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莫畏挑战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日期:2014-12-31 09:26 阅读:
    莫畏挑战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有感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  王爱霞
    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今天的研修内容有两个层面: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究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性的方法.既有深度的理论剖析,又有实践层面的方法探索.认真而细心的研读后,不由慨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爱你,不容易;爱你,当进取!
    研修内容的第一层面有三个小系列:课程结构要素的理解;信息技术对课程要素的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动态思维.从教之路已十年有余,所以,对课程结构要素的理解不在话下;信息技术对课程要素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信息技术对课程四要素的影响.这一内容自己原来也一直很重视,但理解上较为肤浅,通过今日之研修,理论功底自然又加深了一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连续动态思维,感觉不是太好理解,需要细细琢磨.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性的六种方法中,结合政治学科教学的实践,较为欣赏、关注的是思维引导法、学习活动设计法、学习评价设计法.个人认为,思维引导法有些类似于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问题式"教学,易于操作,可行性强;学习活动设计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意识;多元化的学习评价设计则使学生在"习得性成功"中品尝收获的喜悦,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细心研磨,假以时日,这些方法若真能够在我们教育教学中普遍运用,必将带来学生学习新一轮的"革命风暴"!
    认真揣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案例,才发现在实践操作中它远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要做充分的准备,防止课堂教学流程的"短路";要恰当安排时间,防止舍本逐末;要提升师生共同的资源筛选能力,做到有的放矢;要充分的了解学情,避免几个学生"单打独斗"的局面.其实,说白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上,我们要牢记刘作忠教授的告诫: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并行,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实施应上互补,真实媒体与虚拟媒体选择上的择优.课程是内容,信息技术是形式.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为用而用,信息技术的使用与选择应为课程而服务.
    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教学形态与模式,对课程要素影响深刻,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信息素养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哲学中的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征途中,需要我们既满怀信心,昂扬斗志,莫为挑战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又需要准备好走漫漫路,大胆探索,冷静思考,在整合中实现教育教学的"传承"与"创新"!

Tags:莫畏,挑战,遮望眼,风物,长宜