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在整合中实现"传承"与"创新"

日期:2015-1-4 11:22 阅读:
    在整合中实现"传承"与"创新"
    国家级专家    刘作忠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目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促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革传统课堂教学,也要注意保留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实现传承与创新的融合,这就需要我们在整合中遵循一定的原则.
    1.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上并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一个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在重视教师教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学,两者并重.
    指导信息整合的理论一是支持教师讲授为主的教与学理论,如斯金纳(B.F.Skinner)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加涅(R.M.Gagne)的基于行为主义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理论、系统方法与教学设计理论、奥苏贝尔学与教理论等,其中以奥苏贝尔学与教理论为代表,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动机"理论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支持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与学理论,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维果茨基( Lev Vygotsky)的" 最邻近发展区理论" 、 皮亚杰(Jean Piaget)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布鲁纳(J.S.Bruner)的发现式学习理论、伽德纳(H.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以及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的情境认知教学理论等,其中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代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建构获取知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是极大的冲击.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可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2.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发挥上并行
    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信息技术在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
    首先,要充分认识和处理好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不能简单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不能过分夸大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二者应协调和互补,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启发和引导.
    其次,大力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写作学习等多方面的支持,进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最后,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采用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整合教学模式,根据技术支撑环境的情况,可采用基于多媒体演示的课堂整合教学模式,根据选用的教学策略不同,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等.
    3、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实施上互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体是课程,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地出发点,避免在在适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的时候,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生硬的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扬弃传统教学手段,或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结合与兼用.目前许多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忽视传统教学手段,不少多媒体课件从上课一致使用到下课.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屏幕主宰课堂,"人灌"变成"机灌".只有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两者浑然一体,才能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最终达到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
    4、真实媒体与虚拟媒体选择上的择优.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正确处理真实媒体与虚拟媒体选用上的关系.在情景创设或教学的过程中, 能用真实的就不用虚拟的,若用虚拟的必须要做到虚拟为真实服务,针对中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很多教师都想到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虚拟模式吸引学生、刺激感官,如用图片、动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抽象的概念、定理形象化.抑或把那些微观的事物加以放大,以便于学生感知、理解. 诚然,恰当的图片、动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增强记忆,然而本可以现场参观、考察、实践的内容,却偏要放在多媒体上来"整合",这就脱离了生本教育思想.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而使学生不能观察、比较、体验,教师煞费苦心收集的"海量"信息脱离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头晕目眩,眼花缭乱,主次不分,更使学生丧失了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就失去了基本的教学应用价值.

Tags:整合,实现,传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