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转角遇到“爱” -- 我与宝妈的美丽邂垢

日期:2014-9-24 09:25 阅读:
  转角遇到“爱”
  -- 我与宝妈的美丽邂垢
  一提到“与家长的沟通”这个话题,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就因为我们的年轻,家长可能会对我们的能力产生怀疑,而且很多时候,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我们往往不懂得迂回之法,有时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却会让家长误会,从而使我们处于被动的状态,让我们不知所措。今天听了常瑞芳教授的讲座,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与家长的交流沟通是需要讲究策略的。
  镜头回放到三年前:
  第一篇:家长冲动篇:
  宝宝是新学期从星星班转入我们班的一名小朋友,以前听他们班级老师说这名小朋友很优秀,就是太挑食了,怎么劝都不吃,让老师们有些束手无策,那时我心中还纳闷,到底怎么个挑食法,会把他们班的老师愁成这个样子呢?在她到我们班的第一天,我就见识到了宝宝的“厉害”。
  那天早晨的早饭是小馒头、菜和稀饭,分完饭后其它的小朋友都开始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唯独宝宝坐在那一动不动,我上去问她:“宝宝,你怎么不吃饭呢?”她看了看我说:“不吃不吃,就是不吃。”我笑着说:“不吃饭的话中午会饿的,而且干什么都没有精神,就没法和小朋友一起玩了。”谁料到宝宝听了这些话之后还是不为所动,看着盘子里的饭菜发愁。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分完饭菜我就在想,饿了一上午了,中午你该好好的吃点了吧,结果宝宝看了看盘子里的饭菜,撇了撇嘴,自顾自的端起碗里的稀饭喝了起来,喝完之后过来和我说:“石老师,我吃完了。”我问她,你为什么不吃菜啊!宝宝说:“我不想吃,那几个菜不好吃。”任凭我费尽唇舌的讲这些菜怎么有营养、怎么好吃,你可以尝一尝等理论,软硬兼施,到最后宝宝还是一口也没吃,让我好生郁闷。
  第二天早上来园,只见宝宝的妈妈带着宝宝气冲冲的来到幼儿园冲着我就说:“石老师,宝宝不愿吃的饭菜就不要让孩子吃了,在家就是想吃啥就吃啥,幼儿园的饭菜她不喜欢就让她晚上回家吃就行了,不要逼迫她”,然后甩头就走了,听了宝妈的话,我一时间不知所措,无言以对。一时之间,我和宝宝家长的沟通陷入了困局。
  原因分析:对于宝宝妈妈有这样的态度,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对于宝宝挑食的事情我没有及时和她沟通;另一方面宝宝刚来到这个班级,对老师、小朋友都很陌生,这时就要求孩子改这改那,孩子肯定会很排斥;加之我跟宝宝的家长还没有进行过沟通,不知道家长对孩子挑食的态度是什么。
  教师的爱心、责任心是沟通的前提,虽然宝妈对我的态度体现出了对我的不信任,但是我不能放弃,我决心打破这种困局,改变宝妈对我的态度。
  第二篇:教师行动篇:
  到了备课时间,我主动去找宝宝以前班级的老师了解情况,知道宝宝的奶奶是很好交谈的,于是我决定先从宝宝的奶奶入手,了解一下宝宝的家庭情况。下午放学时正好宝宝的奶奶来接宝宝,我很热情的邀请了宝宝的奶奶一起进行交谈,从奶奶口中知道,宝宝的家庭条件很好,宝宝的妈妈是位个体经营者,平常时间很忙,很少照顾宝宝,但是却对宝宝很溺爱,孩子的要求都会满足。宝宝的妈妈脾气虽然有些急,但是好好交流还是很好沟通的。对于吃饭的问题,就是宝宝喜欢吃的东西就吃,没吃过的菜看看觉得好吃才吃,觉得不好吃连尝都不尝一口,她的奶奶也为孩子吃饭的事情伤透了脑筋。经过交谈,宝宝的奶奶决定配合我一起改一改孩子挑食的问题,同时也答应给宝宝的妈妈做一下思想工作,让宝宝的妈妈在孩子挑食的问题上和我们达成一致。之后,每次看到宝妈来接送孩子时,我就主动和宝妈进行交流,和她说说宝宝在园的其他方面的优秀表现和进步,虽然她不怎么回应,但是也不再那么“气冲冲”了,我知道我的努力还是很有成效的。
  总结策略:尊重、体谅家长,主动了解家长的“个性”,采取个性化沟通策略。
  第三篇:家长态度转变篇:
  宝宝的转变:根据宝宝的情况,我每次吃饭前都和她进行交谈,问哪些她喜欢吃,哪些不喜欢吃,刚开始我把她喜欢吃的饭菜分给她,不喜欢吃的就不分给她。随着谈话次数的增多,我和宝宝逐渐熟悉起来,在谈话的时候我就开始逐渐的引导她,今天有什么菜了,你要不要尝一尝,刚开始也是得到的否定答复多,肯定答复少,后来随着宝宝在试吃的过程中发觉了原来很多菜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难吃,在一次谈话中还主动的跟我说:“石老师,今天有个什么菜,我可不可以尝一下,你分给我一点吧。”我心中不禁一喜,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看到成效了。于是我就对宝宝说:“当然可以了,宝宝现在吃的菜越来越多了呢,以后要继续加油哦”。宝宝看了看我,想了想说:”好吧,但是我实在不想吃的你不可以强迫我吃哦。“那个样子真像个小大人,都用上强迫这个词了。
  家长的转变:针对宝宝的点滴改变,我录成了视频,发给了宝宝的妈妈,并跟她说宝宝现在已经适应新的班级了,也能和小朋友愉快的玩耍了,最值得高兴的是宝宝现在和老师也成为了朋友,而且宝宝很棒,画画、跳舞、语言表达都不错,是我们班的全能小标兵呢。在此期间,我还每天给宝宝妈妈发一条短信,告诉她宝宝今天都尝试吃了什么饭菜,有什么好玩的语言和老师交流了,渐渐的宝妈给我回复了,每一次的“谢谢石老师”都让我感动的热泪盈眶。渐渐的,我们之间难以沟通的困局在我不懈的努力下被打破了。
  总结策略:通过积极正面的反馈,善于运用非语言的因素赢得家长的放心。
  第四篇:相互信任篇:
  经过一段时间的短信交流和视频交流,宝宝的妈妈能主动约我交流了,见了就和我说宝宝在家怎么进步了,宝宝还有哪些地方令她很头疼,我们应该怎么一起帮助宝宝改进等等,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一般,俨然把我当成她的好姐妹,在交流过程中,我渐渐的发现宝宝的妈妈其实还是很幽默的。而宝宝呢,现在对幼儿园的大多数饭菜都不排斥了,看到宝宝的变化,我心里很欣慰,毕竟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总结策略:沟通从“心”开始,用真诚赢得家长的真心。
  通过上述案例,我明白在以后的家园沟通工作中,当老师和家长的沟通陷入困局的时候,我一定要坚持不懈的付出,不能因为一时的付出没有回报就灰心丧气,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只有日积月累的辛勤付出,才能换回丰硕的果实。对于家长,只有以心换心,才能赢得家长对你的尊重和信任,才可以架起沟通的桥梁。家园沟通是一门大学问,在以后的家园工作遇到困难时,我们不妨用自己真诚的付出,引导陷入困局的关系华丽的转角,也许在这个华丽的转角之后,我们就会收获很多,不信,你也试试看哦。
Tags:转角,遇到,我与,妈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