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016年4月高中国旗下讲话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日期:2016-3-24 13:07 阅读:
  首先给大家讲一则小故事: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便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后人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他却认为孔圉配不上那样高的的评价。于是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和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着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听完这则故事,我们会发现它是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最好的诠释,我们也不禁感叹好学与善问的精神在古圣贤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更重要的是向我们提出了对待学习和人生应有的态度,意义深刻。在学习上、生活上、为人处世上,勤奋好学、不耻下问是我们必不可少品质。波兰有句名言:常问路的人才不会迷失方向;俗话说:学无长幼,能者为师。年龄无论长幼,身份无论贵贱,学历无论高低,其长处、优点都值得我们学习。古往今来,凡成大器者,他们不仅天资聪颖,而且勤奋好学,乐于请教。“药圣”李时珍不畏艰难险阻,游历四方,爬山涉水,尝遍百草,向各地资深的老农和大夫虚心请教,历经四十余年,终成《本草纲目》,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名垂青史;清代大学者,思想家戴震,学习时,他总是向老师频频发问,不得答案,“誓不罢休”。生活中,他善于向他人请教,最终使自己的学问,思想都超过了朱熹;吊灯在风中来回摆动,这是多么平常的事啊,可伽利略却由此产生了疑问,并问出个所以然来,终于让他发现了摆动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和线的长度有关。正是秉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伽利略成了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发明者爱因斯坦说:“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知识终生不懈的追求”;巴尔扎克也曾经说过一句话:“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存在一些不善于学习或不勇于发问的人。而在这些人当中,有的是不去思考,也就无问题可问;有些人却是有问题要问,但碍于面子,怕人笑话,瞧不起,而把问题“隐藏”下来;还有的人根本不把那些问题放在心上。久而久之,这些人的知识漏洞越来越大,问题屯积得越来越多,思维能力会越来越弱,知识面会越来越小……如此以来,不仅无法达到成功的终点,还很容易迷失方向。少年天资过人的“神童”仲永因为疏于学习,最后不也沦为平凡人吗?
  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各种新知识、新事物更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我们要做到不落伍,做到与时俱进,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立足当今社会,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吧,积极学习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Tags:2016年,4月,高中国,中国,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