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思考·感悟·文采·真情

日期:2015-1-16 09:11 阅读:
    思考·感悟·文采·真情
    省美术课程团队专家  丁建国
    几天来俯身在电脑桌前,耐着心思一篇篇阅读老师们的作业,对照作业要求,反复斟酌,细细分析.我们发现老师们还是很认真的对待每次研修的作业,有的几经修改,最终完成自己满意的作业.有许多作业才思敏捷,见解独到,令人读后收益匪浅,回味无穷.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看到了许多不希望看到的作业,有的老师根本没有仔细看看当天的作业要求,就胡乱写上一通,有的即使看了作业要求,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找点现成素材,凑合凑合,交上一篇完事.负责的指导教师看了这样的文章只好好言相劝"您的作业文不对题,不符合作业要求,请仔细修改云云"这样的评论有许多,这反映出指导老师的鉴别水平和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也有个别"糊涂"的指导教师明明看到那些文不对题极其可笑的作业居然也极力推荐,大加赞扬.实在令人捧腹.从这一系列情况看得出今年美术研修作业质量的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产生如此的状况,原因很多,但是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学中缺乏积极地"思考"习惯.
    "思考"一词兼具思维、思想、考虑、考证、考察等等涵义,美术教学需要优秀的美术老师,优秀的美术教师往往具有善于思考,勤于研究,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的特点.他们对于事物的态度往往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不随波逐流,善于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不同的角度思考,分层次研究,用个性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那些缺乏思考的文章,其作者往往都是懒得去思考,更谈不上研究与探索,他们认为马马虎虎凑合一下就行,这是一种类型的教师.还有的教师并不马虎,他们也想把文章写好,但是思路不对,他们的想法是处处看别人是怎么写的,或是从以往的经验出发,要么从网上拼凑一些素材,搞个"拼盘".即使自己动手写作,无论什么内容、什么题材,缺乏思考构思,统统列举上一、二、三、四 ,同时片面追求数量,认为文字量越多越好,本来百十字能说明的问题,也七拼八凑硬加成几百上千字.这样一来,本来就没有思考,缺乏质量的文章,再加上啰啰嗦嗦的文本,读者看起来简直就是受罪.这些老师不是不认真,而是认真不到点子上,除了缺乏思考之外,还缺乏起码的"感悟".
    "感悟"一词有感想、体悟的两重涵义,人有所感触而领悟,感悟又可分为"渐悟"与"顿悟"两种不同的境界.网上研修就是通过学习感受先进的美术教学经验,领悟当代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理念.每天的作业就是教师们集中感悟的总结.美术教师在自身的成长经历中,往往十分强调"悟性",什么是悟性?是对事物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说的通俗一点,既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例如近一两天的作业,有悟性的教师在认真的读了作业要求之后,在看了许多其他人的作业以及类似的作品之后,往往进行多方面的思考,认真筛选.选择最"切题"的内容,并尽量与别人不同,尽量独创出自已个性化的想法,进而找到一个十分恰当的"切入点".注意是一个"点","点"的属性往往比较集中,并由此概括了事物的本质.我们抓住这一点,深入研究,多方思考,并由此引发出我们的许多感触,想法.我们及时把它记录下来,很可能就是一篇很好的文字.要做到此不仅仅需要精辟的见解,更需要充分的自信心.还需要一定的"文采".
    "文采"一词多指文章的精美,如华丽的色彩.有文采的文章读者读起来是一种享受,如饮琼浆,如痴如醉,美不胜收.网络研修的作业虽不能如文学诗歌作品那样抒情达意,但是也应该达到应有的文字水平.首先要做到语言通顺,文字尽量精简,多看几遍,把可有可无的内容删除.其次对于所写内容的编排要恰当,主次分明.同时对于语句的运用要精当,遣词造句力求完美.
    研修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很累,大家对于研修以来的辛苦略有微词,尽管我们很辛苦,但苦中有乐.当我们的作业发表之后得到同行的赞誉,指导教师的推荐,各级专家的认可,心里甜滋滋的.在我们进行了方方面面的努力之后,在未来几天的辛劳以及今后我们的更多更重要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直支持我们热情不减的是什么?是我们对于国家教育事业,对孩子们的一片真情,它将支持着我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勇往直前.

Tags:思考,感悟,文采,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