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人在"e"途

日期:2015-1-9 09:18 阅读:
    人在"e"途
    --小学音乐专家团队与学员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小学音乐课程专家团队
    "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合,那边合/研修好比春江水吔/不怕作业多又多喽,多又多/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合,那边合/研讨好比春江水吔/不怕问题多又多喽,多又多"8月8日下午,省远程研修小学音乐专家团队与五个地市的学员们,进行了面对面的在线研讨.本次在线研讨房间话题的设置,专家组总结前两期在线研讨出现的问题基础上,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教师、贴近课程、贴近学生.在每个房间主话题的基础上,设置了"你在教学中的主要困惑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专家答疑.想通过研讨解决学员们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网上很多学员都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根细细的网线传递着专家的点评、相互的释疑和心得交流.
    问题一"如何设计音乐课的教学目标?"
    国培专家金亚文老师答道"董文翠老师,你好!教学目标的设计有两个依据: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备课时必须要进行全面的考虑.但用一篇教学设计面对不同班级上课的方式,显然不可取,效果迥然不同是必然的,也就是你说的"有的班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很高,但有的班级达成度会很低".原因就是对教学对象的了解停留在一般的模糊层面上,忽视了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性特征,以及不同课堂教学现场的环境、资源变化.建议你多通过诊断性评价方式了解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动态,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目标设计."问题二:"如何解决音乐课堂太乱的问题?"
    刘大多老师答道"这本是学生的天性,不要太压制.但是,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音乐课的起始阶段没有养成音乐课所需要的行为习惯.可以试试:这是音乐殿堂、仔细听音乐中的"话"、音乐节奏游戏、更多一些的音乐活动等等"问题三:"在音乐课堂中如何使双基和审美能力并重?"张英梅教授答道"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只要老师们运用智慧,把复杂枯燥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变得简单化、趣味化.同时,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点、学情特点以及兴趣所在,巧妙的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放在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实践活动和音乐游戏中去完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反过来会促进他们进一步地理解、感知音乐,并能激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问题四"从事音乐教学十几年,我一向重视唱歌教学,总盼望着自己能研究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唱歌教学模式,以此快速提高学生歌唱的水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进行了不断地摸索和实践,特别是对于高年级的唱歌教学,我总结了"学歌四部曲",即利用"打节奏、吹乐器、唱旋律、填歌词"的方法来进行.实践证明,学生的学唱歌曲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当然在实际教学和运用中,我也存在着不小的困惑:因为按照固有的模式来进行唱歌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有的学生学习起来兴趣不是太浓厚,我想问专家,用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学起来能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乐意尝试和运用这一模式,并最终成为自己一种自学歌曲的能力呢?期待您的回答! "我们答道"音乐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就注定我们的音乐课不能按照工厂的模式化来教学."问题五"聆听对于学习歌曲很重要,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数学生不会听,听的习惯太耐培养了,怎样培养?"我们答道"提的问题很好,这是许多老师遇到的问题.首先老师一定要在课前反复聆听体验,如果每首歌曲课前都能有目的听几十遍,再去引导学生聆听一定会游刃有余;听赏前问题的设计环节至关重要,问题要严谨有目的性,不能随意,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赏一定会有好的效果.在听赏过程还要多引导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演唱等去体验感受作品,让学生始终参与到听赏的过程中."……
    学员留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味地窝在自己的角落里,只会成为井底之蛙.设计这样一个研讨的活动,如果每个人都能分享自己的做法,那是很有意义的.""在专家们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强烈的震撼:作为一个普通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我的平时反思太少!""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考虑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地并不多,作为教师,应着眼于教育的发展远景,不断发展自己,充实自己,照亮自己也照亮学生!"短短两个小时的在线研讨时间,学员们发帖20000人次,专家解疑答惑近千余次,尽管在研讨中出现了不可预设的困难,工作量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是专家团队成员始终坚持能奉献、能战斗、能吃苦的远程研修精神,把研讨的质量和水平作为永恒的主题,引领好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研有所成,从而体现专家团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研修路上充满了困难与挑战,我们专家团队全体成员,将继续与学员们一道,在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路上,一路同行!

Tags: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