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尊重差异 泰安市泰山区宦家峪学校 范建成 远程研修开始以来,围绕着品德课课程标准这一话题,或聆听专家老师的解读,或积极参与点评和研讨,一路走来,虽然有些累,但是感觉非常充实;尤其是以前在品德课堂上的种种困惑得以解决了许多,心里有着一种说不出的舒畅. 晚饭过后,我又拾起了白天遇到过的几个话题:"怎样让相关人员从内心重视品德教学?"、"大部分家长认为,语文、数学、英语,才是重要的学科,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学习.这需要我们品社老师坚持不懈的付出."、"品德与生活(社会)不仅是一门学科,不是几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怎样改造学生思想,养成学生品质.那么,怎样深入到学生思想?"等等.沉思之中,我不觉又联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件事情,我忽然觉得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健康实施的的确确离不开其他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参与. 记得那时07年暑假后的一段时间,山东省高考状员刘冉和泰安市高考状员谢冰然的名字一时间传遍全市.刘、谢两家父母的育女之道一下子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效仿目标,成了很多教育工作者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然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又怎么可能完全相同呢?世界丰富多彩,人的爱好兴趣、志向目标更是千差万别,用同一个模式可能会制造出更多的高考状员吗? 反思当前的教育,尽管新课改已走过近十年的时间,但我们仍然不难发现我们的教育在弘扬人性上仍有很多的不足:面对尖子生眉开眼笑,而对学困生挖苦训斥的现象并不少见.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部分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客观差异,对所谓的"后进生"缺乏应有的尊重.而也恰恰正是由于这一点,不知道让多少学生在"逆反"或"自暴自弃"中出现了"道德滑坡"! 魏书生老师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差生有着坚强的意志力,即使是学不会听不懂的东西也要学,也要听;差生有着惊人的耐挫力,他们要接受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冷眼、家长的责骂,但他们仍然‘厚着脸皮’泰然处之,可见差生的心理素质是多么全面;差生还有宽阔的胸襟,他们不忌前嫌,仍然一如既往地尊重老师,尤其表现在他们工作以后,对老师的尊敬程度,所谓的‘优秀生’远不及此." 许多的教育同行也提出了"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的观点. 当然,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是对的,但是全面发展并不是全面优秀.新课改要求我们要尊重差异,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我们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真的付诸于实际行动,学生们才会有一个道德情感形成的良好环境,好的道德行为的出现才会成为必然,我们的教育才会真正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让我们为学生的道德进步努力吧!这绝不是我们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的专利,它需要我们所有教育同仁的共同付出. Tags:教育,需要,尊重,差异 ![]()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