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从研修的问答区看美术教师的问题意识

日期:2015-1-9 09:17 阅读:
    从研修的问答区看美术教师的问题意识
    小学美术课程团队  乔永辉
    2012年的小学美术教师远程研修已经进行到第三批了,小学美术教师的研修不同于高中、初中的其中一项,为老师们设置了问答区,我认为非常必要,教师们曾几何时一度陷入"教而不研""教而不思"的怪圈中,沦为地地道道的教书匠,忽视了自身专业能力素养的提升,而科研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问题意识自然便成为首要的成分.教师的问题意识指教师在教育情境中,经常针对自身存在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感到有收获的重要问题,主动产生一种犹豫、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过程.教师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因此,善于发现问题、清晰地提出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从第一批的简报中我们特意设置了一个栏目"精彩问答",里面摘录一些老师们提出的精彩问题和精彩回答,可是做了几期,负责问答的老师在众多问题的筛选中举步维艰,于是我刻意去关注老师们的问题,一页、一页,一个标题、一个标题地翻阅下去,满眼底都是"怎样能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是学生的问题还是老师的问题?""美术教育从何时做起?"、"我们如何把握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呢?""班上有几个调皮的学生不学习,怎么办?"等等此类大同小异的问题,由此就能发现我们美术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都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是伪问题.同时我从研修前两批的指导教师简报里的优秀话题摘录可以看到,美术学科的问题几乎没有出现在简报上,虽然那尺寸大的空间有限,许多优秀的东西不能一一呈现,但可以充分说明一个问题,美术教师缺乏问题意识.
    从自己几年的教研工作经验和老师们的研修作业、研修评论以及研修问题上就不难看出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所在:
    1、缺乏怀疑、质疑的想法.
    美术教师中有一批人,从踏上工作岗位开始就随波逐流,很快就纳入社会的集体思维和行为惯性中,人云亦云.小时候我们还会经常去问"为什么",慢慢地我们接受的教育更多强调的是"师道尊严",书本和教师成了绝对的权威,不容置疑,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人就会对权威全盘接受,甚至迷信之,随后就开始胸无大志、缺乏远大的理想.
    美术教师中还有一批很有个性的人,在前两批的作业中我发现有一种"对立"的视角,对教育体制等等之类的对立,我要强调一点,质疑并不是完全对立,对立只说明你没有跳出你所反对的观点,这不是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是反对、批评,而是提出新的观察角度,如同摄影,对象没有变,但你的角度、用光、构图变化了,对象就被赋予了新意味……还有一种有个性的人把质疑当口号来喊,在我看来有价值的质疑,就像科学研究一样,严谨、精细,喊多了那就是泄愤、解恨,这也不叫质疑,我更欣赏另一种实在的生活哲学:要有胸怀去容忍你无法改变的事情,要有勇气去改变你认为可以改变的事情.
    2、不能敏感地发现和提出问题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而知识的积累和认知结构的构建是提出问题的基础,所以读书学习对于美术教师尤为重要.现在许多美术教师就缺乏把学习当做自己的终身习惯,觉得美术教师把画画好了,就可以作为立足的基础,殊不知你首先是一名教师,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道"不仅仅来自你的技法传授,还在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也就无法形成问题意识.或者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即使遇见疑难时提出的问题,那也是低水平,没有任何可值得推敲的,比如"美术教育从何时做起?" "我们如何把握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呢?"这都成了不是问题的问题.还有部分教师也很注意读书,但是泛泛地读书,囫囵吞枣,读后不去思考,"学而不思则罔",就不会去"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势必造成盲从书本,更不敢质疑它的权威性,发现和提出问题便就成了奢谈.
    3、不能清晰地界定和表述问题
    界定问题,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思考和论证问题的有效性.问题有外延和内涵,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明白,"我们研究什么","研究的核心和主线是什么",其间需要比较、分析,甚至需要读书,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许多美术教师视域不开阔,对问题的理解难以深入,既不能透彻理解问题的表象,又不能生发联想,既无法理清问题的来源,又无法与问题情境建立联系.由于对问题情境的茫然,就很难有效地界定问题,如"怎样能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什么知识?这种界定含糊、模糊,让回答的人无从下手.
    系统的思想和成果需要借助语言作为载体进行表述.许多美术教师不能准确地驾驭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经常是自己想的东西,写出来就走样了,还有的时候在表述的时候大而空、缺乏针对性.毕竟我们的研究能力是有限的,尽量把多余的因素剥离,使其简单化,只留一个点,如"怎样开展好美术欣赏课"这个问题的问法,措辞非常别扭,且题目很大,那么如此改改"怎样才能上好一节美术欣赏课?"就显得针对性强很多.
    由此可见,美术教师培养问题意识弥显得重要,"问题意识"是专业敏感、专业水平、专业素养的深度标尺,所以当我们面对一种现象和问题,没有"应该",只有质疑、分析和比较,注意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从多种角度思考、表现.尽管美国的教育也被指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最欣赏美国教育的一点,是它的课程设计和培养过程总会留下一些空间,鼓励对权威观点提出有效的问题.
    问题意识是养成的,没有秘籍,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个口号想要成为实践行动,很难!
    (引用别人的话) :
    做梦,普通人; 把梦变成现实,伟人; 把梦变成作品,勤奋、有才的人;让自己的梦被别人喜欢,艺术家.
    那么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热爱艺术的美术老师们!

Tags:研修,问答区,美术,教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