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从“21世纪课堂评价”中突围

日期:2014-10-22 09:55 阅读:
  从“21世纪课堂评价”中突围
  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滕欣俭
  酷暑还未完全消褪,2013年暑期培训的大幕已缓缓拉开,面对“21世纪课堂评价”这一全新的课题,有着太多的感慨和思考。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每每忆及2008年那个火热的夏日,总是感慨万分,对张厅长掀起的那场轰轰烈烈的十万高中教师大培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因为正是那场火热的培训,重新掀起了自己的工作激情。曾在一篇随笔中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情景:
  培训第一天,视频播放的是“齐鲁名师”史建筑和钟红军两位专家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期访谈,自己获益匪浅。但面对专业成长这一重大话题,又感觉到无从下手,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史建筑和钟红军两位专家就是从一堂堂课、一篇篇文章起步的,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应该就在脚下,那就是拿起手中的笔,在反思中真实记录自己的教学和思考。于是一篇名为《也谈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反思性文章诞生了。没想到第二天就在培训班内引起较大反响,甚至一度把自己推向了教研教改的“风口浪尖”,特别高兴的是这篇文章引起了史建筑老师的关注,作为优秀作业推荐到省课程团队简报上。自己一度信心大增,连续十天的培训学习自己都高度兴奋,写文章常常到凌晨,期望自己文章得到更多老师的关注。培训结束共写了12篇关于教育教学的文章,其中两篇被省专家推荐,有7篇被指导教师推荐。培训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保持着反思与写作的激情,阅读了不少专业书籍,教学之余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写下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文章。
  看今朝,冰泉冷涩弦凝结
  今天热情依旧,但面对“21世纪课堂评价”这一全新的学习课题,面对能否胜任21世纪新型教师这一尴尬处境,心里却是怅怅的,满满的。
  进入自己的工作室,为了更好地学习,先观看课程视频,了解课程特点和学习方式及一些关键术语的解读,一个个陌生的词汇不断冲击着本已焦躁不安的心。专家说,电子书课程内容十分丰富,一定要按顺序学习。于是按照课程目录,像小学生一样虔诚地打开页面,一步步学习:助学教师的话,自主学习,小组研讨,在线研讨,回顾测试。面对陌生的知识、新颖的理念,心里却感觉到茫然。这些东西武装了我们的头脑,但怎样才能和我们的常规教学相融合呢?21世纪课堂评价要求教学要立足现实生活,理论联系现实,在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学习有关概念,掌握知识。这无疑是一条光明大道,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中教学现实,我却感到无能无力。
  周围老师们的研究数据早已“红灯”变“绿灯”了,而自己面前却仍旧是一路“红灯”,这让恪尽职守的研修组长也焦急万分,特意通过交流群好心地提醒自己。在倍感温馨的同时,心里却更加的迷茫。难道是自己落伍了,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吗?
  无奈之下,进入在线研讨寻求帮助。好家伙,里面可真热闹啊,已有数千条评论,但细看看,只有问题,鲜有回答者。而且所提的问题大多和课堂评价关系不大,大多是和我一样的无助的感慨之言。
  面对一路的“红灯”,我将何去何从,我又站在了教学的一个十字路口……
  望未来,策马扬鞭再奋蹄
  前几年培训,项目办都用数字直接调控培训学习,对于优秀作业还特意奖励一颗小星星。很多时候,培训学习好比打牌,有时是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和更多的“星星”。经历了6年培训的历练,不敢说宠辱不惊,至少不会再为了所谓的数字和“星星”去学习了。当别人一路“绿灯”,畅通无阻时,我只是默默地低头赶路,寻找路边的小野花,也许微不足道,至少我已走过。
  昨日省专家袁东升老师曾在网上振臂高呼:为了集中精力学好课程,专心做好各模块规定的每一步骤作业,我们不欢迎提供与本次(21世纪技能培养,课堂教学评价)无关的抒情类、联想类、娱乐类、展示个人才情类、常态教案类的“随笔感言”或“培训总结”,时间紧,专心学完课程,认真提交并修订两次作业,就需要6天时间。沉下来,用心学习、感悟“21世纪技能”与“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内容,并主动在今后的实际语文教学实践中,有取舍、创造性地运用各种量规工具,就是本次培训的意义与期待。
  袁老师此番寄语不仅言语恳切,认识更是高屋建瓴。我们感悟“21世纪技能”和课堂评价的具体内容,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反思日常教学,密切联系语文教学实践,创造性地利用课堂评价提高教学效益。
  近期,正在研读“本色”语文的倡导者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一书,对传统作文教学重技法、重结论的教学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其实就是忽视了作文教学的“过程性”评价。用黄厚江老师的话来说,作文教学主要的问题就是不能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可以说是有两头没有中间,有知识有方法没有过程,即有作前的题目布置和写作指导,又有作后的批改和评讲;而过程中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方法的介绍,却微乎其微。在这样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承担的角色是考官(出题),是裁判(打分),是法官(宣布结果),而不是教练。因此,要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必须努力让作文教学真正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
  想到此,我笑了。让作文教学真正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师生共生体验写作过程,岂不就是“21世纪课堂教学”的技能吗?
  我在工作日志上默默地写下了这么几个大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高中作文教学要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
Tags:21世纪,课堂,评价,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