、 会朗读。 3、 会探究一些课文中的问题,会合作学习。 4、 掌握一定的背诵技巧,如记关键词,记第一个字等。 5、 除了课本上的背诵篇目,课外背诵至少20篇优秀文段。 6、 能够就某一角度的问题发表自己简单的看法。 7、 学会积累。 8、 能写出较出色的作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语文教学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语文素养。引发兴趣、关注语文(大语文)、养成习惯、巩固提高,是本期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其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仍是整体教学的难点。 三、具体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4、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5、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6、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7、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四、教学进度
![]() 最新栏目文章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